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楠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探针
  • 2篇DNA
  • 1篇衍生物
  • 1篇乙烯基
  • 1篇荧光分子
  • 1篇荧光分子探针
  • 1篇荧光探针
  • 1篇染料
  • 1篇菁染料
  • 1篇噻唑
  • 1篇烯基
  • 1篇相互作用
  • 1篇邻菲咯啉
  • 1篇邻菲咯啉衍生...
  • 1篇甲基
  • 1篇甲基苯
  • 1篇甲基苯并噻唑
  • 1篇核酸
  • 1篇菲咯啉

机构

  • 2篇湘潭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柳影
  • 2篇张楠
  • 2篇李松青
  • 2篇上官棣华
  • 2篇吴尚荣
  • 2篇刘祥军
  • 1篇王林林
  • 1篇金冰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种不对称菁染料及其与不同结构DN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为考察小分子配基与不同核酸结构的结合机理,发展新的核酸探针分子,合成了一种新型一次甲基不对称菁染料(MTP).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研究结果表明,MTP可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如c-myc和22AGK+)较强地结合,并引起130-180倍的荧光增强;其与单/双链DNA作用较弱,导致40-60倍荧光增强;而与反平行G-四链体DNA(如TBA和22AGNa+)的作用最弱,只引起15-25倍荧光增强;以上结果表明MTP可作为荧光探针分子用于区别不同结构的核酸分子.结合机理研究表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优先通过沟槽结合模式结合1分子MTP,再通过末端堆积模式结合另1分子MTP.
吴尚荣金冰张楠柳影刘祥军李松青上官棣华
关键词:菁染料核酸荧光分子探针
2,9-双甲基苯并噻唑乙烯基邻菲咯啉与DNA的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
2015年
设计合成了基于2,9-双苯并噻唑乙烯基取代的邻菲咯啉荧光分子PMBT。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探讨了PMBT与不同DNA的相互作用,发现PMBT与DNA存在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式。由于PMBT分子中带有2个正电荷,当PMBT与DNA的浓度比值较高(大于4)时,PMBT以DNA为模板按一定方向在DNA上聚集;当PMBT与DNA的浓度比小于2时,PMBT通过嵌插或末端堆积的方式分别与单/双链DNA和G-四链体DNA结合。PMBT与DNA结合导致其荧光猝灭,利用该特性将PMBT与DNA结合构建荧光增强型检测平台,可用于DNA酶活性以及DNA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常昂刘祥军吴尚荣柳影王林林张楠李松青上官棣华
关键词:邻菲咯啉衍生物DNA荧光探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