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宏
-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pH、食物和光周期对福寿螺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5年
- 以7.5 g左右的成年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为对象,研究p H值(2.5—11.5)、光周期(24 h光照、12 h光照和无光照)和食物(喂食和不喂食)三因子的联合作用下对福寿螺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光照和饥饿条件下,福寿螺在酸性p H值4.5和p H值3.5试验的第24天均达到50%致死率,在碱性p H值10.5试验的第21天死亡率达到53.3%;试验第27天,无光照和饥饿条件下,p H值2.5和p H值11.5的死亡率则分别达到最大为66.7%和80%,产卵量均仅为20粒,孵化率分别低至6.06%和5.97%;24 h光照和喂食条件下,p H值7.5试验的第27天福寿螺体重增长率最高,为17.78%(而12 h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则分别仅为7.03%和5.47%),但此时产卵量只有180粒,孵化率仅为8.23%,延长孵化历时到16.6 d,而此酸度下12 h光照(最接近于自然节律),最终产卵量达到1600粒,且卵的孵化率高达84.66%,孵化历时为13.53 d。以上结果说明,福寿螺具有较强的耐酸碱和抗饥饿能力,但过酸(p H值≤3.5)和过碱(p H值≥10.5)的环境,也会严重抑制福寿螺的存活、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别是在福寿螺缺乏足够食物条件下,抑制作用更强;光周期对福寿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较大,连续24 h光照会极大地刺激福寿螺的体重增长,但同时会干扰福寿螺繁殖,减少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延长孵化历时;而12 h光照在3种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福寿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完全黑暗则会严重抑制福寿螺的生长发育及降低其繁殖能力。
- 朱丽霞黄瑶瑶张泽宏胡俊西陈惠萍章家恩
- 关键词:福寿螺生长发育光周期孵化
- 福寿螺肉提取液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福寿螺肉的水提液、无水乙醇提取液、60%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方法】利用总抗氧化能力(A-TOC)测定试剂盒,羟自由基测定试剂盒,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测试盒,以及测定还原力的方法。【结果】表明: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60%乙醇提取液比无水乙醇提取液强,水提液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最强;抗超氧阴离子活性,水提液比乙醇提取液强;总抗氧化能力水提液比无水乙醇提取液强,60%乙醇提取液总抗氧化能力最强;水提液比无水乙醇提取液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且60%乙醇提取液还原力最强。【结论】在所选取提取液梯度(15-35g/L)的范围内,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表明福寿螺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低浓度的乙醇溶剂提取效果较好。
- 张泽宏朱丽霞胡俊西章家恩
- 关键词:福寿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力
- 福寿螺在福建省不同地区的分布、危害及防治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查阅文献、发放调查问卷、大范围多次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福建省内福寿螺入侵的地区空间分布、发生危害状况、季节变化动态及其有效防治措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福寿螺在福建省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局部地区出现大暴发现象,除水稻田、水沟等福寿螺危害严重的场所,芋头田、菜地、莲藕池塘也有福寿螺侵入。一般5月福寿螺开始活跃,7月底数量达到最高峰,10月中旬卵块数量达到最高峰,至11月数量均消减开始准备越冬。福寿螺对农作物的危害在部分地区还没有引起农民足够重视,甚至认为福寿螺危害较小,不懂及时用药,感到束手无策,或听之任之。少数有经验的农民对福寿螺的危害和减轻灾害发生有较全面的了解,比如采取施用碳酸氢铵、喷洒杀螺胺药剂、烟草与水稻轮作、蔬菜与水稻间作、利用密网围住稻田四周、稻田养鸭、人工除螺等方式控制福寿螺对水稻的危害。
- 张泽宏朱丽霞胡俊西章家恩
- 关键词:福寿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