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爱群

作品数:89 被引量:33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细胞
  • 15篇切除
  • 13篇蛋白
  • 12篇胆管
  • 12篇血流
  • 12篇肿瘤
  • 12篇肝切除
  • 11篇术后
  • 11篇切除术
  • 10篇肝脏
  • 8篇肝切除术
  • 7篇外科
  • 7篇灌注
  • 7篇肝癌
  • 6篇再灌注
  • 6篇静脉
  • 5篇胆肠
  • 5篇胆肠吻合
  • 5篇血管
  • 5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88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北京清华长庚...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89篇张爱群
  • 45篇董家鸿
  • 32篇李崇辉
  • 20篇黄志强
  • 14篇葛新兰
  • 9篇高丽杰
  • 9篇潘可
  • 8篇周宁新
  • 7篇黄晓强
  • 6篇张文智
  • 5篇杨世忠
  • 5篇顾万清
  • 5篇吕少诚
  • 5篇陈明易
  • 5篇孟翔飞
  • 5篇徐立宁
  • 5篇史宪杰
  • 5篇谭晓宇
  • 5篇李文杰
  • 4篇许文犁

传媒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军医进修学院...
  • 6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中国现代普通...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生物化学与生...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脂蛋白Eε4等位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P300的影响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ε4等位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和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做过P300检查和ApoE基因分析的所有轻中度AD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分为携带组8例,非携带组12例。对两组间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成绩和P300潜伏期(P300peaklatency,P3PL)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年龄、MMSE成绩和P3PL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组平均年龄高于非携带组犤(81±4)比(77±4)岁,t=2.19,P=0.0419犦,MMSE成绩低于非携带组犤(19.5±2.2)比(21.6±1.8)分,t=2.34,P=0.0309犦,P3PL表现出延长的趋势犤(386±21)比(360±30)ms,t=2.12,P=0.0481犦。但年龄与MMSE之间(r=-0.4013,P=0.0795)以及年龄和P3PL之间(r=0.3861,P=0.0927)均无相关性,MMSE对P3PL也无显著性影响(r=-0.0484,P=0.8396)。结论:AD患者中,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认知功能衰退更明显,并且其P3PL也明显延长,说明不同的ApoEε4表现型可能具有不同的认知和P300表现模式。
解恒革王晓红杨爱民张爱群王鲁宁
关键词:等位基因阿尔茨海默病记忆功能
猕猴脑胱天蛋白酶-3活化及其靶蛋白的体外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2年
凋亡的主要生化过程包括胱天蛋白酶的活化及其对细胞内蛋白质的选择性切割 .在已知的胱天蛋白酶中 ,可被多种凋亡刺激信号激活的胱天蛋白酶 3备受注目 .为进一步揭示灵长类动物神经组织中未知的胱天蛋白酶 3靶蛋白 ,采用成年猕猴脑组织粗提物作为无细胞体系 ,通过加入 granzymeB引发凋亡途径的部分反应 ,如胱天蛋白酶 3的活化及随后发生的蛋白质水解 .经蛋白质印迹分析发现 ,与 granzymeB共孵育后 ,猕猴脑胱天蛋白酶 3以两步方式从酶原转化为活性酶 .对猕猴脑组织自身蛋白质的进一步分析显示 ,多聚ADP 核糖聚合酶 (PARP)被水解为长 85ku的片段 ,此片段提示胱天蛋白酶 3的特异切割活性 .此外 ,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 (NAIP)也被切割 ,产生长约 4 0ku的小片段 ,但是它的出现不被胱天蛋白酶 3特异性抑制剂Ac DEVD CHO阻断 ,因此可能是 granzymeB直接作用于NAIP所致 .以上结果提示 ,凋亡相关酶切反应可在成年猕猴脑组织提取物中得到重现 ;NAIP可能是granzymeB而非胱天蛋白酶 3的作用靶点 .
张爱群初向阳赖惠玲武艳姚大卫
关键词:活化靶蛋白体外研究灵长类大脑
胆管上皮细胞的异质性研究进展
2008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的发展,通过免疫标记酶消化显微分离技术对肝内独立胆管单位的研究,从蛋白质、酶、受体等基因表达水平对胆管上皮细胞异质性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并从发育、结构、功能等方面揭示了胆管上皮细胞的异质性。
肖敏张爱群黄志强
关键词:胆管上皮细胞细胞异质性免疫细胞化学基因表达水平分子生物学免疫标记
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对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比保留肝动脉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和传统的门脉三联阻断方法 (即Pringle法)对大鼠肝切除术后剩余肝脏再生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经尾状叶转流门静脉血流阻断模型,按Higgins法切除大鼠68%肝脏,根据阻断方式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切肝对照组、肝蒂三联阻断(OPT)组、保留肝动脉单纯门静脉阻断(OPV)组,比较各组安全阻断时限,以及阻断相同时间后观察术后3 d、7 d两个时相点肝脏再生度、肝脏的99Tcm放射性活度、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和Ki-67标记指数。结果 OPT组和OPV组的安全阻断时限分别为30 min和40 min,故阻断时间设定为30 min。术后3 d各组之间肝再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PT组比较,OPV组的肝组织放射性活度、PCNA标记指数和Ki-67标记指数均显著增高(P均<0.05),而OPV组与对照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各组之间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传统的Prin-gle法,大鼠肝切除术时采用保留肝动脉的入肝血流阻断法有利于剩余肝脏的早期再生。
王鹏飞李崇辉张爱群蔡守旺董家鸿
关键词:肝切除入肝血流阻断肝再生放射性活度
大鼠肝静脉短暂阻断后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再灌注损伤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短暂出肝血流阻断与短暂入肝血流阻断对大鼠肝叶的血流动力学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在同一大鼠肝脏的不同肝叶建立3个不同的区域:(1)非孤立型肝叶淤血再灌注(NIL-CR)区:分离大鼠肝右中叶肝静脉,并予无损伤血管夹夹闭肝静脉30 min后开放;(2)孤立型肝叶淤血再灌注(IL-CR)区:分离大鼠左肝叶肝静脉,并予无损伤血管夹夹闭肝静脉30 min后开放;(3)缺血再灌注(IR)区:予无损伤血管夹阻断大鼠肝右上叶入肝血流30 min后开放,于血流阻断后30 min、复流后1、3、7 d等4个时相点分别检测大鼠肝脏各区域的末梢微循环血流量、氧饱和度以及肝组织切片的Suzuki评分。结果血流阻断后30 min,IR区的微循环流量显著高于NIL-CR区、IL-CR区(P均<0.01),IR区的氧饱和度显著高于NIL-CR区(P<0.01)、IL-CR区(P<0.05);在肝组织切片的Suzuki评分中,NIL-CR区和IL-CR区在血流阻断后30 min、复流后1 d的分值均显著高于IR区(P均<0.01)。但NIL-CR区与IL-CR区在末梢微循环血流量、氧饱和度以及Suzuki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静脉阻断能更显著地降低肝组织末梢循环的血流灌注和氧饱和度,导致CR比IR产生更显著的肝损伤效应。淤血区周边是否有正常肝组织接壤的因素并不对CR的损伤程度产生影响。
谭晓宇陆树桐刘军许文犁许寅喆葛新兰张爱群李崇辉董家鸿
关键词:肝静脉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再灌注损伤
PCR结合银染法检测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介绍一种高效、灵敏、安全的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检测法。方法采用非酚法快速提取人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包含两个等位基因决定位点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经限制性酶切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简易银染法显示酶切片段。结果银染显示出清晰易辨的DNA酶切小片段,整个检测过程24小时完成。将此法初步用于19例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41名无精神神经疾患老年人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的检测,测得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9和0.02,两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PCR结合银染法检测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在尽量避免使用有害试剂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效率。
张爱群韩志涛王鲁宁陶国枢
关键词:早老性痴呆等位基因载脂蛋白E银染法PCR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体外和体内对SMMC-7721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HBV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可以诱导肝癌细胞株SMMC-7721发生上皮一间质样表型转化(EMT),并显著增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潜能。
杨世忠陈耿张雷达张爱群熊燕朱瑾李晓武董家鸿
关键词:肝细胞细胞分化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胆道梗阻大鼠胆肠吻合术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2016年
胆肠吻合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术式之一[1],由于术后失去Oddi括约肌的功能,会引起吻合口狭窄甚至癌变.本实验旨在建立大鼠的胆肠吻合术模型,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吕少诚李会星李文杰张爱群李崇辉葛新兰顾万清史宪杰
关键词:胆肠吻合术胆道梗阻ODDI括约肌吻合口狭窄胆道外科
不同肝上下腔静脉重建方法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上下腔静脉的不同重建方法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Kamada二袖套法、改良内覆静脉支架法和Harihara三袖套法3种不同的肝上下腔静脉重建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每组先取12对记录手术成功情况、手术操作时间、术后1个月受体存活情况、肝脏弹性模量值、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等。另以10只相近体质量大鼠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肝脏弹性模量值。利用激光散斑灌注成像(LSPI)监测3组移植组受体移植肝复流后和对照组肝脏的微循环。术后24,72 h和1个月,3组移植组各时间点再另取6只存活受体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结果二袖套组、支架组和三袖套组手术成功比例分别为12/12,11/12和11/12。术后1个月,二袖套组、支架组和三袖套组分别有11(11/12),9(9/11)和9(9/11)只受体存活,分别有0,7,4例发生静脉血栓;二袖套组发生静脉血栓比例低于支架组和三袖套组(P=0.000和0.026)。二袖套组、支架组和三袖套组术后1个月和对照组肝弹性模量值分别为7.0±0.4,15.3±1.6,7.5±0.7和5.6±0.7,各移植组均高于对照组(F=209.70,P<0.05)。移植肝复流后LSPI流量值逐步增加,但复流3,10,20 min后,各移植组间LSPI流量值差异无统计意义(F=1.96,3.81和1.65,P均>0.05);复流20 min时,各移植组LSPI流量值仍低于对照组(F=237.65,154.02和50.95,P均<0.05)。将对照组大鼠血流动力学结果作为正常参考值,各移植组术后肝下下腔静脉(IHVC)和门静脉(PV)血流量、压力均逐渐升高。术后24,72 h和1个月,3组移植组大鼠IHVC和PV血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支架组最低(F=71.4和54.3,79.8和54.3,84.5和29.6,P均<0.05);3组移植组大鼠IHVC压力均高于对照组,支架组最高(F=73.5、159.8和110.1,P<0.05)。术后24,72 h,二袖套组和三袖套组PV压力均低于对照组,而支架组高于对照组(F=126.6和193.5,P均<0.05)。术后1个月,支架组大鼠PV压力高于对照组(F=128.
王洪东李崇辉葛新兰徐鸿滨徐清华罗渝昆叶晟张爱群董家鸿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肝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建立稳定的大鼠梗阻性黄疸内引流模型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梗阻性黄疸内引流模型。方法:所有操作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第1次开腹结扎近端胆总管,往胰腺端胆总管插入引流管约3 mm长,引流管远端封闭,建立黄疸模型;7天后第2次开腹,引流管开放后置入近端扩张的胆总管,实现近端胆管和胰胆管架桥。检测引流前后大鼠营养状况、肝重、肝脏和胰腺生化、肝脏病理和超声弹性成像等,评估新型模型的稳定性。结果:未见肠道返流、胆管堵塞等并发症。建立黄疸模型后第1天,有2例大鼠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第4天及以后均未发现胰腺酶谱升高。胆道内引流后血糖和血清白蛋白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肝重/体重上升;各项生化指标、肝脏超声弹性模量值、肝脏病理改变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建立了一个新型稳定的大鼠梗阻性黄疸内引流模型。
刘涵生刘涵生徐清华李崇辉李崇辉张爱群董家鸿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显微外科内引流超声弹性成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