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珊珊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肺癌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比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一线治疗
  • 1篇预防性
  • 1篇治疗及预后
  • 1篇瑞利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湿热敷
  • 1篇突变
  • 1篇热敷
  • 1篇晚期
  • 1篇晚期肝癌
  • 1篇晚期肝癌患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机构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6篇张珊珊
  • 3篇毕明宏
  • 2篇李玉梅
  • 1篇黄柱华
  • 1篇陈冬梅
  • 1篇汪蕊
  • 1篇刘杨
  • 1篇李闽
  • 1篇张亚梅
  • 1篇陈琴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药物与人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KRAS单突变及KRAS/TP53共突变在肺腺癌中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Kristen鼠肉瘤致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突变型肺腺癌患者不同突变状态、分子分型的治疗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04月-2022年04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且接受一线治疗的晚期KRAS突变肺腺癌患者资料,统计TP53共突变情况、分子分型并分析其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随访至2022年4月,KRAS/TP53共突变患者相较于KRAS单突变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明显缩短(HR=0.613,95%CI:0.396-0.951,P=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对比单纯化疗mPF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593,95%CI:0.355-0.990,P=0.038);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对比单纯化疗mPF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426,95%CI:0.247-0.736,P=0.02);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组相较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mPF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648,95%CI:0.371-1.130,P=0.126)。结论:TP53为晚期KRAS突变肺腺癌患者不良预后因素;G12C和非G12C不同分子分型间的治疗及预后无明显差异;化疗联合免疫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对比单纯化疗可延长晚期肺腺癌患者的PFS,但联合治疗组之间的PFS无明显差异。
张珊珊李玉梅黄柱华毕明宏
关键词:肺腺癌一线治疗
CRP/ALB、P-CRP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血小板计数与C反应蛋白的乘积(P-CRP)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并接受肺癌手术治疗的284例患者,根据患者3年及5年生存情况分别绘制ROC曲线并确定最佳截断值,依据截断值将患者分成:高CRP/ALB组、低CRP/ALB组及高P-CRP组、低P-CRP组。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术前CRP/ALB、P-CRP水平在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生存曲线显示NSCLC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在高值CRP/ALB、P-CRP组与低值CRP/ALB、P-CRP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高值CRP/ALB、P-CRP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低值CRP/ALB、P-CRP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提示CRP/ALB、年龄、吸烟史、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CRP/ALB水平作为基于炎症的预后评判指标,较P-CRP能更好反映患者预后情况。
付琪赵之标张珊珊毕明宏
关键词:预后
PD-1/PD-L1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具有高度侵袭性、致死性,对化疗和放疗敏感但易复发,总体生存率较差。目前对于广泛期(extensive-stage disease,ED)小细胞肺癌(SCLC)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获得较好的疗效,给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其中包括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及多药联合的临床研究。本文旨在阐述PD-1/PD-L1抑制剂在SCL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珊珊毕明宏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PD-1PD-L1
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4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43例急性自血病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在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43例患者能够逐步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结论:对血液病患者实习正确,连续,细致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其心理负担及负性情绪,积极乐观配合治疗,对疾病的转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珊珊
关键词:白血病心理护理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对晚期肝癌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晚期肝癌(HCC)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31例)和阿帕替尼单药(23例)一线治疗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患者报告结局(EORTC QLQ-C30和HCC18)。分析2组治疗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联合组较单药组客观缓解率(22.58%vs.8.69%,χ^(2)=0.969,P=0.325)和疾病控制率(70.97%vs.56.52%,χ^(2)=1.208,P=0.271)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mPFS)较单药组(5.60个月vs.3.50个月,P=0.002)延长。基线2组C30和HCC18各维度得分相似。4周期后联合组C30情绪(t=2.093,P=0.041)和认知功能(U=193.000,P=0.003)评分高于单药组,恶心呕吐(U=252.500,P=0.039)和食欲丧失(U=244.000,P=0.031)较单药组轻。HCC18躯体改变(U=250.000,P=0.044)和发热(U=237.500,P=0.026)较单药组轻。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HCC患者,提高疗效的同时可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汪蕊陈宇佛张甜甜刘杨张珊珊李玉梅
关键词:肝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PICC相关静脉炎预防性MgSO_4湿热敷应用时机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对血液内科行PICC途径化疗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采用预防性硫酸镁湿热敷后静脉炎发生率与等级的观察,探讨硫酸镁湿热敷的最佳应用时机。方法选取患恶性淋巴瘤行PICC途径化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开始应用硫酸镁湿热敷,在PICC术后即刻和48 h后行硫酸镁湿热敷为实验1组与实验2组,在发生静脉炎后立即湿热敷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每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和等级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组间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与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1组静脉炎发生率与等级最低,实验组2组较实验1组次之,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与等级最高。结论硫酸镁湿热敷对PICC途径化疗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有较好的效果,且在PICC术后立即应用比在PICC术后48 h再应用效果更佳。
李闽陈冬梅陈琴张珊珊张亚梅
关键词:化疗PICC静脉炎硫酸镁湿热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