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翔

作品数:7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飞轮
  • 2篇飞轮储能
  • 2篇飞轮储能系统
  • 1篇电改
  • 1篇电机
  • 1篇电流
  • 1篇电流矢量
  • 1篇电网
  • 1篇电源
  • 1篇动态响应速度
  • 1篇信息模型
  • 1篇英文
  • 1篇永磁
  • 1篇永磁同步
  • 1篇永磁同步电机
  • 1篇油浸
  • 1篇油浸式
  • 1篇油浸式变压器
  • 1篇有功
  • 1篇有功功率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市电力局
  • 1篇南方电网能源...

作者

  • 7篇张翔
  • 3篇杨家强
  • 2篇王萌
  • 2篇郭创新
  • 1篇顾建炜
  • 1篇祝长生
  • 1篇郑晟
  • 1篇张军明
  • 1篇曹晋彰

传媒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电网技术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采用负载电流和转速补偿的改进型飞轮储能系统放电控制算法(英文)被引量:8
2015年
主要研究飞轮储能系统放电过程的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控制算法。飞轮放电过程中电机反电势随转速持续下降,直流侧负载通常具有电流突变的脉冲负载特性,而且传统PI双闭环控制的直流母线电压外环控制器具有非线性,导致其应对负载电流突变的动态响应慢,对转速变化的适应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负载电流和转速补偿的飞轮储能系统放电控制算法。该方法将直流侧负载电流和电机转速信号补偿至直流母线电压外环,根据双向能量变换器交直流侧的功率平衡关系,对传统PI控制器的输出进行修正,重新计算q轴有功电流的给定值。此外,针对飞轮储能系统采用的高速电机d、q轴耦合电压大的特点,本文在电流内环也增加了前馈解耦算法,以实现d、q轴电流的独立解耦控制,增强对电流给定信号的跟踪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证明了改进后的放电算法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更强的转速适应能力。
张翔杨家强王萌
关键词:飞轮储能系统动态响应速度
一种计及总损耗功率估计与转速前馈补偿的飞轮储能系统放电控制策略被引量:13
2020年
针对飞轮储能系统放电过程中飞轮转速迅速下降、直流侧功率突然变化等因素影响母线电压动态性能和稳定性的问题,该文在传统飞轮PI放电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计及总损耗功率估计与转速前馈补偿的飞轮储能系统放电控制策略。采用电容储能比例反馈控制,利用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对电机与变流器损耗功率、负载功率等总损耗功率进行统一观测,并引入转速补偿环节对系统进行直接前馈补偿控制;根据闭环控制系统的主导极点图和伯德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与抗扰动性能,并给出一种控制器参数的选择方法。该控制策略调节参数少、无需负载侧的电流传感器、控制结构简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放电控制策略和参数选择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飞轮转速迅速下降和直流侧负载突变对母线电压的影响,系统鲁棒性得到提高。
陈云龙杨家强张翔
关键词:飞轮储能系统
一种高压宽范围输入辅助电源的设计被引量:6
2011年
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变换器和多路输出反激变换器,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中大功率系统的辅助电源。该电源采用一种初级电流反馈的输入均压输出均流的控制方法,保证了输入电压均压与输出电流均流,提高了初、次级电路之间的绝缘等级,省掉了光耦。分析了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变压器的设计等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和设计的正确性。
张翔郑晟张军明
关键词:变换器电源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一种基于负载率和设备检测信息的油浸式变压器故障率模型被引量:36
2013年
为建立一种综合反映不可修复(老化)故障和可修复故障的油浸式变压器故障率模型,提出了通过搭建设备健康指数与设备期望寿命的关系,将健康指数作为参量引入到老化失效模型中,实现从老化发展和状态评估的角度共同表征故障率的新模型,即Arrhenius-Weibull-HI模型。在算例分析中,提出当历史数据完整时,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法拟合获取新模型的参数;当历史数据缺失设备检测信息时,可结合非序贯蒙特卡罗法求解待拟参数的近似解。算例所获得的拟合结果表明了新模型具备表征实际故障率的能力。
张翔宋子彤杨致慧周勤郭创新
关键词:油浸式变压器故障率模型威布尔分布
一种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矢量闭环I/f控制方法被引量:30
2015年
针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开环I/f控制方法存在转速易波动、易失步、电流幅值固定的缺点,提出一种电流矢量闭环I/f控制方法。通过对SPMSM在电流矢量定向γ-δ坐标系下模型的分析,在SPMSM开环I/f控制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瞬时功率反馈调节算法,通过电机的瞬时有功功率调节电流矢量的转速,在电磁转矩中增加阻尼特性分量,改善电机的转速收敛特性;通过瞬时无功功率调节电流矢量的幅值,使SPMSM运行在最大转矩/电流比状态,提高电机的效率和稳定性。该控制方法无需电机转速信息,且在最大转矩/电流比状态具有渐近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在电机起动、稳定运行和负载突变时的良好性能。
王萌杨家强张翔祝长生
关键词: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矢量瞬时有功功率瞬时无功功率
新电改背景下中长期差价合约分解策略及在广东和浙江市场的应用
当前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八个现货试点已经全部试运行,市场整体建设呈现纵深发展态势。为规避现货市场风险、保障发电侧合理收益以及贯彻国家能源战略政策,诸多省级市场纷纷将合约市场建设视为核心内容之一,而作为合约...
尚楠张翔涂腾丁一
文献传递
智能配电网虚拟容器式功能位置编码的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在配电管理系统中,规范统一的设备编码特别是设备的调度编码,是实现互操作和松耦合架构的基本条件。针对城市配电网特有的复杂环网结构、线路频繁切割和环网转供所造成的设备隶属不清、编码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独立于资产信息、只反映拓扑结构的配电网"虚拟容器式功能位置编码"。它借鉴公共信息模型中电力系统资源的层级划分,采用"虚拟容器"的概念重新将配电网划分为4个层级,并以此层级模型为基础制定了详细规范的编码规则。最后以实际配电网架为例,通过与传统的"电源式树形结构编码"比较,论证了"虚拟容器式功能位置编码"在编码稳定性、维护量和设备隶属关系方面的优势。
张翔曹晋彰郭创新顾建炜
关键词:公共信息模型配电自动化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