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至菲
作品数:
3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刘文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黄素英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张英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肖潇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王丹丹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眼损伤
1篇
视网膜
1篇
视网膜脱离
1篇
切除
1篇
切除术
1篇
网膜
1篇
显微镜
1篇
显微镜直视
1篇
裂孔
1篇
睫状
1篇
睫状体
1篇
睫状体分离
1篇
巨大裂孔
1篇
巨大裂孔视网...
1篇
硅油
1篇
硅油填充
1篇
玻璃体
1篇
玻璃体切除
1篇
玻璃体切除术
机构
3篇
中山大学
1篇
常德市第一人...
作者
3篇
张至菲
3篇
刘文
2篇
黄素英
1篇
王丹丹
1篇
张英
1篇
肖潇
传媒
1篇
眼科
1篇
国际眼科纵览
1篇
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0
1篇
2008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加压术和经巩膜冷凝术
刘文
黄素英
王丹丹
张至菲
肖萧
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连续在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原发性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17例(17眼)。方法对所有17例(17眼)患者行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术中做充分的全玻璃体切除,剥离粘连玻璃体皮质,重水压平视网膜后,切除视网膜裂孔后缘翻卷的边,眼内光凝,气饭交换和硅油填充。术中3例切除裂孔前瓣,9例切除合并裂孔前瓣的睫状体非色素上皮脱离。联合环扎1例,行晶状体咬切1例。术后平均随访24.5±8.5个月,观察视力、视网膜平伏情况及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主要指标视力、视网膜平伏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其中1例术后出现新裂孔,另1例术后7个月玻璃体增生牵拉导致视网膜脱离,其余15例患者在术后2~18个月顺利取出硅油,视网膜保持复位。失访1例。最后一次随访最好矫正视力:光感-指数2例,0.02±0.35例,0.5±0.76例,≥1.03例,与术前相比明显好转(χ2=17.01,P〈0.05)。结论平均随访2年的结果显示,全玻璃体切除术、部分视网膜切除、眼内光凝和硅油填充治疗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具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张英
张至菲
刘文
黄素英
关键词:
巨大裂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填充
睫状体分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08年
睫状体分离是导致持续性低眼压的原因之一,长时间低眼压可导致视功能的永久性损伤。早期发现并及时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治疗睫状体分离,能有效提高眼压,恢复视功能。随着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睫状体分离的诊出率提高,也为睫状体光凝或冷凝、巩膜板层下或全层睫状体固定缝合术、巩膜加压等手术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张至菲
肖潇
刘文
关键词:
眼损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