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男
- 作品数:21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降低大学生大量重修的有效途径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文章采用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某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学期、不同课程类别的重修人数进行统计分析,从性别、生源以及学生平时表现等几个方面剖析了高校大量重修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降低大量重修的有效途径。
- 王运花李海明刘宪斌张越男
- 关键词:大学生重修学分制
- 蓝藻基因工程制备人肿瘤坏死因子-α口服剂的研究与开发
- 施定基王学魁刘文岭童艳朱学义李轩李丹游善元宋东辉邓元告赵兴贵张越男
- 1、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8年蓝藻基因工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结构稳定性和分配稳定性分析,从10个转基因鱼腥藻品系中鉴定出2个品系在构建4年后,hTNF-α基因仍在转基因蓝藻中稳定表达,表达率为总可溶性蛋白的0.1%。...
- 关键词:
- 关键词:蓝藻基因工程抗癌药分子生物学
- 蓝藻基因工程制备防治对虾白斑综合症药物的研究
- 白斑综合症病毒(简称WSSV),是目前对虾养殖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能感染几乎所有的虾类、蟹、螯虾等甲壳动物,该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摄食从口进入体内,并进行全身性感染.本文简介了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危害及研究现状...
- 邓元告施定基张春莉宋东辉赵兴贵张越男
-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症海洋药物蓝藻基因工程
- 野生型和转基因型鱼腥藻混合营养方式培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对野生型和转基因型蓝藻进行了混合营养培养研究,这种具异型胞丝状体蓝藻被转入并表达了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加入蔗糖、葡萄糖和麦芽糖3种外源有机物,结果表明都促进了两种蓝藻细胞的生长和增加了生物量,其中葡萄糖是最适合的外源有机物;用16mmol/L、26mmol/L和36mmol/L 3种不同终浓度的蔗糖进行混合培养,结果3种浓度下都能促进两种蓝藻的生长和增加生物量,其中26mmol/L的蔗糖为最适的终浓度。
- 邓元告刘学芳施定基李艳冉亮赵兴贵张越男
- 关键词:蓝藻混合营养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基因在鱼腥藻中的克隆被引量:7
- 2005年
- 为了将rhG-CSF基因在鱼腥藻PCC7120中克隆,用于制备口服制剂,利用DNA重组技术,在不改变阅读框的前提下,将hG-CSF基因进行突变,并插入到pUC-19载体上,构建中间载体pUC-G-CSF;将pUC-G-CSF插入到pRL-489的启动子PpsbA的下游,构建穿梭表达载体pRL-G-CSF;通过三亲接合转移方法,将pRL-G-CSF转入丝状体蓝藻鱼腥藻PCC7120内。本试验得到了有抗生素抗性的鱼腥藻,并用PCR技术检测到rhG-CSF基因在转基因鱼腥藻中存在。
- 李清艳施定基陈翠丽赵兴贵邓元告张越男吕金印
- 关键词: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转基因鱼腥藻
- 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1
- 2008年
-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发源地,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科研管理对于高校科研创新来说尤为重要。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高校科研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 张越男刘文岭贾子申刘鼎成
-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知识经济发源地
- 转TNF-α基因工程鱼腥藻IB-02中重组质粒稳定性的研究
- 为利用已经构建的转TNF-α基因的工程鱼腥藻IB-02制备口服剂,必须了解工程藻中重组质粒的遗传稳定性.应用匀浆法,将每一代次无选择压力下培养的含pMD-489-TNF重组质粒的丝状体转基因藻IB-02处理成单细胞后,采...
- 童艳张芃芃冉亮邓元告赵兴贵宋东辉张越男王昌禄施定基
- 关键词:转基因鱼腥藻重组质粒
- 文献传递
- 展望分子海洋药物学被引量:4
- 2005年
-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海洋药物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本文从海洋药用生物的鉴定及其分类进化、分子遗传标记育种、外源药物基因表达、病虫害防治、药用有效成分的代谢调控、海洋生物药物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开发等六个方面对分子海洋药物学进行了概述和展望。
- 施定基赵兴贵邓元告康瑞娟张越男孙之南
-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分子遗传标记病虫害防治分子水平代谢调控功能基因
- 基于协同理论的海洋学科创新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13年
- 学科在凝聚学术力量、培养人才、进行知识创新、为社会服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协同理论,对海洋学科协同创新内涵进行阐述,结合社会经济需要和学科现状,构建了海洋学科协同创新模式,提出了协同创新的保障措施,为高校学科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 张越男李海明魏皓唐娜
- 关键词:海洋学科协同创新
- 蓝藻质粒DNA提取方法的改进被引量:3
- 2006年
- 以含pMD-489-TNF重组质粒的丝状体鱼腥藻7120和单细胞聚球藻7002为材料,比较了SDS-碱裂解法和SDS法在蓝藻质粒提取中的效果,并对SDS-碱裂解法应用于蓝藻质粒提取作了一些改进和实验条件的优化。
- 童艳施定基冉亮张芃芃邓元告宋东辉赵兴贵张越男
- 关键词:蓝藻质粒SDS法溶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