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阿兰

作品数:39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动脉
  • 19篇血管
  • 12篇动脉狭窄
  • 12篇颈动脉
  • 11篇颅内
  • 11篇成形术
  • 10篇介入
  • 9篇血管成形
  • 9篇血管成形术
  • 9篇颈动脉狭窄
  • 8篇动脉瘤
  • 8篇护理
  • 6篇血管内治疗
  • 6篇手术
  • 6篇颅内动脉
  • 5篇静脉
  • 4篇症状
  • 4篇症状性
  • 4篇栓塞
  • 4篇颅内动脉瘤

机构

  • 3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石油中心...
  • 1篇华北油田

作者

  • 39篇张阿兰
  • 26篇李宝民
  • 26篇曹向宇
  • 26篇李生
  • 26篇王君
  • 25篇葛爱莉
  • 24篇刘新峰
  • 4篇张伟
  • 4篇马玉栋
  • 3篇周定标
  • 3篇葛爱丽
  • 3篇周皎娟
  • 3篇刘宗琼
  • 3篇梁永平
  • 2篇牛文锦
  • 2篇冯惠敏
  • 2篇冯慧敏
  • 2篇辜小芳
  • 1篇郭丽萍
  • 1篇王兰英

传媒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现代护理
  • 3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北京医学会神...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2011武警...
  • 1篇第三届北京脑...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血压调控的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PTAS)围手术期血压调控的必要性及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3例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后,采用自膨式支架经股动脉入路行PTAS,围手术期对血压严密监控,并根据血压的高低采取综合措施及时进行调整,以避免发生高灌注性脑病或心、脑缺血。结果 293例患者中支架置入成功292例(99.7%)。术前狭窄率70%~95%平均(82.0±13.1)%,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20%,平均(9.2±6.8)%,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有1例患者在术中及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发生了高灌注性脑出血而死亡。通过采取综合措施调节血压后未再发生高灌注性脑病,血压降至90~120/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心、肾、脑等脏器缺血。结论 PTAS微创安全有效,但术中及术后调整血压非常必要,围手术期有效地调控血压是减少术后高灌注性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李生李宝民王君曹向宇刘新峰张阿兰葛爱莉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手术期间血压
脑静脉血栓的治疗的方法探讨
李生李宝民王君曹向宇刘新峰马玉栋张阿兰葛爱莉
颈静脉孔区颅内静脉窦血管造影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背景通过综合分析颈静脉孔区颅内静脉窦血管造影术影像学表现,探讨颅内静脉窦支架植入困难或失败原因,并寻找可预测静脉窦狭窄支架植入困难的临床指标,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18例接受颅内静脉窦支架植入术患者(窦狭窄伴颅内高压87例、窦狭窄致搏动性耳鸣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颈静脉孔区静脉窦两个转折夹角及静脉窦直径对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的影响。结果共115例患者术中支架植入成功、3例因支架植入困难而导致手术失败。颈静脉孔区静脉窦为连接乙状窦和颈内静脉的过渡结构,侧位脑血管造影呈典型"N"形结构,支架植入成功者静脉窦两个转折夹角之和为(120.11±30.32)°、失败者为(86.37±10.7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20,P=0.001);静脉窦直径分别为(5.10±1.12)和(5.11±0.3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210,P=0.352)。结论颈静脉孔区静脉窦侧位脑血管造影呈"N"形结构,若静脉窦两转折夹角过小易导致支架植入困难,但静脉窦直径不影响支架的植入。
曹向宇李宝民李生王君马玉栋刘新峰梁永平葛爱莉张阿兰
关键词:颈静脉脑血管造影术
应用单纯支架置入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李生李宝民王君曹向宇刘新峰马玉栋葛爱莉张阿兰
先天性寰枕区畸形病人围术期护理被引量:6
2004年
总结225例寰枕区畸形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提示重视术前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术后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对促进病人康复有重要意义。
张阿兰张伟刘宗琼葛爱莉冀臻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颅内出血五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成形术后颅内出血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31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成形治疗后5例发生颅内出血,回顾性分析其病例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总结发生出血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5...
李生李宝民王君曹向宇刘新峰葛爱莉张阿兰
文献传递
颈动脉支架成形治疗并发卒中事件的分析和预防
<正>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治疗已逐渐被学者和社会所接受,而且技术上也随着材料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而渐趋成熟,在临床上经血管内支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和外科经典的内膜剥脱手术相互补充与协作,已成为治疗因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动力性供血...
李宝民李生王君曹向宇刘新峰张阿兰葛爱莉
文献传递
应用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 探讨应用颅内自膨式专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61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直径狭窄率〉70%)接受了65枚颅内专用支架治疗,其中Wingspan支架40枚,Neuroform支架25枚。结果技术成功率达100%,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纠正50%~90%,平均为72%,无血管撕裂、急性动脉闭塞、远端血管栓塞事件等并发症出现,术后3—24个月复查,2例出现完全闭塞,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自膨式颅内专用支架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李宝民王君李生曹向宇刘新峰葛爱丽张阿兰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颅内动脉疾病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治疗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治疗夹层动脉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7例,均行MRI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明确后行支架置入治疗。采用Neuroform与LEO支架。门诊及电话随访1~24个月。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早期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6例症状明显改善,1例术后18个月加重。结论 MRI结合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有效提高了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水平,采用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夹层动脉瘤,短期内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王君李宝民李生曹向宇刘新峰葛爱莉张阿兰冯慧敏
脊髓全麻手术早进食对预防便秘的效果被引量:5
2011年
止的探讨脊髓术后早进食对机体恢复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手术完毕拔除气管插管后4h即进食水;对照组(60例)术后24h开始进食水,对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及饮食恢复术前水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便秘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及饮食恢复术前水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术后早进食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腹胀,增进食欲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便秘的发生。
张阿兰葛爱莉王兰英周皎娟
关键词:早期进食便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