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鲁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更多>>
-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细菌中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信号分子被引量:7
- 2012年
- 建立了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并优化了检测条件。在优化条件下,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从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培养液中检测到3种AHLs(N-己基高丝氨酸内酯(C6-HSL)、N-辛基高丝氨酸内酯(C8-HSL)和N-十四基高丝氨酸内酯(C14-HSL))。与传统的薄层层析-生物传感器(TLC-biosensor)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相比,该方法更加简单、高效,只需对培养液样品进行简单处理,即可定性检测样品中的AHLs分子。该方法为从复杂基质中检测和鉴定AHLs信号分子提供了有效手段。
- 郭秀春郑立张魁英徐鲁燕王小如
- 关键词: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气相色谱-质谱法细菌
- 海洋微藻共栖细菌抑藻活性及群体感应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 藻菌的相互作用是海洋生物群落种间关系的研究热点,在微藻的生消与群落演替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有研究表明微藻的共栖细菌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甚至裂解藻细胞,从而表现出溶藻效应,这类溶藻细菌对维持藻类生物量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徐鲁燕
- 关键词:全基因组
- 文献传递
- 具有群体感应系统微藻共栖细菌的筛选及抑藻活性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以从海洋微藻中分离到的206株共栖细菌为材料,采用生物传感器法筛选具有群体感应系统的细菌,根据16SrRNA基因对它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AHLs)的种类;采用细胞活体荧光测定方法,研究了这类共栖细菌对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206株微藻共栖细菌中有11株具有群体感应系统,它们分属于3类海洋细菌的系统分支:α-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和Gram+细菌,通过GC-MS检测确定11株共栖细菌都含有信号分子C8-HSL,部分含有C6-HSL和C14-HSL,其中9株细菌具有抑藻活性,其代谢产物分别对东海原甲藻、棕囊藻、海链藻和赤潮异湾藻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徐鲁燕郑立韩笑天崔志松郭秀春李馨子
- 关键词: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 海洋微藻的无菌化处理及对其生长特性和生化组成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常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和卡那霉素)对4株海洋微藻(1株金藻和3株小球藻)进行了无菌化处理,并对这4株微藻在带菌和无菌培养时的生长特征和生化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高浓度(≥100mg/dm3)的单种抗生素或抗生素组合可抑制微藻的生长,个别低浓度(50mg/dm3)的抗生素或抗生素组合可促进微藻的生长;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各200mg/dm3联合使用处理球等鞭金藻,氯霉素100,50,50mg/dm3单独使用分别处理小球藻C95,CV和C146,可获得这4株微藻的无菌藻系;无菌培养的4株海洋微藻的稳定期持续时间由除菌前的4~5d延长到15~20d,藻液悬浮性增强,藻细胞不易老化;除菌后微藻的主要生化成分发生明显变化,球等鞭金藻的叶绿素A、叶黄素和总脂含量显著增加,小球藻C95和CV的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3株小球藻的脂肪酸组成如EPA,PUFA等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
- 周文俊郑立郑明刚高伟崔志松徐鲁燕
- 关键词:微藻无菌化抗生素生化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