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格尔
- 作品数:18 被引量:160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黄河上游地区大气云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4
- 2001年
- 德力格尔李仑格
- 关键词:黄河上游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方式
- 黄河上游云凝结核观测研究被引量:21
- 2002年
- 分析了 2 0 0 0、2 0 0 1年 8月在黄河上游的玛曲~河南县利用美国Mee公司的 1 30型云凝结核计数器观测的资料 ,讨论了凝结核的谱型 ,浓度随饱和度、天气状况及一些气象要素变化的关系 ,通过与其它地方观测结果的比较 ,可以看出在地表植被较好的黄河上游牧区 ,人类活动、污染较少 ,其自然凝结核少 ,浓度与青岛的测值相近 。
- 黄庚李淑日德力格尔李仑格王黎俊
- 关键词:黄河云凝结核人工增雨含水量能见度
- 2000年秋季青海省东部地区高炮人工增水效果检验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运用非随机实验,在现阶段公认可行的人工增雨效果分析方法——图示分析法、双比分析法和降水量区域历史回归分析法。分析出2000年9月15日~10月20日,在青海省东部地区进行的高炮人工增水作业平均增加雨量为7.01mm,增加的水量为1.4亿m^3。
- 杨毅德力格尔田建兵
- 关键词:人工增水降水量
- 青海省东北部地区春季空中水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27
- 2002年
- 采用动力气象学原理计算了青海高原东北部春季水汽输送、辐合辐散情况 ,利用微波辐射计观测总水汽含量 (V)、液态水 (L)的情况。经计算 ,青海高原东北部大气水汽状况为输入大于输出 ,且有近 83%的水汽影响该地区后移出青海 ,有较大的潜在水资源 ;从液态水含量情况来看 ,尽管水汽含量比平原地区少 ,但液态水含量却比平原地区偏高。另外还计算了 1997年 3月下旬至 5月上旬的云总凝结水和降水效率 ,大气总凝结水量为 2 84× 10 8t,但实际降水量为 34× 10 \+8t,平均降水效率为 0 .12。如果能提高 1%的降水效率 ,则可增加约 2 .5× 10 8t降水 ,且具有较好的人工增雨潜力。
- 德力格尔黄彦彬李仑格
- 关键词:春季空中水资源人工增雨潜力水汽含量液态水降水量
- 高原东部卫星观测云顶亮温与回波顶对应温度比较
- 2000年
- 本文通过1998年在高原东部玛曲设立的711雷达点观测的主要降水云层云顶高度和对应的大气温度,与对应CMS卫星观测亮温资料相比较,得出该地区相应区域云顶的象素点亮温最低值及平均值,比雷达观测值平均偏低-21℃和-9℃;观测的云区位置与雷达观测位置往WSW方向偏离约20km;
- 赵仕雄德力格尔李伦格张茂
- 关键词:卫星云图雷达
- 高原东部卫星观测云顶亮温与回波顶对应温度比较
- 赵仕雄德力格尔
- 关键词:卫星观测云顶温度云高
- 文献传递
- 黄河上游降水云层对流特性及降水微结构机制研究被引量:17
- 2003年
- 主要利用1997—2000年6~9月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实施人工增水实验所获取的各类降水云层回波、雨滴谱及多点宏观气象资料,进一步阐明各类云层降水中对流作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且通过全过程的雨滴谱的演变个例,初步揭示了该地区云中降水微物理过程可能存在冷云和暖云两种机制且暖云机制起重要作用。以上是该地区产生降水频繁的重要原因。
- 赵仕雄德力格尔涂多彬
- 关键词:黄河上游降水云层雨滴谱气象资料
- 一种人工增雨碘化银地面发生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气科学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催化剂发生器。在该人工增雨磺化银地面发生器的底座内安装有发电机,碘化银储桶和空气压缩机,在底座的上平面的一侧,前后分别垂直于底座上平面有大气气湿测视仪和风速风向测视仪,在底座上平面...
- 德力格尔董有刚
- 文献传递
- 黄河上游地区云水资源开发与应用
-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最大大气水资源开发项目——青海省黄河上游人工增雨试验,谈大气云水资源,在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及其开发技术途径、科学性和效果。由此,进一步阐述人工增雨技术的工程化问题。1.黄河水日趋不足,究...
- 德力格尔
- 文献传递
- 高原东部春季降水云层的微物理特征分析被引量:68
- 2001年
- 利用人工增雨飞机和机载PMS粒子探测系统 ,对高原东部地区春季人工增雨主要降水云层的微物理结构进行大量探测研究。根据 1995年和 1997年共 15架次的飞行探测资料 ,分析研究了高原东部低层大气气溶胶微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层结的关系 ,着重分析了高原东部春季降水云层的云粒子、降水粒子以及冰晶。
- 李仑格德力格尔
- 关键词:微物理特征春季降水云层降水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