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新平
- 作品数:32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PCR检测呼吸系统病人肺炎衣原体感染及临床分析
- 戢新平
- 体位改变对兔油酸型ARDS模型肺CT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国外近几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肺进行CT研究后 ,发现病肺存在“重力依赖区” ,该文通过动物实验探讨ARDS发生时肺CT的变化以及体位变化对其的影响。方法 复制油酸型ARDS兔动物模型 ,模型制作成功后 ,随机分组将兔置于不同体位 ,然后进行螺旋CT肺扫描 ,分析不同体位下不同肺区CT值的变化。结果 ARDS时兔肺呈明显的重力依赖效应 ,体位的变化对肺CT的影响非常迅速 ,连续旋转后兔肺重力依赖作用减轻。结论 ARDS时出现重力压迫性肺不张 ,旋转体位能减轻压迫性肺不张的程度。
- 戢新平杨丽丽刘志
- 关键词:体位改变油酸型ARDSCT检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胸痛为首发症状的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
- 2013年
- 患者,女,61岁,以左侧胸痛2 d,腹痛12 h为主诉急入我院。患者2 d前出现左侧胸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当地医院考虑患者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给予治疗(具体不详),患者胸痛症状略有缓解。12 h前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逐渐出现休克症状。既往糖尿病病史3年,未行系统诊治,未规律监测血糖。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入院时查体:
- 蔡雪戢新平
- 关键词:左侧胸痛重症急性胰腺炎首发症状上腹部疼痛胸部疼痛胸痛症状
- 体位改变对兔急性肺损伤生理和病理的影响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下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ALI)模型肺生理功能和肺病理的改变。方法:采用油酸型ALI兔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仰卧位油酸组(Ⅱ组)、俯卧位油酸组(Ⅲ组)、旋转体位油酸组(Ⅳ组),观察各组兔实验过程中血压、心率和动脉血氧分压、呼吸力学、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病理的改变。结果:在实验结束时Ⅳ组的心率(176.13±26.55)beats/min低于Ⅲ组(217.75±14.44)beats/min,P<0.05;Ⅲ、Ⅳ组的动脉血氧分压(157.75±51.19和166.08±37.07)mmHg、肺的顺应性(2.75±0.89和2.63±0.74)mL/cmH2O高于Ⅱ组动脉血氧分压(86.59±23.82)mmHg和肺的顺应性(1.63±0.52)mL/cmH2O,P<0.05;Ⅲ、Ⅳ组的肺内分流(20.94±5.23和18.06±5.28)%低于Ⅱ组(29.30±7.54)%,P<0.05;Ⅳ组的气道峰压(19.63±2.45)cmH2O高于Ⅲ组(16.00±2.27)cmH2O,P<0.05;Ⅱ、Ⅳ组TNF-α(3.12±0.83和2.59±0.79)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36±0.34)μg/L,P<0.05,而Ⅲ组(1.84±0.46)μg/L和对照组差别无显著;3个实验组的动脉血氧分压与肺的顺应性呈明显正相关,与肺内分流呈明显负相关。Ⅱ组光镜下见背侧水肿比腹侧重,Ⅲ组腹侧水肿比背侧重,Ⅳ组腹背侧病变大体一致。结论:俯卧位和旋转体位能改善ALI肺的顺应性、减少肺内分流,改善氧合;但俯卧位比旋转体位安全并能减少TNF-α的产生。体位改变可使肺水肿的分布发生变化。
- 戢新平刘志郭文英
- 关键词:俯卧位仰卧位旋转体位
- 百草枯对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百草枯是一种高效、高毒性的除草剂,急性百草枯中毒主要损伤肺,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参与百草枯所致的急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的形成。百草枯通过氧化损伤、钙稳态失衡及线粒体损伤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且通过死亡受体活化途径、线粒体途径、内质网应激途径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除此之外,百草枯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抑制多型核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延长PMN生存时间,造成炎性因子大量释放,导致组织细胞损伤。
- 白雪盛英杰戢新平
- 关键词:百草枯细胞凋亡急性肺损伤
- 高二氧化碳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兔病理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求急性肺损伤 (ALI)动物模型在高CO2 通气时病理生理指标的改变机制。方法 2 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非高CO2 通气组 (N组 )、高CO2 (8% )通气组 (H组 )。N组和H组通过静脉注射油酸 (0 1ml/kg)复制ALI模型。 3组均机械通气至 3h ,观察生理及病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H组气道峰压显著低于N组 ,动态胸肺顺应性显著高于N组。动脉血氧分压H组明显高于N组 ;H组与N组BALF细胞数、BALF中蛋白含量、肺组织湿重 /干重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的含量H组明显低于N组 (P <0 0 5 ) ;H组病理组织学改变较N组明显减轻 (P <0 0 5 ) ;PaCO2 与pH密切相关 ,与PaO2 、动态顺应性均呈正相关 ,与气道峰压呈负相关。结论 机械通气时吸入8%的CO2 所致高碳酸血症对ALI动物模型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了肺力学、减少肺泡中蛋白质渗出 ,减轻多形核白细胞在肺内的扣押及抑制其活性有关。
- 杨丽丽刘志戢新平刘刚关福兰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并发症机械通气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 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在高CO2通气时病理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
-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常需机械通气治疗。近年来临床上为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采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通气策略。本研究中急性肺损伤动物在机械通气时...
- 杨丽丽刘志戢新平刘刚关福兰
- 文献传递
-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4年
- 杨丽丽刘志戢新平刘刚关福兰
- 关键词:高碳酸血症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
-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时NF-KB和TNF-α影响的研究
-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严重感染、创伤和休克等多种病因所致的弥漫性肺实质损伤,其在分子水平上表现为众多促炎性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的过度表达,伴有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上述炎症形成级联反应,导致...
- 杨丽丽刘志戢新平刘刚关福兰
- 关键词:高碳酸血症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F-KBTNF-Α
- 文献传递
- 实验性急性肺损伤体位效应及其肺CT改变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下急性肺损伤(ALI)肺的氧合功能、呼吸力学、肺CT等的变化,探讨不同体位的效应和机制。方法:采用油酸型ALI兔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仰卧位油酸组(Ⅱ组)、俯卧位油酸组(Ⅲ组)、旋转体位油酸组(Ⅳ组),观察各组兔实验过程中动脉氧分压、呼吸力学和血压、心率的变化。并分别进行肺CT扫描加以分析。结果:Ⅳ组的心率在实验结束时比Ⅲ组显著降低(P<0.05);Ⅲ、Ⅳ组的动脉氧分压、肺的顺应性比Ⅱ组增高(P<0.05);Ⅲ、Ⅳ组肺内分流比Ⅱ组明显降低(P<0.05);Ⅳ组的气道峰压比Ⅲ组为高(P<0.05);Ⅱ、Ⅲ、Ⅳ组的动脉氧分压与肺的顺应性成明显正相关,与肺内分流成明显负相关;ALI兔肺CT呈明显的重力依赖效应,体位的变化对肺CT的影响非常迅速,连续旋转后兔肺重力依赖作用减轻。结论:俯卧位和旋转体位均能改善兔油酸型ALI肺的氧合;旋转体位能减轻压迫性肺不张的程度。
- 戢新平杨悦刘志赵羽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俯卧位旋转体位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