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元光
- 作品数:35 被引量:22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论传播学的中国化被引量:3
- 1991年
- 引言当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政治学家从宣传效果入手开展传播学研究的时候,中国大地还在战争的烟云里呻吟;当欧洲传播学者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并对美国早期传播学理论提出挑战时,七亿中国人正经历十年文革的浩劫。但不久中国便发生了变化。改革大潮席卷神州,就象四十年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冲击工业发达国家那样。在中国国门敞开的一瞬间,许多不为中国人所知的理论、观念和科学技术涌了进来。
- 戴元光
- 关键词:大众传播学中国传播学新闻传播媒介新闻理论研究中国新闻
- 体育新闻信息传播社会影响研究
- 戴元光邱宝林陈杰朱忠良
- 该课题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了体育新闻信息传播强劲发展背后的动力源泉和薄弱环节,为体育新闻事业进一步繁荣和良性发展提出一些必要的认识和看法,以祈引起业界重视。
- 关键词:
- 关键词:体育新闻信息传播
- 《纽约时报》涉华政治类报道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纽约时报》主要是通过增加来自"美国/第三国政府"或"美国/第三国专家学者"的消息源数量展现报道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体现得较为明显,来自中国方面的消息源数量明显地被"削弱"。《纽约时报》在对中国政治问题进行呈现时,总摆出一副"旁观者清"的姿态,抓住每一次机会对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指点、评判或者警醒。本文研究对象为《纽约时报》涉华政治类报道,试图从一个新的切入角度对这个并不新的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归纳出《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政治问题时所呈现出的倾向性、具体新闻框架以及所持态度。
- 戴元光邵静
- 关键词:《纽约时报》新闻框架偏见
- 新世纪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综述(上)被引量:19
- 2006年
- 中国新闻传播业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和机遇:国际资本窥视中国传媒市场,跨国传媒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对我国传媒业进行渗透和扩张;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传媒学界开始关注中国传媒经济的发展,对传媒经济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研究,但中国学界对传媒经济理论的了解和储备还很不足。
- 戴元光张海燕
- 关键词:传媒经济
- 融媒体时代的价值重构与制度重建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对当代媒体生态及背景的分析,提出了在融媒体时代媒体价值及制度重构的必要性。进而分别从尊重国际规则、尊重市场、尊重环境、网络制度重建以及属人管辖权、属地管辖权、协议管辖、专属管辖等方面就融媒体时代如何进行价值重构与制度重建做了分析。
- 戴元光
- 关键词:融媒体
- 传播对当代中国人文化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基于上海、山东的抽样调查被引量:1
- 2013年
- 文化价值观变迁是社会深层结构变迁的重要表现。通过对558例来自上海、山东的民众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接触电视、广播越频繁的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支持度越高,相反,接触互联网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支持度越低。值得注意的是,接触互联网越少的人文化价值观开放度反而高,其他媒介接触对文化价值观开放度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地域、学历和收入等人口学因素也对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 戴元光韩瑞霞
- 关键词:媒介接触文化价值观影响因素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闻传播理论创新被引量:2
- 2005年
- 几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理论滞后于国际精神同辈,滞后于传媒发展。经营管理缺乏企业理念。传媒成为以政治目标为主、兼顾经济利益的组织。媒介结构和体制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不适应,面临新媒体和全球化的多重冲击与压力,中国新闻传播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武器,对传统的新闻理论进行历史性检讨,建构新时期新闻传播理论。
- 戴元光
- 关键词:新闻传播
-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被引量:50
- 2004年
- 全球化语境下 ,文化传播的单向度特征日益明显 ,双向性诉求被忽视 ,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特性受到削弱。中国电影是中国文化形象的传播载体 ,承担着民族国家的历史重任 :不仅要传播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精神 ,而且要树立国际传播视野中的现代“中国形象”。当前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失语症”问题 ,本文试图站在国际化的视角 ,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三方面入手 ,检讨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上的失误与偏颇 。
- 戴元光邱宝林
-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电影艺术跨文化传播
- 广告:让人欢喜让人愁——文化与社会学视角被引量:1
- 2006年
- 戴元光
-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媒体广告文化学传媒业
- 马克思异化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兼谈马工程教材《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编撰释义
- 2024年
-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的学问,其根本旨趣在于促进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达成更好的交流和交往,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探讨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殊途同归。在关于人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辩证关系的论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普遍交往建立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普遍联系之上,从而试图将资本主义社会里抽象的人回到现实的人、从异化的人回到完整的人、从经济人回到自由个性的人,最终推动人的天性的解放。马克思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理解交往理论,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大众媒介的异化现象,对传播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 戴元光
- 关键词:异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