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启刚

作品数:55 被引量:430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流感
  • 11篇病毒
  • 9篇传染
  • 9篇传染病
  • 6篇染病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4篇疫苗
  • 4篇流感病毒
  • 3篇禽流感
  • 3篇冠状
  • 3篇冠状病毒
  • 3篇病毒感染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药性分析
  • 2篇乙型
  • 2篇疫情
  • 2篇诊断符合率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机构

  • 47篇江苏省疾病预...
  • 15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苏州市疾病预...
  • 2篇江阴市疾病预...
  • 2篇南京市疾病预...
  • 2篇泰州市疾病预...
  • 2篇盐城市盐都区...
  • 2篇江苏省老年医...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基础地...
  • 1篇常州市疾病预...
  • 1篇连云港市疾病...
  • 1篇南通市疾病预...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宿迁市疾病预...
  • 1篇北京民海生物...
  • 1篇成都欧林生物...

作者

  • 52篇戴启刚
  • 17篇刘文东
  • 17篇梁祁
  • 16篇吴莹
  • 15篇李媛
  • 13篇鲍倡俊
  • 13篇艾静
  • 13篇许可
  • 12篇胡建利
  • 12篇王慎骄
  • 11篇霍翔
  • 11篇余慧燕
  • 10篇邓斐
  • 9篇汤奋扬
  • 8篇祁贤
  • 4篇彭志行
  • 3篇陈峰
  • 3篇朱叶飞
  • 2篇高畅
  • 2篇朱立国

传媒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卫生统计
  • 5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江苏预防医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R语言的疫情分析报告模块化输出——以新冠疫情为例
2024年
目的探讨疫情分析中,基于R软件的模块化输出方法。方法以新冠疫情为例,基于可重复执行的R程序,利用officer软件包实现R程序和Office word的交互。结果通过在预先设定好格式的模板文档中插入书签,用R语言模块化输出数字、文字、图表。基于Office Excel数据,在R程序中使用Officer软件包实现生成流行病学报告的疫情分析自动化和可视化输出。结论R语言简洁高效、便于维护,可显著提高疫情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戴启刚许可黄昊頔戴文军陆步来鲍倡俊
关键词:疫情分析R语言
新陈代谢GM(1,1)模型在中国HIV/AIDS流行趋势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我国HIV/ADIS流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2006-2011年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为基础建立GM(1,1)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新陈代谢原理对2012-2015年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最终建立了三个GM(1,1)模型用于HIV/AIDS、AIDS、HIV流行趋势预测,三个模型拟合优度检验均为1级。预测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5年我国HIV/AIDS发病数分别为81832例、91576例、103618例、117494例,AIDS发病数分别为24442例、30467例、37174例、45500例,HIV发病数分别为57926例、62349例、68795例、76050例。结论2006年以来我国HIV/AIDS疫情逐年上升,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未来4年仍将延续持续上升的长期趋势,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
刘文东吴莹梁祁艾静胡建利戴启刚李媛汤奋扬祖荣强
关键词:艾滋病
2017—2022年江阴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17—2022年江阴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MFD)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结果,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描述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发病规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性变量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2017—2022年江阴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16起,每年4—6月和11月为疫情高峰,每月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起数与当月报告例数呈正相关(r=0.801,P<0.001);不同街道/镇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起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55,P<0.001);不同场所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起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14.689,P=0.141);不同场所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32.367,P<0.001);256例手足口病病例病原体阳性率为65.63%,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中不同型别病原体的构成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0,P<0.001)。结论2017—2022年江阴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于4—6月及11月多发于托幼机构,应加强重点场所消毒和防控,防止疫情暴发流行。
颜雅娟戴启刚卫昕童张妍楠黄海明钱程
关键词: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病原学特征疾病控制病原谱
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毒RNA脱落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毒RNA脱落时间与病毒单核苷酸突变和感染者人口、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关系,为新冠病毒感染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线索。方法收集江苏省2021年7月至9月暴发的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感染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基础疾病等资料,采集病例鼻咽拭子样本,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利用在线分析平台判断病毒型别、分析突变位点,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新冠病毒RNA脱落时间与各研究因素的关系。结果本起新冠疫情最终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人员350例,其中女性占60.3%,年龄中位数49岁[四分位数间距(IQR,37~65岁)],中位病毒RNA脱落时间33天(IQR,26~44天)。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同武汉参考株序列相比,感染者序列存在34~41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属于VOC/Delta变异株(B.1.617.2进化分支),C346T、C1060T、T2803C、T7513C、A29681C为本起疫情350例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主要单核苷酸变异位点(SNP)。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疾病、临床分型、疫苗接种情况、SNP T2803C和T7513C对新冠病毒RNA的脱落时间存在影响;调整后的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HR=0.73,95%CI(0.55,0.95)]及T7513C[HR=0.37,95%CI(0.18,0.77)]仍然是新冠病毒RNA脱落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从病例个体因素和病毒单核苷酸变异两个角度分析了对病毒RNA脱落时间的影响,发现年长、患有高血压、较重临床症状、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感染病毒存在T7513C突变者,存在新冠病毒RNA脱落时间较长的风险,应给予重点关注和康复后随访。
邹鑫许可戴启刚付建光丁松宁王寅王慎骄黄昊頔胡建利周扬霍翔尚庆香鲍倡俊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突变
一种旋转翻页式消毒书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翻页式消毒书架,包括顶板,转动中轴,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通过旋转底盘与第二底板连接,第二底板上设有数个支架,在每个支架上均固定设有两片翻页片,所述转动中轴一端穿过顶板并活动连接在顶板上...
许可艾静戴启刚黄昊頔鲍倡俊
文献传递
季节指数法和ARIMA模型在感染性腹泻周发病数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应用季节指数法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建立传染病周预测模型。方法利用2008-2011年江苏省感染性腹泻周报告发病数资料,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季节指数、Eviews软件建立ARIMA模型,最后进行预测精度评价。结果江苏省感染性腹泻周发病数的预测模型为:Yt=St.(-0.335 6DYt-2'-0.206 1DYt-3'+0.572 2DYt-4'+0.174 5DYt-5'+μt+0.478 5μt-1-0.197 5μt-2+0.560 8μt-4+Yt-1'),该模型回代分析的平均误差率为12.44%,对2012年各周发病数进行预测也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运用季节指数法和ARIMA模型可以建立传染病的周预测模型,用于疫情的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
胡建利刘文东梁祁吴莹李媛戴启刚鲍倡俊朱叶飞汤奋扬彭志行陈峰
关键词:传染病腹泻
2017—2019年江苏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2017—2019年江苏省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抗原性和遗传特征。方法对本省62株甲型H1N1pdm09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选取其中的29株进行测序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糖基化位点预测、进化树分析、抗原变异位点、受体结合位点分析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2个流感年度共检测哨点监测样本62 249份,流感核酸阳性率13.73%,其中2017—2018流感年核酸阳性率(18.37%)高于2018—2019流感年(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个流感年度均以甲型H1N1pdm09为优势株。抗原分析显示,60株毒株(占96.77%)为疫苗株(A/Michigan/45/2015)的类似株。29株毒株基因序列分析,27株为6B.1分支。与疫苗株比,抗原位点、受体结合位点均存在部分毒株变异,最主要突变为S183P(13/29);未检出已知耐药位点突变,1株检出E119K突变,可能与拉尼娜米韦耐药有关。结论江苏省近年甲型H1N1pdm09毒株在抗原位点、受体结合位点、耐药位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突变,需继续加强流行情况和毒株型别及突变的监测。
彭杰夫祁贤王慎骄戴启刚邓斐余慧燕鲍倡俊
关键词:甲型H1N1抗原性基因特性流感病毒
2013—2016年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三间分布和暴露史描述分析2013—2016年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2013—2016年,江苏省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04例,病死率46.15%,发病集中在10月至次年5月,呈典型的冬春流行特征。病例以男性为主(占70.19%),年龄中位数为54岁,其中苏州、无锡、南京病例数占60.58%。农村病例占比由2013年的13.79%,上升到2015—2016年流行季的38.46%,呈上升趋势(Z=2.089,P=0.02)。发病前10d有禽类或相关环境暴露史的病例占64.42%。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直接接触活禽(OR=11.059,95%CI:4.282~33.368)、患基础疾病(OR=1.815,95%CI:1.033~3.191)、患肺部基础疾病(OR=3.913,95%CI:1.142~13.314)是感染H7N9的危险因素;肝脏疾病在病例组、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精确概率法=0.015)。结论 H7N9禽流感流行季在冬春季,全省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农村病例占比增加。接触禽类、伴有基础疾病,尤其是肺部基础疾病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许可霍翔黄昊頔戴启刚祁贤余慧燕刘文东鲍倡俊
关键词:确诊病例
移动流行区间法在评估江苏省流感流行强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索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MEM)在评估江苏省流感流行强度中的应用,为流感分级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0-2017年每年第39周至次年第21周江苏省流感病毒的核酸阳性率数据进行建模,采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最优模型,并以此评估2017年第39周至2018年第21周江苏省流感的流行强度。结果选择2010-2017年每年第39周至次年第21周(经交叉验证,剔除2012-2013和2016-2017两个流行季后,最终实际纳入5个冬春流行季)的江苏省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评估基线,参数δ取值为2.2时,建立的MEM模型表现最优,合计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0.9465、0.8632及0.8097。2017年第50周我省进入流感流行期,于2018年第13周结束流行,期间流行持续达15周之久,其中高强度流行3周、中强度流行7周、低强度流行5周。结论MEM可作为江苏省识别流感流行和评估流行强度的方法。
钱程戴启刚戴启刚许可邓斐
关键词:流感
适应性设计中样本量调整方法的评价
适应性设计(adaptive design)是利用试验中陆续得到的数据(也可以包括外部数据),在不破坏试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对后续试验做出调整的临床研究设计。适应性设计允许研究者在试验的实施过程中对试验进...
戴启刚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