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艳琼
- 作品数:10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机体免疫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11月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00例,于入院第2、3、4 d留痰标本行病原学检查;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亚群水平;采用罗氏Cobas c 501生化分析仪测定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使用肺功能仪检查患者的肺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ECOPD发生危险因素。实验设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对照。结果 100例AECOPD患者痰培养细菌阳性68例,阳性率68.00%。共分离出细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63.24%),革兰阳性菌25株(占36.76%)。与对照组比较,AECOPD中的GOLDⅠ、Ⅱ、Ⅲ-Ⅳ组患者血FEV1百分比、FEV1/FVC比值及IgM、IgA、IgG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mDCs和pDCs百分比及mDCs/pDCs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FEV1百分比、FEV1/FVC比值及IgM、IgA、IgG水平持续下降(均P<0.05),mDCs和pDCs百分比及mDCs/pDCs比值持续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有慢性疾病史、导管留置和住院时间长均是慢阻肺患者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ECOPD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均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年龄、合并慢性疾病、住院时间及导管留置等为AECOPD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 江雁琼伍慧妍文艳琼
- 关键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功能免疫功能
- 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的困惑与建议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的困惑,寻找一个医生和检验师都认可的报告方式。方法取适量的阴道分泌物加2滴生理盐水混合涂片,高倍镜检查,按照所含白细胞或脓细胞、上皮细胞、阴道杆菌、杂菌的多少,分成Ⅰ~Ⅳ度。结果在2 017例受检的阴道分泌物检查报告中,完全符合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的只有645例(32%)。其余的1 372例白细胞小于或等于15/HP的标本以A、B两组不同的方式报告。A组将含有少量的念珠菌、部分线索细胞的标本判为Ⅱ度;B组将阴道杆菌少至无、杂菌出现时只要查出念珠菌、滴虫、≥20%线索细胞中的一种和多种的标本均判为Ⅲ度。因此,A组判断为Ⅱ度895例,总检出率为44.4%,Ⅲ度477例,总检出率为23.6%;B组判断为Ⅱ度512例,总检出率为25.4%,Ⅲ度860例,总检出率为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的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困惑,本人建议检验师报告所有检查的相关指标,取消清洁度的报告。
- 朱柏珍文艳琼冼中任
-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清洁度
- 腹泻患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的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腹泻婴幼儿的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点。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2104例有腹泻和肠炎特征的婴幼儿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在2104例受检者中,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总阳性率是24.71%,其中男性感染率24.17%,女性为25.40%。不同年龄组间以1-2岁婴幼儿感染率最高,为32.13%,0-1岁为20.72%,2-5岁为12.03%。感染的季节特征是秋末冬初季(10-12月)阳性率最高,为42.82%,春末夏初季(4-6月)最低,为8.81%。结论:由A群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腹泻主要发生在1-2岁的婴幼儿,各个季节均有发生,以秋末冬初季为高发。
- 成小英刘婷芝胡文波文艳琼刘晓军刘双全
- 关键词:小儿腹泻A群轮状病毒感染率
- 红细胞参数对轻型β-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在轻型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0例轻型β-地贫患者、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血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并对红细胞参数中RBC、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BC/MCV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轻型β-地贫组RBC、RBC/MCV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和健康对照组,缺铁性贫血组RBC、Hb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轻型β-地贫组,RDW显著增高。两贫血组MCV和MC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将RBC、Hb、MCV、MCH、RDW、RBC/MCV同时作为筛查指标评价轻型β-地贫和缺铁性贫血的灵敏度分别为93.6%、97.7%,符合率分别为77.2%、80.0%。结论同时检测RBC、Hb、MCV、MCH、RDW、RBC/MCV等指标有助于鉴别诊断轻型β-地贫和缺铁性贫血,是筛查轻型β-地贫经济、有效的方法。
- 冼中任陈秋霞朱伯珍文艳琼
-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计数
- 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究血清PCT(procalcitonin,PCT)和CRP(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s-CRP水平,并比较血清PCT、CRP及PCT+CRP在诊断脓毒症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水平为11.3±9.35μg/L,而对照组为0.05±0.01μg/L,两组比较,观察组PC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为78.95±5.64mg/L,而对照组为3.79±0.35mg/L,两组比较,观察组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得到的PCT、CRP水平计算出各自试验结果对脓毒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结果显示:PCT、CRP和PCT+CRP联合诊断脓毒症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8%与72%、93%与35%和97%与83%,PCT+CRP联合诊断脓毒症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高于PCT、CRP单独诊断,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于单独检测,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能提高脓毒症诊断的准确率和敏感性,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更大,值得推广。
- 文艳琼朱柏珍黄爱群江雁琼
- 关键词:血清CRP水平脓毒症
-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exoS、exoU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两种表型铜绿假单胞菌(PA)的毒力基因及其耐药性,为防止其反复感染提供治疗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6~2018年住院患者中分离的黏液型PA 50株、非黏液型PA 50株,采用PCR法检测毒力基因exoU、exoS,KB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结果PCR结果显示50株黏液型PA中exoS、exoU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6%(28/50)、30%(15/50),50株非黏液型PA中exoS、exoU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8%(24/50)、40%(20/50)。未检出同时携带有exoS和exoU基因的菌株;K-B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非黏液型PA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黏液型PA,其中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黏液型PA(P<0.05);携带exoU基因的菌株耐药率高于携带exoS基因的菌株耐药率,其中对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携带exoS基因的菌株(P<0.05)。结论临床分离PA中携带exoU基因的菌株比例低于携带exoS基因的菌株,但耐药率高,非黏液型PA中exoU基因阳性率比黏液型PA高,与非黏液型PA耐药率高于黏液型PA一致,黏液型PA体外药敏试验耐药率低,而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除生物被膜的影响外,现有的检测黏液型PA药敏方法是否能真实的放映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对PA治疗要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选择正确的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充分的疗程,防止其反复感染。
- 朱柏珍李小燕方容文艳琼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耐药性
- 登革热疾病的流行特征及病毒检测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结合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资料,探索登革热病毒检测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登革热患者2 158例。分析登革热疫情的发病情况,包括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和发病患者职业等,采用免疫层析(ICT)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核酸检测PCR法检测登革热病毒,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 158例登革热患者中普通型登革热2 017例,占93.47%,重症登革热141例,占6.53%。登革热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8-11月,占99.54%,10月份发病例数最多,为1 226例,占56.81%。登革热病例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60岁,占74.70%,21-30岁发病例数最多,为530例,占24.56%。登革热病例主要集中在待业(26.18%)、离退休人员(6.35%)和商业服务(6.35%)人群,医务人员(0.42%)和餐饮食品业(0.42%)的患者较少。ELISA法和核酸检测PCR法的总阳性率较高,ICT法的阳性率较低,ELISA法和核酸检测PCR法的灵敏度较高,三者特异度相差不大。发病1-5d的血清,核酸检测PCR法的灵敏度最高,而发病6-7d的血清,ELISA法的灵敏度最高。结论登革热疫情的发病时间集中在8-11月,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60岁,职业主要是待业人员,ELISA和核酸检测PCR法的总阳性率和灵敏度较高。
- 文艳琼朱柏珍黄爱群徐明霞钟秀茵
- 关键词:登革热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法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内皮抑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内皮抑素(ES)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患者病情分为无肾病组(30例)、肾病组(低蛋白尿组30例和高蛋白尿组30例)。比较无肾病组、低蛋白尿组、高蛋白尿组患者的VEGF和ES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肾病组、低蛋白尿组、高蛋白尿组患者VEGF和ES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蛋白尿组和高蛋白尿组的VEGF和ES均比无肾病组高(P<0.05),且高蛋白尿组VEGF和ES水平高于低蛋白尿组(P<0.05);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VEGF和ES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VEGF和ES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和清蛋白呈负相关,与患者的24h尿液中微量清蛋白和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结论血浆内VEGF和ES在2型糖尿病不同临床分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VEGF和ES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发肾病的危险。
- 文艳琼朱柏珍黄爱群江雁琼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
- 前列腺炎患者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比值与前列腺液WBC含量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游离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TPSA)比值与前列腺液门细胞(WBC)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205例前列腺炎患者血清TPSA、FPSA、FPSA/PSA比值,再与前列腺液(EPS)镜检WBC含量作比较,分析不同EPS中WBC含量与血清TPSA、FPSA、FPSA/TPSA比值的关系,以及前列腺炎治疗前后血清TPSA、FPSA、FPSA/TPSA比值的变化,来确定两者的相关性,试验同时设对照组40例。结果前列腺炎较严重组(WBC+++~++++)血清FPSA、TPSA及FPSA/PSA比值与前列腺炎较轻组(WBC+~++)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前列腺炎治疗好转前后血清TPSA、FPSA、FPSA/PSA比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炎可以导致血清TPSA、FPSA及FPSA-PSA升高,这种升高与EPS中WBC的含量呈正相关,血清TPSA、FPSA及FPSA-PSA升高也可以作为前列腺炎疗效判断的一项指标。
- 冼中任陈秋霞迟琼文艳琼
- 关键词:前列腺炎WBC
- 缺铁性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结果差异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差异和诊断价值。方法:以t检验法统计分析了β-地中海贫血患者147例、缺铁性贫血患者231例、健康体检正常者150例血常规结果。结果:两贫血组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贫血组比较,RBC、HGB、MCHC和RDW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BC、RDW对缺铁性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文艳琼黄爱群江雁琼
- 关键词:血常规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