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厚石
作品数:
10
被引量:25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理学
金属学及工艺
建筑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董入兴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0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文化科学
3篇
理学
1篇
金属学及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主题
7篇
教学
6篇
数学
5篇
课堂
5篇
课堂教学
4篇
数学课
3篇
课例
3篇
课例分析
3篇
分布表
2篇
养成
2篇
视域
2篇
试题
2篇
数学课堂
2篇
主体间
2篇
复习
2篇
高考
1篇
研讨课
1篇
以学习为中心
1篇
有效互动
1篇
预设
1篇
知识
机构
8篇
江苏省海头高...
3篇
江苏省新海高...
作者
10篇
方厚石
4篇
董入兴
传媒
4篇
数学通讯(教...
1篇
高中数学教与...
1篇
中学数学月刊
1篇
上海中学数学
1篇
中小学数学(...
1篇
中学数学(高...
1篇
中学数学教学...
年份
1篇
2014
2篇
2013
4篇
2012
2篇
2011
1篇
2010
共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高三复习中:错题教学的视角与有效性思考
被引量:3
2012年
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一贯注重的是一个“讲”字,在课堂上一味地追求知识、思想与方法的教授,而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总不那么尽如人意.如何让复习教学在以知识为基本媒介的支撑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如何想”,并走向“自觉地思”、“自觉地想”的过程,实现新课程理念: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方厚石
董入兴
关键词:
复习教学
高三
课堂教学效率
错题
试题研究要:注重考生调研、加强教学反思——对2012年高考江苏数学卷三道常规题“卡壳”的思考
被引量:2
2013年
最近,笔者阅读了不少关于2012年高考数学压轴试题亮点赏析、压轴题解法欣赏和试卷评价的美文,在欣赏和学习之余,也略感遗憾:这些思考大多数都是教师基于自我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实际考试中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却很少关注;学生问题可能出在哪里?我们在以后的高三教学中如何面对,如何纠正和解决,却很少涉及.笔者认为研究高考,
宋卫东
方厚石
关键词:
教学反思
高考
试题
数学
考生
专题复习的“四查”“三思”和“一练”——读用《空间中的线面关系》设计示例感悟
被引量:1
2012年
能力的缺乏,尤其是分析问题能力的缺乏,是影响高三学生后期冲刺和拔高的主要障碍,专题复习就是要查清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策略,实施有针对性的补救和强化.专题复习就是针对一轮复习后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围绕考纲,直击高考试题,注重能力要求;以横向知识为主,进一步深化基础,系统知识,
方厚石
韩修芳
关键词:
专题复习
高考试题
知识
数学课堂中学生有效互动的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教学中注重学生"互动",突出学生"互动"成为一种追求,课堂上大胆引入小组合作和互动探究成为各级各类示范课、研讨课、赛课必须呈现的环节.如何提高课堂中学生"互动"的有效性,优化组织形式,科学调控与评价,最大化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方厚石
韩修芳
关键词:
数学课堂
中学生
课堂教学效益
互动探究
示范课
主体问性“活动”视域下的数学课重在能力的养成——“频率分布表”课例分析
2012年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厶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一方面,师与生、生与生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他们各自相互独立,彼此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另一方面,主体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具有交互性.
董入兴
方厚石
关键词:
课例分析
分布表
数学课
视域
主体间“活动”视域下的研讨课如何上——“频率分布表”课例分析
2011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地把“育人为本”作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其要求从“以学习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突出课堂教学以“学”之当头,从学生的思、想、惑基本点设计教学’,以主体间“活动”实施教学;所以,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学习本位”“知识第一”的观念,做到“目中有人”,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力争实现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尝试权’、‘生成权’、‘展示权’、‘活动权’交给学生”.
方厚石
董入兴
关键词:
主体间
课例分析
分布表
研讨课
教育教学工作
以学习为中心
主体间性“活动”视域下的数学课重在能力的养成——“频率分布表”课例分析
2011年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一方面,师与生、生与生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他们各自相互独立,彼此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另一方面,主体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具有交互性.在这样的视域下师生双方都能够充分的“敞开”、“接纳”和精神的互相承领,在碰撞和相互作用中,调动出师生最大的潜力,
董入兴
方厚石
关键词:
主体间性
课例分析
视域
分布表
数学课
由“师发”变“生发”把“问题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双曲线几何性质”的教学设计与体会
被引量:1
2013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作为思维的驱动力,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一创新.课堂上,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积极去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在新课程运动中,问题启发式教学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运用,但遗憾的是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只有不到3%的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绝大多数问题是教师抛给学生的,
韩修芳
方厚石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双曲线
生发
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
课堂预设与生成的研究
2010年
基于对数学课堂预设与牛成的重构,即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的调整、优化,包括数学课前预设、生成的方式、教学环节和方法、教学特色的重构,它是一种动态性、发展性的重新布局和建设的过程.通过课前预设铺垫,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自主质疑、互动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维、主动诉求、互动交流,
方厚石
关键词:
课堂预设
课堂教学资源
传统数学
教学行为
教学环节
教学特色
从生“动”到“生动”,诠释思维品质的提升
被引量:17
2014年
让学生“动”起来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它不是课堂教学的内涵,数学紊养的养成、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生命价值的取向才是课堂教学的意蕴和诉求.数学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基本媒介、为支撑,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如何想”并走向“自觉地思”“自觉地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把学生带入“思”的状态中去的过程.
方厚石
关键词:
思维品质
数学课堂教学
生命价值
思维能力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