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涛
- 作品数:39 被引量:2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海洋微生物铁载体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方涛李道季余立华
- 关键词:铁载体海洋微生物生化过程光合作用北太平洋
- 光照和营养盐磷对微型及微微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1
- 2006年
- 2004年9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水域通过在培养水体中添加不同量的磷酸盐和改变光照强度进行现场受控培养实验,对光照和营养盐磷耦合培养作用下浮游植物生长及对磷营养盐的吸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光照条件下(100﹪自然光照),磷酸盐浓度在高磷水平(0.60μmol/L)培养水体中下降速率明显比中磷(0.41μmol/L)、低磷水平(0.25μmol/L)快,浮游植物生长存在着显著的磷限制性,微型浮游植物(nanophytoplankton,简称Nano,2~20μm)在高磷水平下的生长明显得到促进,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简称Syn,<2μm)密度在培养初期有小幅度增加,而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picoeukaryote,简称Euk,<2μm)在低磷水平下生长较快;在低光照条件下(50﹪自然光照),磷酸盐浓度在高磷水平培养水体中的下降是受到抑制的,Nano和Syn也都更宜在中磷水平培养水体中生长,Euk在高磷水平下的生长也是受到抑制的,且在中磷水平培养水体中,三类浮游植物的生长周期都得到延长;无光照暗环境培养条件下磷酸盐浓度在不同磷水平下始终保持着增加趋势,三类浮游植物也都无法生长,磷酸盐浓度随培养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则呈指数下降趋势,且磷酸盐的添加对其本身的释放速率和浮游植物衰减速率都没有影响.
- 方涛李道季余立华高磊张利华
- 关键词:长江口浮游植物光照磷酸盐
-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口水域夏季硅酸盐、溶解无机氮分布及硅氮比值的变化被引量:35
- 2006年
- 通过对长江口水域19992、003、2004年3个夏季航次和1959年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了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口溶解硅酸盐(DSi)和无机氮(DIN)含量的变化,发现与1999年相比,2003年和2004年DIN浓度分别增加了1.3倍和2.2倍,DIN浓度还在增加中,而且有加快的趋势;三峡水库蓄水前DSi浓度每年减少约为0.60μmol/L,而蓄水后一年内就减少了3.92μmol/L;Si/N比的平均值分别从1999年的1.66下降到2003年1.09,再下降到2004年的0.42,大面积区域比值已经小于1,下降趋势比较明显,DSi含量的下降与长江径流输沙量减少有显著关系,DIN的增加则与长江中下游化肥的使用有关;同时长江口营养盐结构已经趋于不平衡,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引起了长江口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如甲藻赤潮频发等,这可能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直接结果。
- 余立华李道季方涛李云高磊
- 关键词:营养盐
-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2005年夏季对长江口及毗邻海域(长江口、杭州湾和舟山海域)的40个站位进行了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研究。底栖生物共监测到86种,其中以长江口底栖生物种类最多(62种),其次为舟山海区(44种),杭州湾最少(5种);全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平均9.55g/m2,其中以舟山海区最高(12.45 g/m2),长江口次之(8.52 g/m2),最低为杭州湾(0.53 g/m2);栖息密度平均为86个/m2,其中以长江口最高(138个/m2),舟山海区次之(33个/m2),杭州湾最少(4个/m2);各海区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以舟山海区最高(1.28),长江口和杭州湾多样性指数均小于1,尤其是杭州湾仅为0.33;底栖生物的沙漠化程度较重,长江口、杭州湾及舟山海区生物量为零的站位分别占了31.2%、33.3%、13.3%。将以上结果与近十年来的积累调查资料比较显示,底栖生物生存环境仍较恶劣,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仍有三分之一的区域呈现沙漠化,但这种恶化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
- 王延明方涛李道季唐静亮王益鸣刘志刚丁平兴
- 关键词:长江口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
- 长江口南支水域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潮周期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2007年8月于长江口南支4个站位进行了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定点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调查站位的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垂直变化不大,分层不明显,表中底层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29.86%之间,且整个潮汛期的变化基本上不具规律性,少数营养盐(如亚硝酸盐和铵盐)呈现出半日周期的变化,即高潮时浓度达到谷值,低潮时浓度出现峰值;位于长江口南支水域南部S2和S4站位的硅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在整个潮汛期的平均值都小于北部的S1和S3站位,且S1站位的硅酸盐、磷酸盐和硝酸盐在大小潮之间平均值差异不明显,而S2站位的硅酸盐和硝酸盐大潮时平均值要高于小潮,磷酸盐则相反,此外,S4站位的叶绿素a平均值都大于其他3个站位;4个连续测站的表层叶绿素a浓度与营养盐(NO2--N、PO34--P、SiO23--Si、NO3--N、NH4+-N)相关系数低(-0.6584~0.5494),叶绿素a浓度与营养盐的周日波动相关性不明显;观测区域硅酸盐、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和铵盐的平均通量分别是238.62、1.36、84.10、1.031、0.55kg.s-1。
- 方涛冯志华高磊
- 关键词:营养盐叶绿素A
- 不同光照水平下浮游藻类对氮、磷营养盐添加的响应
- 2012年
- 2007年11月于长江口邻近海域通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往培养水体添加不同量的磷酸盐(或硝酸盐)进行现场培养实验,对培养过程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变化以及比生长速率与氮磷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光照下叶绿素a没有增加趋势,其他光照下浮游藻类生长有着很长的平台期,且100%光照下叶绿素a终浓度可以为80%、60%、40%、20%光照下的1.5倍、2倍、4倍、15倍;相同光照下,叶绿素a质量浓度在不同营养盐水平之间差异不明显,浮游藻类生长主要受光照的限制,而不是营养盐;培养介质中磷酸盐和硝酸盐浓度与浮游藻类比生长速率之间有一个临界点,当氮磷浓度超过阈值时,浮游藻类比生长速率会减小,其中磷酸盐的阈值浓度约为1~2μmol/L,硝酸盐阈值约为20~25μmol/L。
- 方涛冯志华高磊
- 关键词:光照磷酸盐硝酸盐比生长速率
-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潮滩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剖面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2005—03~2006—02对长江口崇明东滩高、中、低潮滩3个典型站点沉积物间隙水中各营养盐成分含量及其随深度的变化做了为期1a的逐月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域间隙水中NH4^+和SiO3^2-的浓度一般在200~500μmol/l之间,高、中、低潮滩间显示出了不同的分布态势;与高潮滩和中潮滩相比,没有植被覆盖、粒径较粗的低潮滩往往具有较高的NH4^+浓度和较低的SiO3^2-浓度;SiO3^2-随季节的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NH4^+的变化则较为复杂,较低值往往出现在植物生长旺盛的春、夏季,与NH4^+和SiO3^2-的浓度相比,NO2^-+NO3^-和PO4^3-在间隙水中的浓度往往要低2~3个数量级,但由于受到生物扰动等因素的影响,沉积物表层NO2^-+NO3^-浓度在某些月份可能出现几十μmol/l。的高值,较高的NO2^-+NO3^-浓度以及沉积物中氧化环境向还原环境的快速转变为显著的反硝化反应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与环境基础,从而可能对生源要素在长江口陆海相互作用地区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 高磊李道季王延明余立华孔定江李玫李云方涛
- 关键词:间隙水营养盐长江口
- 夏、秋季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浮游动物的分布与变化被引量:17
- 2009年
- 章飞燕唐静亮李道季方涛王彪
- 关键词:长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 一种面向地理大数据的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地理大数据的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离线建立的云计算资源调度规则库和在线监测的触发事件,确定触发事件的资源调度动作,并采用ConvLSTM负载流量预测模型确定最优调度方案,实现在不停止云应用...
- 刘静静陈曦刘敏蒋捷李志强刘小平李庆利方涛霍宏
- 文献传递
- 光照和N、P营养盐的共同作用对长江口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探讨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目前有很多,但比较缺乏对微微型浮游植物以及异养细菌生长影响的内容,尤其是将光照和营养盐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见,并且,以往自然光照和营养盐对藻类的影响也多是通过调查自然海区浮游藻类生物的...
- 方涛
- 关键词:长江口光照硝酸盐聚球藻异养细菌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