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昭霞

作品数:54 被引量:71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7篇土壤
  • 8篇凋落
  • 7篇凋落物
  • 7篇次生
  • 7篇次生林
  • 5篇稻田
  • 5篇原生林
  • 5篇植物
  • 5篇物量
  • 4篇有机碳
  • 4篇群落
  • 4篇灌溉
  • 3篇断陷
  • 3篇断陷盆地
  • 3篇演替
  • 3篇养分
  • 3篇育苗
  • 3篇植被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物量

机构

  • 48篇中国科学院亚...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湖南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生...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广西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52篇曾昭霞
  • 36篇曾馥平
  • 23篇宋同清
  • 18篇王克林
  • 18篇张浩
  • 18篇刘孝利
  • 16篇彭晚霞
  • 13篇杜虎
  • 7篇宋希娟
  • 6篇陈求稳
  • 6篇张浩
  • 5篇张浩
  • 4篇铁柏清
  • 4篇邹志刚
  • 3篇宋敏
  • 3篇朱双燕
  • 3篇温远光
  • 2篇雷鸣
  • 2篇包松莲
  • 2篇李莎莎

传媒

  • 8篇生态学报
  • 4篇环境科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农村经济与科...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7
2014年
基于中国南方杉木、马尾松、桉树3种主要人工林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不同年龄各3块1000 m2样地(共计45块)的建立和调查,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凋落物)获取不同林型不同林龄径级样木和其它基本数据,探讨了3种人工林各组分各层次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配特征及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与林龄密切相关,增长模型的拟合度均较高,相关显著;杉木、马尾松、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随林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成熟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92.30、191.53、105.77 Mg/hm2,其中活体植物分别占95.76%—98.39%、75.01%—99.14%、85.60%—97.61%;生物量的层次分配乔木层占绝对优势,并随年龄而增加,其它层次所占比例较小,总体趋势为凋落物>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器官分配以干所占比例最高,杉木、马尾松、桉树分别占54.89%—75.97%、49.93%—83.10%、51.07%—98.48%,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根的比例次之,枝叶所占比例较小,随林龄而下降;灌木层器官分配以枝的相对生物量较大,草本层的地上和地下分配规律不明显;与其它森林类型相比,杉木和马尾松的生物量处于中上游水平,桉树的生物量较低,但3种人工林的生产力均很高,分别为12.37、8.98、21.10 Mg hm-2a-1,均是光合效率高、固碳潜力大的中国南方速生丰产优良造林树种。
杜虎曾馥平王克林宋同清温远光李春干彭晚霞梁宏温朱宏光曾昭霞
关键词:生物量生产力人工林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22年后群落特征被引量:124
2007年
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以坡面为尺度,以顶极群落为对照,运用干扰理论和多样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4类典型干扰区自然恢复22a之后植被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扰区的物种多样性丧失严重,共出现维管束植物91科206属241种,仅有自然保护区的26.6%,6种植被类型的顺向演替系列为石漠化稀疏草丛→草丛→灌丛→藤刺灌丛→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片段。随着坡位的上升,群落的高度、盖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急剧下降,密度则呈少、多、次少的单峰分布状态,各项指标均远低于自然保护区。不同干扰方式对植被自然恢复的影响不同,其中整坡火烧+垦殖的破坏性最大,呈现了石漠化景观,整坡火烧+放牧次之,采樵属选择性干扰,采樵+放牧+坡脚火烧的恢复相对较快,没有放牧干扰的采樵+坡脚火烧恢复更好。此外还针对性地提出了桂西北喀斯特干扰区在不同立地类型上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4条植被恢复途径。对因各种人为干扰导致的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状态下的植被恢复建设和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曾馥平彭晚霞宋同清王克林吴海勇宋希娟曾昭霞
关键词:自然恢复植被特征群落演替
桂西北喀斯特次生林凋落物养分归还特征被引量:21
2009年
以桂西北喀斯特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自然恢复方式下处于同一演替序列的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3个森林群落,应用网筐收集法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定位观测和研究了各群落的凋落物量、组成特征、季节动态变化及其N、P、K含量。结果表明,3个次生林群落年均凋落物量范围为6053.93kg·hm-2(灌丛)~6794.40kg·hm-2(藤刺灌丛),凋落物以叶占明显优势,其年变化以单峰形式出现,峰值处在9月份;凋落物中主要养分元素的含量为N>K>P,而森林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P>K>N,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的养分元素年归还总量分别为:95.41、106.09、80.62kg·hm-2(N),6.58、6.64、5.06kg·hm-2(P),18.63、19.66、14.90kg·hm-2(K);群落地表凋落物层的凋落物现存量范围为2835.23kg·hm-2(藤刺灌丛)~3349.16kg·hm-2(乔灌丛),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为1.82(灌丛)~2.37(藤刺灌丛),随着凋落物的分解养分元素的回归速度表现出K>N>P。同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喀斯特次生林群落的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较大,养分回归较迅速,具有良好的自养能力和恢复潜力。
朱双燕王克林曾馥平曾昭霞宋同清
关键词:次生林凋落物养分归还
云南喀斯特断陷盆地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以不同海拔高度喀斯特断陷盆地的植物、土壤和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土壤理化因子、植物养分含量、微生物类群丰度以及微生物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在不同海拔高度下变化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均不超过10%,为弱变异性;土壤速效钾的变化是一个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逐渐变化的过程,只有当海拔达到一定高度时,差异才显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容重、pH值以及含水量在不同海拔高度下变化差异不显著。2)不同土壤层次下,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在10—20 cm土层中,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均与土壤速效氮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最大;在不同土层中的细菌数量与土壤全氮也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但在不同土层中微生物三大类群丰度与土壤pH值没有显著相关性。3)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磷钾比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微生物量磷与微生物量氮、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植物全碳与微生物碳氮比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微生物氮磷比以及土壤磷钾比呈显著负相关。可见,土壤营养状况、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养分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之间有直接联系。
张辰张辰曾馥平张浩张浩曾昭霞
关键词:植物土壤微生物
基于EPR数据挖掘方法的稻田土壤重金属镉向水相析出特征
2013年
以湘中矿区典型重金属镉超标水稻田为研究对象进行原位实验,分析稻田淹水期土壤重金属镉向水相析出特征。基于统计及遗传编程方法的EPR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镉析出质量浓度与温度影响因子关系方程。结果表明,温度是镉向水相析出质量浓度的重要影响因子,相比传统的统计方法建立的线性及非线性方程,EPR具有一定的预测优势。稻田淹水期水温达到30℃时,溶解态镉质量浓度接近生活饮用水标准的限值,是地表饮用水水质安全的潜在威胁。
刘孝利曾昭霞陈喆罗阳
关键词:数据挖掘稻田重金属
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凋落叶降解和养分释放被引量:16
2012年
凋落叶降解及养分释放研究对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选取桂西北喀斯特区3种原生林与3种次生林进行比较,研究其凋落叶降解与降解过程中的营养元素释放规律以及降解速率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原生林凋落叶的降解速率略大于次生林。C、N、K元素在前180d释放速率较快,随后趋于稳定。次生林凋落叶总P含量在降解初始阶段呈净积累,随后净释放,而原生林的凋落叶在降解360d后仍呈现P素净积累。相关分析表明,凋落叶降解速率与凋落叶初始总N、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比值呈负相关,与C∶N比呈正相关。综合比较发现,次生林圆叶乌桕(Sapiumrotundifolium Hemsl)凋落叶的降解速率与养分释放速率较快,是喀斯特退化土地及植被恢复过程中潜在的优势种和建群种。
曾昭霞王克林曾馥平宋同清刘孝利宋希娟
关键词:原生林次生林养分释放
桂西北喀斯特森林植物-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53
2015年
探明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重建背景下,森林植物、凋落物与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深入地认识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系统稳定机制。该文选取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地区域3个原生林群落和3个自然恢复28年的次生林群落,研究其"植物-凋落物-土壤"连续体的C、N、P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内在关联。结果表明:1)圆果化香树(Platycarya longipes)、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和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以及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和黄荆(Vitex negundo)6种植物的C、N、P平均含量分别为427.5、21.2、1.2 mg·g–1;凋落物C、N、P平均含量分别为396.2、12.7、0.9 mg·g–1,而表层土壤(0–10 cm)C、N、P平均含量分别为92.0、6.35和1.5 mg·g–1。2)原生林N再吸收率(平均值为42.7%)高于次生林(平均值为36.5%),P再吸收率(20.4%)显著低于次生林(32.3%)(p<0.05);6个森林群落N的再吸收率均大于P的再吸收率。3)不同群落凋落物的C:N值差异不显著,原生林植物的C:N值小于次生林、土壤C:N显著大于次生林;原生林土壤C:P与次生林无显著差异,植物与凋落物C:P小于次生林;原生林凋落物与土壤N:P值小于次生林,植物N:P比平均值均为17.4。4)研究区典型森林群落植物中N和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植物C:N与N:P、C:P与N:P比值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经过对数变换后的土壤C:N与N: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凋落物的C:P与N:P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西南典型喀斯特脆弱生态区的生态功能恢复与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曾昭霞王克林刘孝利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张浩杜虎
关键词:植物凋落物土壤原生林次生林
广西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广西10类主要森林类型不同土层(0~10、10~20、20~30、30~50、5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广西森林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变化为8.01~29.78 g·kg-1,变异系数在50.27%~74.89%之间;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半变异函数符合球状模型,其余土层符合指数模型,且拟合效果均较好;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半变异函数的块金效应为16.75%~49.33%,表现为强烈或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不同森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具有一定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东北和东南;广西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变异系数不同,0~10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硬阔>杉木>石山林>软阔>竹林>八角>桉树>油茶>栎类>松树,总体上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变异系数则相反。广西森林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受结构性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制约,其中结构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加强自然林封育和人工林保育、优化调控桉树林和经济林种植规模是提高广西森林固碳潜力的重要措施。
宋敏彭晚霞徐庆国曾馥平杜虎张浩张浩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KRIGING
云南断陷盆地典型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2021年
近年来随着云南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断陷盆地喀斯特地区出现了万寿菊、柑橘、桃、梨、苹果、石榴等大规模种植园,为探明其生态适应性及经济实用性,在蒙自市、泸西县及建水县设置研究样地,分析比较各模式的养分特征及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其他模式的土壤养分含量更高,但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养分调整,例如各模式均受到较明显的N限制(N:P>>14),柑橘和苹果模式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同时,虽然仅石榴和万寿菊模式对光、热、水的利用效率优于玉米模式,但各模式的土地生产率相对于传统玉米模式均有17%以上的提升。可见,石榴、苹果等模式适宜在云南断陷盆地地区发展,可通过优化肥力投入结构、添加林下作物等进一步提升各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
邹志刚邹志刚张浩张浩曾昭霞张建云赵杰军包松莲
关键词:石榴万寿菊断陷盆地
灌溉水净化耦合稻田土壤阻控措施对稻米Cd的累积减低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减低农田重金属输入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广西大环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灌溉水超标现状调研,选定典型Cd超标的大环江流域环江段,构建沉砂池+3级人工湿地系统对灌溉水进行净化,同时设置稻田土壤添加熟石灰、生物炭等阻控措施处理,旨在探明灌溉水净化耦合土壤阻控措施对典型污染区水稻Cd积累的联合减低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灌溉水中Cd浓度波动较大,监测期间(2020年4—11月)湿地系统入水总Cd最高浓度为8.38μg·L^(-1),最低为2.15μg·L^(-1),经系统净化后,总Cd浓度由入口的5.88±3.27μg·L^(-1)下降至0.69±0.35μg·L^(-1),其中沉砂池降Cd效果不明显,第一级人工湿地降Cd效率最高,系统对Cd的总去除率达88.3%,出水符合农业灌溉用水标准;稻米Cd含量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单一灌溉水净化对照灌区,添加熟石灰、生物炭以及熟石灰+生物炭3种钝化处理分别可降稻米Cd含量9.2%、1.5%和20.0%,单一石灰处理优于生物炭处理;灌溉水净化耦合钝化材料处理与当地常规水稻生产相比,稻米Cd的降低率最高达45.8%。可见,污染区灌溉水经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后,结合土壤Cd钝化阻控措施,减少了稻田土壤系统Cd输入量,有效降低了稻米中Cd的累积,提升了典型污染区稻米生产安全系数。研究结果可为南方Cd污染稻田的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撑与实践参考。
曾昭霞刘孝利曾馥平张浩张浩
关键词:灌溉水人工湿地生物炭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