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
- 作品数:23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国癌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DLK/ZIPK、Intβ_1的表达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样激酶(DLK/ZIPK)、整合素β1(Intβ1)在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鳞癌(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上皮(NE)、30例CIN及85例SCC中DLK/ZIPK和Int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NE、CIN及SCC中,DLK/ZIPK的阳性率分别为93.3%、63.3%、32.9%,且DLK/ZIPK的低表达与宫颈癌的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脉管浸润及患者年龄无关。②Intβ1在NE、CIN及SCC的阳性率分别为13.3%、63.3%、85.9%,Intβ1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无关。③DLK/ZIPK与Intβ1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负相关(r=-0.244,P=0.024)。结论 DLK/ZIPK的表达下调及Intβ1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
- 王春冰李从铸朱彦吴贤英张灏
- 关键词:整合素Β1宫颈肿瘤
- PELP1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PELP1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PELP1与Ki67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子宫内膜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76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PELP1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ELP1和Ki67蛋白均定位于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细胞核中。子宫内膜癌细胞中,PELP1的表达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P<0.05),随肌层浸润的深度增加而增强(P<0.01),随手术-病理分期的进展而增强(P<0.01)。Ki67的表达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P<0.01),随手术-病理分期的进展而增强(P<0.05)。PELP1与Ki67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r=0.244)。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PELP1、Ki67均为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 王倩李从铸朱彦
- 关键词:KI67子宫内膜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腹腔镜下与开腹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119例患者分为4组,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 3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组(B组) 28例、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组(C组) 21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组(D组) 40例。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比开腹组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肠道功能恢复快,但手术耗时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易导致并发症发生。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操作者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术式。
- 王旖旎李从铸朱彦陈飞燕
- 关键词: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开腹
- 1925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当地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综合治疗的1 92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确诊年龄将患者分为3个组别:年轻组(≤40岁)、中年组(>40~<60岁)以及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的差异。结果:1 925例乳腺癌患者的平均确诊年龄53岁,50~<60岁为高发年龄段,占比34%。90.0%患者教育程度为中学及以下。绝经患者中超重肥胖率45.2%。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占比82.8%,T_2期肿瘤最常见。早期乳腺癌(0~Ⅱ期)占比67.0%,但肿瘤侵袭性强,G_3期肿瘤占比57.8%,Ki-67高表达肿瘤占比72.3%。分子分型中Luminal B型最常见,占比48.6%。不同年龄组在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Ki-67指数、CEA水平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增长,浸润性导管癌比例下降,原位癌等占比上升。年轻组Tis/T_1期及T_3期肿瘤占比高,老年组T_4期肿瘤占比多。年轻组低分化肿瘤比例高,老年组高分化肿瘤比例高。中年组HER-2阳性率高,年轻组高Ki-67指数患者比例高,老年组高CEA水平占比高。结论:本研究人群教育水平偏低、绝经后肥胖及超重比例高,初诊早期肿瘤比例偏低,肿瘤侵袭性强。
- 李宇珊朱彦贺丽芳方梓昊梁娣林佳佳李从铸
- 关键词:乳腺肿瘤年龄临床病理
- 28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28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临床资料,观察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8例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占同期收治子宫内膜癌的6.3%,Ⅰ~Ⅱ期患者14例,Ⅲ期14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与预后有关(P<0.05),患者是否绝经、术后是否治疗、子宫切除范围、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侵、附件受侵与预后无关(P>0.05).2例Ⅰa期无肌层浸润者术后未补充任何治疗存活至今.结论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发病率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影响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Ⅰa期无肌层浸润者术后可选择观察.
- 朱彦朱安娜詹瑞君李从铸
- 关键词:肿瘤分期
- 埃兹蛋白与肿瘤转移被引量:1
- 2008年
- 埃兹(Ezrin)蛋白是一种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在人类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通过与细胞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细胞和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参与肿瘤信号转导途径和肿瘤细胞吞噬等机制,影响肿瘤转移。本文就Ezrin蛋白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 朱彦李从铸
- 关键词:埃兹蛋白肿瘤
- 卵巢上皮癌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分析卵巢上皮癌不同分期及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81例卵巢上皮癌按FIGO分期及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生存情况和副作用进行对比研究,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早期生存率为95.7%,晚期生存率为62.1%,早期生存率显著高于晚期(P=0.006);TP方案与CP方案的生存率分别为89.1%和59.5%,TP方案高于CP方案,但两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案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TP方案出现Ⅰ、Ⅱ度手足麻木并发症;脂质体紫杉醇加卡铂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较好化疗效果。结论早期诊治是提高卵巢上皮癌生存率的关键,TP方案和CP方案均为目前有效治疗卵巢上皮癌的可选择方案,具有靶向作用的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对腹膜后转移淋巴结可能有较好的疗效。
- 李从铸周莉朱彦陈旻
- 关键词:卵巢肿瘤顺铂淋巴结靶向药物
- 一种阴道填塞装置
- 本申请提供一种阴道填塞装置,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该装置包括:填塞器,呈柱状,一端设有限位件;至少两个密封件,每个密封件套设于填塞器,且与填塞器活动连接,阴道填塞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至少一个密封件设置于阴道内,一个密...
- 王旖旎朱彦吴卿李从铸
- 外阴疣状癌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外阴疣状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鳞状癌,临床罕见,对其病因、发生发展及其治疗和预后研究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外阴疣状癌2例报道如下。[病例1]女性,84岁。因外阴瘙痒2年,外阴肿块8个月于2011-08-24入院。高血压病史3'年,吸烟史50年。18岁结婚,G11P9。体检:右侧腹股沟扪及一枚肿大淋巴结(直径1.5 cm)。右侧大阴唇见5.0 cm×3.0cm×2.0 cm菜花状肿瘤,色苍白,表面破溃,左侧大阴唇内侧面见溃疡面(1.5 cm×1.0 cm),双侧大小阴唇见多灶性色素减退。阴道、宫颈、宫体和宫旁无异常。外阴肿块活检病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 朱彦李从铸周莉王旖旎
- 关键词:外阴疣状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外阴瘙痒色素减退活检病理大阴唇
- 进口紫杉醇和国产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进口TP方案(泰素+顺铂)和国产TP(紫杉醇+顺铂、方案在治疗具有高危因素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的近期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接受标准宫颈癌根治手术,术后因具有高危因素(盆腔淋巴结阳性、切缘阳性、淋巴脉管见癌栓、肿块直径〉4cm或低分化、深肌层)需补充化疗或放化疗.且选择了TP方案化疗的患者87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进口TP组和国产TP组。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经济学成本。[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均存活,复发和转移5例,进口TP组2例。国产TP组3例,复发率分别为93.8%和94.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1、骨髓抑制和脱发,但大多数为I~Ⅱ级:个别出现过敏反应等,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口TP和国产TP治疗成本平均值分别为14467.3元和3243.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进口TP方案和国产TP方案对早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但国产TP方案在药物经济学上优于进口TP方案。
- 朱彦李从铸周莉李燕王旖旎
- 关键词:化学药物治疗紫杉醇顺铂药物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