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晓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子宫
  • 3篇纤维细胞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障碍性
  • 2篇盆底
  • 2篇盆底功能
  • 2篇盆底功能障碍
  • 2篇盆底功能障碍...
  • 2篇子宫腺
  • 2篇雌二醇
  • 1篇代谢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腹腔镜
  • 1篇蛋白
  • 1篇多孔
  • 1篇药物保守
  • 1篇药物保守治疗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壁

机构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石彬
  • 8篇李东晓
  • 7篇赵昕
  • 6篇江静
  • 6篇单淑芝
  • 3篇高艳飞
  • 1篇史亚楠
  • 1篇杨威
  • 1篇陈平忍
  • 1篇李晓娟
  • 1篇王亚冰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腹辅助下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110例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巨大卵巢囊肿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22年9月因巨大卵巢囊肿(直径≥10cm)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其中行经脐单孔腹腔镜(TU-LESS)手术52例,行传统多孔腹腔镜(MLS)手术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肿瘤破裂率、术中出血、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基线特征标准化均值差值(SMD)小于0.1。控制混杂因素后,MLS是巨大卵巢囊肿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P<0.05),MLS发生肿瘤破裂的危险是TU-LESS的4.998倍(OR=4.998,95%CI为1.701~14.686)。MLS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多于TU-LE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TU-LESS治疗良性巨大卵巢囊肿安全、有效,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囊肿破裂率方面有一定优势。
单淑芝王晓李东晓石彬江静赵昕
关键词:巨大卵巢囊肿微创手术
雌激素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阴道壁成纤维细胞力学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患者阴道壁成纤维细胞的力学反应及17β-雌二醇(E2)对其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取12例PFD患者阴道壁组织块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绘制生长曲线,Flexercell4000系统加载力,卸载后加入17β-E2,RT-PCR检测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结果 (1)应力组ColⅠ、MMP-1表达较静力组明显增强,ColⅢ、TIMP-1表达明显减弱(P<0.01)。(2)17β-E2干预后,ColⅠ、ColⅢ、TIMP-1表达较对照组增强,MMP-1表达减弱(P<0.05)。结论 (1)应力改变了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胶原代谢状态。(2)17β-E2部分逆转了应力后成纤维细胞的低反应性。
李东晓单淑芝石彬江静赵昕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成纤维细胞17Β-雌二醇
“H”形病灶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量增多及不孕,发生率高达10%~66%。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可达到根治子宫腺肌病的目的,但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及强烈希望保留子宫的严重子宫腺肌病患者,保守性手术作为可选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正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高艳飞石彬赵昕单淑芝江静李东晓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药物保守治疗妇科临床病灶切除术LNG进行性加重
神经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其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子宫腺肌病(AM)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曼月乐)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子宫全切或病灶切除的AM患者62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LNG-IUS放置史分为痛经组33例、无痛经组16例及曼月乐组13例。选择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的无慢性盆腔痛及痛经的患者13例作为对照组。取两组在位内膜及病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在位、异位内膜NGF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痛经组内膜NGF和TGF-β1蛋白表达较无痛经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5),且重度、轻中度痛经者与无痛经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痛经组内膜NGF和TGF-β1蛋白表达与VAS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曼月乐组内膜NGF和TGF-β1蛋白表达较痛经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AM在位、异位内膜中NGF和TGF-β1通过协同高表达,共同参与痛经发生;LNG-IUS抑制AM在位、异位内膜NGF和TGF-β1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LNGIUS缓解AM痛经机制之一。
高艳飞石彬单淑芝赵昕江静李东晓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神经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痛经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基于高危型HPV检测的子宫颈自取样标本固体介质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的子宫颈自取样标本固体介质与传统液体介质的一致性,评价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参与子宫颈癌筛查的30~59岁数据资料完整的2027例女性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均经专业培训后行HPV自取样,标本先后应用于固体介质POI卡和传统液体介质,分别采用Cobas 4800 HPV检测(简称Cobas检测)及Seq HPV检测(简称Seq检测)。所有HPV阳性者召回行阴道镜检查及子宫颈活检,以组织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自取样固体介质与液体介质采用两种检测方法HPV检测的一致性及检出子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①Cobas检测、Seq检测对两种介质HPV阳性率检测结果的一致率分别为96.8%、99.4%,固体介质、液体介质对两种检测方法HPV阳性率检测结果的一致率分别为96.5%、96.9%。②任一HPV阳性者255例,组织活检检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CIN2^(+))2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及以上(CIN3^(+))共13例。4种检测方法检出CIN2^(+)和CIN3^(+)的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方面,在CIN2^(+)和CIN3^(+)中,Seq检测(固体介质)和Seq检测(液体介质)均高于Cobas检测(固体介质)和Cobas检测(液体介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eq检测(固体介质)与Seq检测(液体介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体介质对HPV的检测与传统的液体介质一致性良好,在子宫颈高级别病变检出中的效果满意,有望联合自取样技术成为女性HPV筛查的新模式;我国自主研发的Seq HPV方法可用来进行HPV自取样标本的检测。
史亚楠王晓袁利清高艳飞李东晓赵昕江静石彬
关键词:子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机械力对骶韧带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mRNA表达的调节
2011年
目的观察机械力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探讨机械力对子宫骶韧带成纤维细胞形态及细胞外基质mRNA表达的调节。方法选择本院因非POP行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骶韧带,进行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并进行鉴定。选取13例3—4代的骶韧带成纤维细胞加载、加力,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测量机械力对I、III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mRNA表达量的调节。结果以静态不加力组(Oh)为对照组,应力刺激下,细胞的形态和伸展方向发生改变;加载力4、15hI型胶原mRNA表达量(0.7774-0.251,0.730±0.248)较0h(1.000±0.284)下降(q=4.5786,4.6458,P〈0.05),24hmRNA表达量(1.102±0.308)回升,与0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Ⅱ型胶原mRNA4、15、24h表达量(4.771±0.879,6.146±1.109,5.022±0.907)较0h(1.001±0.284)升高(q=15.9481,21.7647,17.0099,P〈0.01)。MMP-1mRNA4h、15h、24h表达量(6.420±2.143,23.695±2.221,20.169±2.794)较0h(1.000±0.414)升高(q=9.3421,39.1178,33.0403,P〈0.01)。TIMP-14、15hmRNA表达量(0.455±0.370,0.481±0.386)较0h(1.000±0.425)下降(q=6.5265,6.3106,P〈0.05),24hmRNA表达量(0.883±0.536)回升,与0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骶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形态、伸展方向及合成功能受机械力的调节,盆底基质重塑可能是对机械力的适应性改变。
单淑芝石彬李晓娟李东晓赵昕
关键词:骶骨
机械力影响细胞骨架变化在盆腔器官脱垂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机械力作用下对非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骶韧带成纤维细胞细胞骨架相关蛋白整合素(integrinβ1)和核膜血影重复蛋白(nesprin-2)表达的调节。方法:选择2016年3~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非POP患者12例,进行骶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并鉴定。取3~5代的骶韧带成纤维细胞采用F1 excell 4000柔性基底拉伸加载系统对实验对象进行加载,加载时间分别为0、6、12、24小时,进而对成纤维细胞蛋白提取,用免疫蛋白印记技术测定成纤维细胞在加力不同的时间后的integrinβ1和nesprin-2的表达量。结果:在应力刺激下,integrinβ1蛋白表达在0、6、12、24小时分别为1.398±0.019、1.353±0.023、1.640±0.048、3.111±0.037,12、24小时与0小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prin-2蛋白表达在0、6、12、24小时表达量分别为0.396±0.063、0.637±0.021、0.601±0.041、2.451±0.063,6、12、24小时与0小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力对非POP盆底组织细胞骨架的变化起着关键作用,影响POP的发生。
张丽萌石彬杨威赵昕单淑芝江静李东晓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成纤维细胞细胞骨架整合素
17-β雌二醇对受力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阴道壁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体外培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患者阴道壁成纤维细胞受力后胶原蛋白I(ColI)、类赖氨酰氧化酶1(LOXLl)和纤维粘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PF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PFD患者的阴道壁组织12例。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阴道壁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后进行细胞受力,加药,提取细胞mRNA,测定ColI、LOXLl及FN的表达水平。结果受力前、后ColI(1.1872±0.0733VS1.5035±0.0733,t=-4.815,P〈0.01)、LOXLl(0.7724±0.1873VS1.0855-I-0.0805,t=-5.111,P〈0.01)表达上升,其2,!异有统计学意义。FN(0.4290±0.1168VS0.4215±0.0830)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的17-β雌二醇作用下,ColI(3.0809±0.1862)、LOXL1(1.5863±0.3241)、FN(1.1418±1.0030)的表达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7-B雌二醇使受力后的PFD患者阴道壁成纤维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成分增加。力和雌激素在PF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陈平忍石彬王亚冰李东晓靳海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