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君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3篇血管
  • 3篇衰竭
  • 3篇肺动脉
  • 3篇肺动脉高压
  • 3篇分泌
  • 3篇标志物
  • 2篇心肌病
  • 2篇心律

机构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4篇李君
  • 6篇胡盛寿
  • 6篇张浩
  • 6篇魏英杰
  • 4篇张晓玲
  • 4篇黄银霞
  • 4篇孟刘坤
  • 3篇黄洁
  • 3篇崔传珏
  • 3篇张津津
  • 3篇周建业
  • 3篇王宇玫
  • 3篇孟健
  • 3篇刘晓艳
  • 2篇朱沈军
  • 2篇殷亚昕
  • 2篇沈雅
  • 2篇夏云峰
  • 1篇李望
  • 1篇郭光伟

传媒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宁酸改性处理对戊二醛固定牛颈静脉管道理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估丹宁酸改性处理对戊二醛固定牛颈静脉管道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新鲜牛颈静脉分别经戊二醛固定(对照组)和戊二醛固定/丹宁酸改性处理后(研究组),采用热收缩温度、抗蛋白酶解性能、生物力学性能及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法进行理化性质评价。结果研究组牛颈静脉管壁的热收缩温度(P<0.01)、抗胶原纤维酶和抗弹性蛋白酶酶解性能(P<0.01)、管壁最大拉伸强度(P<0.01)及断裂伸长率(P<0.05)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管壁示红外线峰值偏移。结论丹宁酸改性处理可显著改善戊二醛固定牛颈静脉管道的理化性质。
王德周建业胡盛寿蒋虹汪胜李君
关键词:牛颈静脉弹力纤维理化性质
不同年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本研究分析不同年龄段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增生情况,探讨年龄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方法采集61例不同年龄人的骨髓,分为少年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形态变化,对比分析其首次传代和每次传代时间、细胞克隆形成数量、细胞增长曲线的变化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在形态上无年龄差异,均成梭形纤维状,早期呈克隆状生长。细胞的首次传代时间从少年到老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老年组明显长于另外两组;3组的体外培养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异,但老年组的干细胞克隆数量减少(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细胞的增殖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随着增龄而逐渐减退,尤其在老年组呈现出更明显的变化。
王宇玫张浩李君朱沈军夏云峰张津津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年龄体外培养增殖性
分泌型簇蛋白在肺动脉高压大鼠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泌型簇蛋白(secretory clusterin,sCLU)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大鼠肺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3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MCT组(n=24),MCT组给予腹腔注射60 mg·kg-1MCT,对照组(n=6)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检测注射MCT后1、2、3、4周大鼠肺组织中sCLU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变化、sCLU在肺血管中的定位情况及血浆中sCLU浓度的变化。结果 sCLU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MCT组大鼠肺组织中呈时间依赖性的明显升高,并且其主要定位于重构肺小动脉的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sCLU的血浆浓度随PAH的进展而逐渐升高,且其与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右室肥厚指数均呈正相关。结论 sCLU在MCT诱导PAH大鼠的肺组织和血浆中表达明显升高,它可能在肺血管重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是反应PAH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刘晓艳孟刘坤李君魏英杰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野百合碱增殖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分子标志物的筛选被引量:3
2008年
筛选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从本院的心脏病组织库中挑选5例病理诊断明确和各方面资料比较齐全的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标本(来源于心脏移植的受体),与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心脏组织(来源于心脏移植的供体)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芯片的比较研究。应用晶芯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基因表达谱芯片(含有人类基因35000个),筛选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应用real-timeRT-PCR验证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基因表达改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果:应用基因表达芯片研究方法共筛选出7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35个基因在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表达升高,而另有43个基因表达降低。其中变化较多的基因属于与代谢相关的基因。对其中36个差异表达基因应用real-timeRT-PCR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的准确性在75%,并首次报告了心钠素在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在世界上首次应用基因表达芯片的方法,观察了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为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分子机制的阐明和寻找疾病特异的分子标志物,以用于鉴别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及指导个性化治疗奠定了基础。
魏英杰胡盛寿黄洁黄银霞李君张晓玲李望张浩唐跃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心力衰竭差异表达基因分子标志物
分泌型簇蛋白在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刘晓艳孟刘坤李君孟健胡盛寿魏英杰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在心脏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筛选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方法:从本院的心脏病组织库中挑选6例病理诊断明确和各方面资料比较齐全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左心室心肌标本(来源于心脏移植的受体),以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相匹配的因非心脏病死亡的6例正常心脏的左心室心肌作为本实验的对照,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即蛋白质标志物,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验差异蛋白质的可靠性。结果:经二次重复实验共筛选出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有3个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表达升高,而另有2个表达降低。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这5个差异蛋白质主要为心肌细胞的骨架蛋白或参与能量代谢和应急保护反应的蛋白质。其中的一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细胞骨架蛋白 Desmin 经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杂交方法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结论:本研究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筛选获得5个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能与心力衰竭发生的分子机制相关,并可能用于疾病的分层、判断预后及指导个性化治疗。
魏英杰胡盛寿黄银霞黄洁张晓玲李君崔传珏张浩
关键词: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心力衰竭
TNF-α在乳鼠心肌细胞中诱导HSP70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细胞修复、存活和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作为分子伴侣,它起着心肌保护的作用。已经对重症心脏病人的心肌组织进行了蛋白组学研究,得到了HSP70在心衰病人心肌组织中较正常人心肌组织表达升高的结论,并且在血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在进一步的离体细胞实验中用不同剂量的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刺激乳鼠心肌细胞,以观察不同时间点HSP70的动态表达情况。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别对细胞进行热休克(42℃)、TNF-α和缺血缺氧处理,在不同的时间点收获细胞,以观察HSP70的动态表达情况。用免疫化学、ELISA以及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对HSP70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对照细胞中基本没有阳性信号出现,而在经缺血缺氧、热休克(42℃)以及TNF-α处理的细胞中有明显的阳性表达。以上研究首次在乳鼠心肌细胞中证明TNF-α诱导的HSP70表达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通过运用TNF-α对HSP70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初步推断HSP70的表达模式,为体内诱导产生HSP70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黄银霞魏英杰崔传珏张晓玲李君
关键词:HSP70缺血缺氧
MMP-7、MMP-10和TIMP-4在心力衰竭心室重构中的表达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应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筛选与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关系密切的基质蛋白酶。方法:从本院的心脏病组织库中挑选6例病理诊断明确和各方面资料比较齐全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心脏病标本(来源于心脏移植的受体),与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心脏组织(来源于心脏移植的供体)进行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分析,筛选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中差异表达的基质蛋白酶,并应用酶联免疫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加以验证。结果:在所筛选的17种基质金属蛋白酶中,只有MMP-7和MMP-10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中高表达,而在4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内源性组织抑制剂中,只有TIMP-4低表达。经酶联免疫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证实,不仅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心肌,在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心肌中也发现MMP-7和MMP-10的高表达及TIMP-4的低表达。结论:心肌组织中MMP-7和MMP-10的高表达及TIMP-4的低表达在不同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分子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魏英杰胡盛寿李君张晓玲崔传珏黄银霞沈雅黄洁张浩
关键词:心力衰竭基质金属蛋白酶心室重构
神经母细胞瘤抑瘤蛋白1在肺动脉高压大鼠中的表达变化
2019年
目的 研究神经母细胞瘤抑瘤蛋白1(neuroblastoma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1,NBL1)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大鼠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MCT组(n=30).MCT组腹腔注射MCT 60 mg·kg-1,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周、4周、5周后,检测肺组织和血浆中NBL1的变化.结果 MCT注射后3周、4周、5周,大鼠肺组织NBL1 mRNA水平分别下降了70%、81%和89%,蛋白水平分别下降了36%、78%和99%,而NBL1血浆浓度由对照组的(2.82±0.58)μg·L-1分别下降为(1.90±0.55)μg·L-1、(1.51±0.43)μg·L-1、(0.64±0.34)μg·L-1,且与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右室肥厚程度均呈明显负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NBL1主要定位于肺小动脉,而MCT组重构肺小动脉鲜有表达;细胞实验发现,NBL1能明显抑制BMP2/4对肺动脉内皮细胞BMP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 NBL1的表达水平在MCT诱导的PAH中逐渐降低,说明NBL1或在肺血管重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其血浆水平可能是P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孟刘坤滕晓袁雯孟健李君刘晓艳
关键词: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生物标志物
TGF-α作为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2019年
目的评估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 TGF-α)作为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用联合手术(右肺动脉结扎+1周后建立颈部分流)的方法构建体-肺分流性PAH大鼠模型。纳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患者49例,其中CHD不合并PAH患者24例,CHD-PAH患者25例;同时纳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control, CON) 20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分流性PAH大鼠和CHD-PAH患者血浆TGF-α的浓度。结果体-肺分流性PAH大鼠血浆中TGF-α的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鼠血浆TGF-α的水平与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右室肥厚指数均呈明显正相关。TGF-α的血浆浓度在CHD-PAH组较CHD及CON组均明显升高,而在CHD组与CO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血浆TGF-α的浓度为314 ng·L^(-1)时,诊断CHD-PAH的敏感度为0.760,特异度为0.750,ROC曲线下面积0.895。结论 TGF-α的血浆浓度在体-肺分流性PAH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逐渐升高,血浆中TGF-α的水平可能是诊断体-肺分流性P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袁雯孟刘坤李君郑美丽李鹰刘晓艳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生物标志物TGF-Α联合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