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云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激变变星
  • 9篇变星
  • 4篇吸积
  • 4篇恒星
  • 3篇吸积盘
  • 3篇光变
  • 3篇光谱
  • 2篇短周期
  • 2篇振荡
  • 2篇振荡分析
  • 2篇时间序列
  • 2篇双星
  • 2篇谱分析
  • 2篇密近双星
  • 2篇测光
  • 1篇星体
  • 1篇星云
  • 1篇行星
  • 1篇行星状星云
  • 1篇天文

机构

  • 14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科学院紫...

作者

  • 14篇李宗云
  • 8篇丁月蓉
  • 2篇胡景耀
  • 2篇赵海斌
  • 2篇刘武
  • 1篇姜黎莲
  • 1篇赵应和
  • 1篇姜方周
  • 1篇陈志明
  • 1篇曹莉
  • 1篇顾秋生
  • 1篇朱慈盛
  • 1篇袁钧涛

传媒

  • 8篇天文学报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计算物理
  • 1篇天文学进展
  • 1篇紫金山天文台...

年份

  • 1篇2010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2
  • 2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检验准则在gap时间序列建模中的应用
1997年
本文应用F检验定阶准则对gap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模拟信号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丁月蓉李宗云赵海斌
关键词:AR模型时间序列天文学
脉冲星的分类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提出了一个脉冲星的分类系统。在p-p图上,几条Gap把373个样品脉冲星分成四个自然类群。除了p和p以外,log B,log t,log E,S_(400)和|z|也在0.25以上的显著水平上被选入判别函数。前三类与磁衰减模型下的三个演化阶段相对应,第四类则是经历了双星吸积过程、自转加快了的毫秒脉冲星。
李宗云丁月蓉
关键词:脉冲星
过渡区的遮掩对吸积盘出射谱的影响
1992年
对于外区几何厚、内区几何薄的吸积盘,从前者到后者有一个过渡区.本文计算了内区未被过渡区遮掩部分的辐射谱,并考虑了过渡区对内区辐射的反射,得出应观测到的吸积盘的出射谱.结果表明,当过渡区遮掩了吸积盘中央部分时,出射谱与稳恒吸积盘的标准谱有显著差别,对某些矮新星连续谱的解释可能起作用.
朱慈墭李宗云
关键词:吸积盘类星体
激变变星V1159 Ori和BZ UMa的测光研究
2010年
V1159 Ori是SU UMa型中ER UMa亚型激变变星,BZ UMa介于UGem型和WZ Sge型之间,但又具有SU UMa的周期特征,存在争议.在2008年2月24日和25日,用云南天文台1米RCC(Ritchey-Chretien-Coude)望远镜对两者的测光观测显示:V1159 Ori在正常爆发的下降阶段存在superhump,这为superhump现象普遍存在于ER UMa型星中提供了观测证据;BZ UMa观测时处于爆发极大,并未观测到确凿的superhump周期,而AAVSO(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近年的BZ UMa观测亦从未发现明确的superhump;两者均表明BZ UMa可能并非SUUMa型星.基于星等变化幅度考虑,BZ UMa较WZ Sge更为接近.
姜黎莲姜方周李宗云赵应和顾秋生
激变变星的观测特征
1998年
评述了激变变星的测光。
李宗云
关键词:恒星激变变星光度光谱
谱分析的CLEAN方法及其在激变变星TT Ari短周期振荡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9年
对适用于非等间隔时间序列的一维CLEAN谱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用模拟信号进行了检验,证实了它也适用于有噪声的序列,但谱质量和噪声强度密切相关.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激变变星TTAri的测光资料分析中。
丁月蓉李宗云
关键词:谱分析激变变星
激变变星0623+71的光谱研究
1996年
本文提出了激变变星0623十71的4个时间分辨光谱,覆盖轨道周期的73%.其中的3个谱清楚地显示了各种光谱特征随轨道运动的变化,在流量、能谱以及谱线轮廓方面的这种变化正是对一个倾角不太大的激变变星所期望的.然而另一个曝光对分钟的谱,流量和视向速度与预期的相比都太大,很难加以解释,可能它是一次象AEAqr中观测到的跃发事件.
袁钧涛李宗云
关键词:激变变星光谱变星
5Cet的紫外光变及解释
1991年
本文作者对IUE数据库中5 Cet的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它的紫外光度随轨道运动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可见光不同步,极小和极大分别出现在0.25和0.89位相.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和拟合表明:5 Cet的紫外辐射来自K2Ⅲ型主星(光球和延伸大气)和吸积流打出的热斑,热斑被食是产生紫外光度变化的原因.拟合给出主星的温度为4300K,半径是23R⊙;热斑的温度为11200K,面积为2.65×10^(21)cm^2,可能位于伴星的表面.并且还得到吸积率的量级估计:M_2M≥6.2×10^(-8)M`2_⊙yr^(-1).
李宗云丁月蓉
关键词:密近双星
双星测光解的受控随机搜索
1992年
密近双星光变曲线的分析是获得恒星温度、质量、半径等物理参量,了解双星系统中各种活动过程的重要手段。由于双星的两个子星互相绕转,掩蚀和潮汐作用,使测量的系统总光度随轨道位相而变,对给定时刻(亦即对给定位相)光度又和轨道倾角、两子星的温度、质量比、表面引力势以及恒星表面黑子和热斑等局部活动现象有关,即L=f(i,T_1,T_2,M_2/M_1,Ω_1,Ω_2,T_(local),R_(local)…),对不同位相可以得到观测和理论的光度差ΔL,测光解的求解过程即是寻求目标函数X^2=∑(ΔL)~2极子化的过程。
丁月蓉陈志明李宗云
关键词:双星密近双星测光恒星
间隙时间序列谱分析方法的检验及其在激变变星短周期振荡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对具有或长或短间隙(gap)的时间序列的谱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给出递推公式,并且用模拟信号进行检验,证实这个方法的可靠性.并把它应用到激变变星V795Her和激变前变星HWVir的短周期振荡分析中,结果表明这两颗变星都有明显的闪变,在V795Her中还存在周期为265.91s和116.70s的振荡.
丁月蓉赵海斌李宗云
关键词:时间序列谱分析激变变星变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