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宇
- 作品数:31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白石水库泥沙水质分析
- 李广宇
- 关键词:白石水库
- 等离子体源渗氮AISI 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钝化膜的稳定性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对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渗氮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技术,并结合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技术和Zsimp Win软件拟合技术研究改性前后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组成结构及在3.5%NaCl溶液中钝化膜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源渗氮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了氮浓度峰值为23.0%、厚度约为17μm的相改性层.改性前后AISI 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形成的钝化膜电极过程的等效电路为R(QR);浸泡时间为10 h时,与AISI 304不锈钢相比,γN改性层的钝化膜电阻R_p从3.615×10~4Ω·cm^2增加至3.765×105Ω·cm^2,增大了1个数量级,具有更好的耐点蚀性能.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至48 h,γN相改性层的钝化膜电阻始终高于AISI 304不锈钢1个数量级,保持在105Ω量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曹雪梅赵贝贝朱雪梅李广宇雷明凯
- 关键词:AISI钝化膜
- γ_N相在硼酸缓冲溶液中的腐蚀与钝化性能
- 2017年
- 采用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在304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高氮面心结构的γ_N相层,利用阳极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γ_N相在pH=8.4硼酸缓冲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γ_N相的阳极极化曲线呈现出自钝化-过钝化溶解过程,自腐蚀电位Ecorr较原始不锈钢提高了75mV,维钝电流密度Jp降低近一个数量级,耐蚀性能明显提高。与原始不锈钢钝化膜相比,γ_N相钝化膜的EIS容抗弧直径及|Z|值增大,相位角平台变宽,其电荷转移电阻Rct增至1.064×107Ω·cm2,双电层电容Cdl降至65.4μF/cm2,说明γ_N相钝化膜更致密,表现为近电容特性。随着浸泡时间增加,γ_N相钝化膜的Rct稳定在107Ω·cm2量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李广宇
- 关键词:钝化膜电化学腐蚀
- 结构对SLS砂型次级烧结区的影响及其控制工艺研究
- 2024年
- 设计了一种包含多种常见结构的精度测试件,用于探究结构对SLS打印的砂型成形精度的影响。通过打印和尺寸测量发现,纵向椭圆结构和圆孔的次级烧结相对其他结构更加严重,且存在方向性差异。采用低密度多道次的扫描方法,相较于常规扫描方法,在0.1 J·mm·s^(-2)的总能量密度下可以将国标鼓形件的精度等级从无评级提高至5级,筋板的尺寸偏差降低到0.072 mm,显著改善了砂型的尺寸精度。
- 惠旭李广宇刘文文付宏源姚山
- AISI 316奥氏体不锈钢等离子体源渗氮及其耐磨抗蚀性能被引量:3
- 2017年
- 目前,对AISI 316奥氏体不锈钢单一面心结构γΝ相改性层耐磨抗蚀性能的报道差异较大,有些甚至相互矛盾。采用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于450℃,6 h改性AISI 316奥氏体不锈钢,获得了厚度约为17μm、峰值氮浓度20%(原子分数)、最大显微硬度1 510 HV0.1 N、单一面心结构的γΝ相改性层。分别采用WTM-2E球盘式磨损仪和PARSTAT2273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γN相/Si_3N_4陶瓷球的摩擦磨损行为和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揭示了γN相改性层的耐磨抗蚀机理。结果表明:γΝ相改性层的磨损机制由原不锈钢的黏着磨损转变为氧化磨损,摩擦系数由0.88降低至0.65,磨损体积由0.13 mm^3降低到9.50×10-3mm^3,耐磨性能显著提高;γΝ相改性层阳极极化曲线未发生点蚀击穿过程,容抗弧直径增大,相位角平台变宽;采用等效电路Rs-(Rct//CPE)拟合的电荷转移电阻Rct由原不锈钢的1.006×105Ω·cm^2增至1.377×106Ω·cm^2,计算的双电层电容Cdl由88.4m F/cm^2降低至77.8 m F/cm^2,抗蚀性能明显得到了改善。
- 李广宇雷明凯
-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
- 等离子体源渗氮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 本文采用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改性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研究了渗氮工艺与渗氮层成分、结构,以及耐磨抗蚀性能的关系,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单一结构的高氮面心相(γN)改性层,发现了γN相渗氮层存在摩擦诱发马氏体相变磨损...
- 李广宇
-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电化学腐蚀性能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普通离子渗氮设备进行钛板渗氮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普通离子渗氮设备进行钛板渗氮的装置,属于钛板渗氮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加热杆、放置板和渗氮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卡合连接有隔温板,且装置主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顶板,并且装置主体的底板焊接有注气箱,...
- 李广宇孙雪娇栾媛马梓淇张翠郭佳琪陈陶
- 文献传递
- γ_Ν相在3.5%NaCl溶液中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能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等离子体源渗氮技术在AISI 304L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高氮面心结构的γΝ相层。运用电化学的方法测试了γΝ相层在3.5%(质量分数) NaCl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和Mott-Schottky曲线,并借助点缺陷模型(PDM)计算了γΝ相层钝化膜的施主浓度、受主浓度、平带电位和氧空位扩散系数。结果表明:γΝ相层钝化膜的阳极极化曲线呈现活化溶解-自钝化-过钝化溶解过程,自腐蚀电位Ecorr较原始不锈钢提高了323 mV (SCE),维钝电流密度Ip降低一个数量级,耐蚀性能明显提高。γΝ相层钝化膜具有双层结构,在负于平带电位区间内钝化膜呈p型半导体性质,在高于平带电位区间内钝化膜呈n型半导体性质,且相比原始不锈钢,γΝ相层钝化膜内施主浓度和受主浓度更低,平带电位负移。根据PDM模型计算出原始不锈钢和γΝ相层钝化膜内氧空位扩散系数分别为1.22×10-16和7.96×10-17cm2/s,说明γΝ相层钝化膜绝缘性和致密性更好。
- 李广宇
- 关键词:钝化膜
- 一种2%Ru新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Ru新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制作方法,属于合金技术领域。一种2%Ru新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制作方法,合金成分:Ni+6%Al+7.5%Ta+5.8%Cr+6%Co+6%Mo+6%W+2%Ru(质量分数)...
- 梁爽刘智鑫李广宇邵华阳孙雪娇
- 文献传递
- 工业化自动控制的等离子体源渗氮装置及其工艺
- 一种工业化自动控制的等离子体源渗氮装置及其工艺,属于材料表面工程领域。这种工业化自动控制的等离子体源渗氮装置采用计算机自动监控渗氮系统分别与热电偶、电容薄膜式绝对压力真空计、直流脉冲电源、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相连,对等离子...
- 雷明凯李广宇朱小鹏李昱鹏袁力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