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卫

作品数:140 被引量:627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2篇超声
  • 24篇动脉
  • 23篇超声检查
  • 22篇血管
  • 12篇肿瘤
  • 12篇彩色多普勒
  • 11篇造影
  • 11篇子宫
  • 11篇老年
  • 11篇成像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9篇多普勒超声
  • 8篇超声引导
  • 7篇缺血
  • 6篇脂肪
  • 6篇子宫肌
  • 6篇病理
  • 5篇动脉狭窄
  • 5篇多普勒

机构

  • 130篇福建省立医院
  • 13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6篇安徽省立医院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兰州大学第二...
  • 6篇洛阳市中心医...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苏州大学
  • 6篇吉林大学第一...
  • 6篇聊城市人民医...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包头市中心医...
  • 6篇湖南省脑科医...
  • 6篇绵阳市中心医...
  • 6篇天津市环湖医...
  • 6篇珠海市人民医...
  • 6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32篇李建卫
  • 43篇吴松松
  • 33篇林宁
  • 32篇陈圣
  • 31篇唐力
  • 21篇陈玮吉
  • 19篇朱琳
  • 16篇吴道明
  • 10篇林晓
  • 9篇杨建川
  • 8篇朱鹏立
  • 8篇丁桂升
  • 8篇侯建明
  • 8篇林庆明
  • 7篇范志华
  • 6篇穆玉明
  • 6篇金友贺
  • 6篇林丽香
  • 6篇王凌
  • 6篇隋秀芳

传媒

  • 33篇福建医药杂志
  • 7篇中华超声影像...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中国脑血管病...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临床超声医学...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3篇2013中国...
  • 3篇中国超声医学...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海峡药学
  • 2篇福建医学院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6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4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16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高频彩超评价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对43例甲状腺癌并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高频彩超检查,结合针刺细胞学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表现,以及阳性淋巴结分布。结果 63枚转移性淋巴结中,局部回声增强出现率87.5%(55枚),细小钙化点出现率73.2%(46枚),液化灶出现率12.7%(8枚),外周长入血管支数>2支的占84.1%(53枚);1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中,局部回声增强的3枚,出现细小钙化点的1枚,外周长入血管支数>2支的2枚,未见液化灶。转移性淋巴结主要集中在中下颈部第Ⅲ、Ⅳ群(56/63)。
吴道明吴松松李建卫
关键词:超声检查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78例,其中31例单纯行HIFU治疗(HIFU组),47例行PEI后再进行HIFU治疗(联合组),比较两组消融的辐照时间、治疗时间、治疗能量、能效因子、术中反应等,术后1周内行盆腔增强MRI检查判断消融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组的辐照时间、治疗时间、治疗能量、能效因子均明显低于HI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FU组病灶消融率为(47.11±11.20)%,低于联合组(74.64±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联合PEI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较单独HIFU治疗具有更好的消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丁桂升陈圣李建卫郭薇唐力吴松松陈锦云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无水乙醇子宫腺肌病
超声多因素分析预测甲状腺髓样癌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筛选超声独立预测甲状腺髓样癌(MTC)征象,并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24例MTC(29个病灶)及同期4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49个病灶),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及超声征象,包括病灶形态、单发与多发、双侧与单侧、边缘、内部回声、内部成分、微钙化、纵横比及血流状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TC的独立预测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MTC与甲状腺良性结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素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多发结节、双侧发病、结节纵横比>1在MTC与甲状腺良性结节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20);甲状腺结节血流丰富、低回声、内部微钙化为MTC独立危险预测因素(P均<0.05)。AUC值显示低回声、血流状况、形态不规则、微钙化、边缘不规则诊断MTC效能中等,其中低回声的诊断效能相对较好[AUC=0.77,95%CI(0.68,0.89)]。结论不同超声征象对MTC的诊断效能不同,甲状腺结节血流丰富、低回声、内部微钙化可作为鉴别诊断MTC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参考。
陈圣唐力吴松松李建卫林宁
关键词:超声检查
微量白蛋白尿与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者(MAU)42例,正常白蛋白尿者118例。MAU组年龄较大,血压、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baPWV)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较高(P均<0.05),MAU正相关于baPWV和IMT(r分别为0.58、0.56),校正相关参数后多因素分析显示,仅MAU与baPWV和IMT独立相关。MAU与2型糖尿病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侯建明林庆明李建卫庄维特蔡穗珍张超群林丽香
关键词:白蛋白尿脉搏波传播速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工作年限对于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工作年限对于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影响及差异。方法:15位超声医生根据工作年限分为三组,对于498例乳腺肿块采用BI-RADS分级判定良恶性,根据病理结果统计每组医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98例肿块,良性264例,恶性234例。1~5年组超声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率明显低于6~10年组与>10年组(P<0.05)。而6~10年组与>10年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年限对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中有重要的影响。
唐力李建卫赵艳春
关键词:乳腺肿瘤良恶性超声诊断
彩超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2002年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临床疑诊下肢动脉病变者 2 36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果  2 36例患者中发现阳性结果 2 16例 ,其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136例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5 1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0例 ,动脉栓塞 16例 ,假性动脉瘤 3例。
李建卫林宁林晓张清阳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血管疾病
全文增补中
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合并妊娠1例
2005年
陈圣李建卫林晓
关键词:合并妊娠甲状旁腺腺瘤超声诊断髋部疼痛口干多饮
卵巢肿瘤B超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的研究
2002年
范志华李建卫石红贾江波
关键词:卵巢肿瘤B超病理对照研究
血管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多中心检查登记研究设计方案被引量:10
2017年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病死原因,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贾凌云华扬邢英琦惠品晶孟璇于德林潘晓芳房亚兰宋彬彬吴春霞张春梅隋秀芳金友贺张京芬李建卫王凌穆玉明钟经馨朱榆红张恒蔡晓宇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缺血血管超声
颈动脉超声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评估后循环缺血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颈动脉超声造影(CEUS)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后循环血管病变。方法将155例PCI患者分为脑梗死组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93例,均行颈动脉CEUS和TCD检测。同期设立健康对照组54名,用于确定TCD检查中的正常峰值流速。比较脑梗死组和TIA组斑块的稳定性、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狭窄情况。结果①脑梗死组椎动脉颅外段所检出的斑块中,易损斑块占61.4%(51/83),高于TIA组的38.4%(3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脑梗死组的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66.1%(41/62),高于TIA组的39.8%(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脑梗死组后循环病变发生率为77.4%(48/62),高于TIA组的60.2%(5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脑梗死组后循环颅内段病变发生率为56.5%(35/62),高于TIA组的34.4%(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脑梗死组后循环狭窄的发生率为27.4%(17/62),高于TIA组的11.8%(1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是PCI,特别是后循环梗死的重要病因;联合颈动脉CEUS和TCD检测能快速、较准确评估PCI血管病变的分布。
陈艳郑峥程琼李永坤季晓林李建卫林宁吴长明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对比剂血流动力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