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归宿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异位支配对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诊断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间交通支的存在对前臂这两条神经损伤诊断的影响,前臂正中神经至尺神经的交通支(Martin-Grnber anastomosis,MGA)、前臂尺神经至正中神经的交通支(reversed Martin-Grater anastomosis,RMGA)和手部尺神经至正中神经的交通支(Riche-Cannieu anastomosis,RCA)。方法将160例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合并存在异常交通支的患者分为三组:尺神经损伤并MGA组65例;正中神经损伤并RMGA组8例;正中神经损伤并RCA组87例。就其解剖基础、临床表现、电生理表现以及诊断进行讨论。结果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时,受损神经所支配肌肉的功能由于异常交通支的存在而得以代偿,导致其临床表现与神经损伤情况及其电生理表现不符。结论充分了解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间三种异常交通支的特点,对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避免错误地解释相关神经电生理检测的结果。
- 黎鸣李归宿林敏婷
- 关键词:肌电描记术正中神经尺神经
- 异位支配对正中、尺神经损伤诊断影响的研究
- 目的了解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间吻合支的存在对前臂这两条神经损伤诊断的影响,前臂正中神经至尺神经的吻合支(Martin-Gruber anastomosis,MGA)、前臂尺神经至正中神经的吻合支(reversed Mart...
- 黎鸣李归宿林敏婷
- 关键词:正中神经尺神经
- 文献传递
- 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电图检查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腰椎间突出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治69例腰椎间突出症患者开展肌电图检查,检测相应肌肉异常自发电位情况,并与相应腰椎CT平扫以及手术术中所见作比较。结果全部检查病例中,趾短伸肌、腰5椎旁肌异常自...
- 李归宿刘海全秦兆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电图
- 文献传递
- 15例平山病的临床、肌电图及影像学分析
- 目的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HD)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系日本学者平山惠造1959年首先报道的一种良性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在临床上运动神经元(MND)表现相似而预后截然不同。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并...
- 万赛英谭峰黎鸣李归宿吴海科王金良黄涛陈文霖
- 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电图检查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腰椎间突出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治69例腰椎间突出症患者开展肌电图检查,检测相应肌肉异常自发电位情况,并与相应腰椎CT平扫以及手术术中所见作比较。结果全部检查病例中,趾短伸肌、腰5椎旁肌异常自发电位出现频率最高。结论相对于腰椎CT平扫等检查手段,肌电图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准确率较低,但其在早期诊断以及手术术中定位方面具有独到优势。
- 李归宿刘海全秦兆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电图
- 异位支配对正中、尺神经损伤诊断影响的研究
- 目的 了解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间吻合支的存在对前臂这两条神经损伤诊断的影响,前臂正中神经至尺神经的吻合支(Martin-Gruber anastomosis,MGA)、前臂尺神经至正中神经的吻合支(reversed Mar...
- 黎鸣李归宿林敏婷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早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评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早泄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80例病人,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性交前15分钟涂搽阴茎头,20次为1疗程。观察治疗后射精潜伏期、CIPE-5评分、GPSEP潜伏期和振幅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双方总满意率为86.25%,治疗后射精潜伏期明显延长,CIPE-5评分显著增加,GPSEP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疗效满意,且有使用方便,安全性较高的优势,可作为治疗早泄的手段之一。
- 朱成彬秦兆江李归宿李祥光冯仰梁
-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早泄射精潜伏期
- 15例平山病的临床、肌电图及影像学分析
-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HD)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系日本学者平山惠造1959年首先报道的一种良性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在临床上运动神经元(MND)表现相似而预后截然不同。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并不低,...
- 万赛英谭峰黎鸣李归宿吴海科王金良黄涛陈文霖
- 文献传递
- 急性脑梗塞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ACI)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不同梗死体积、不同神经功能缺损外周血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并探讨其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发病72小时内的ACI患者80例,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其入院后第1、14d血清MIF水平,同时观察不同大小的梗死体积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CI患者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与健康人组20例MIF水平作对照。结果ACI患者入院第1d血清MIF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5),14d虽有升高,但仍低于健康人组;中等面积脑梗死患者MIF水平显著低于小面积梗死的患者(P〈0.05);中型脑梗死中风患者较轻症患者血清MIF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ACI患者MIF水平减低,MIF的水平高低与ACI患者病情轻重、梗死灶体积大小密切相关。
- 李归宿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梗死体积
- Riche-Cannieu吻合支的电生理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和优化Riche-Cannieu吻合支(RCA),即尺神经深支与正中神经返支的电生理研究方法,并探讨RCA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取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17~58岁,平均37.8岁)无手部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者行电生理检测,均进行双侧检测,共200侧手。分别于肘、腕刺激尺神经,同侧拇短展肌记录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两处刺激均可记录到CMAP提示存在RCA。将检测者分为A、B组,前20例40侧为A组:表面电极刺激,表面电极、同芯针电极分别记录;后80例160侧为B组:表面电极刺激,同芯针电极记录。结果A组表面电极记录显示,共16例31侧(77.5%)存在RCA,同芯针电极记录则仅显示3例6侧(15.0%)存在RCA:表面电极与同芯针电极比较,误差率高,达80.6%(25/31)。B组共20例35侧(21.9%)存在RCA。2组以同芯针电极记录共23例4l侧手存在RCA,发生率为20.5%(41/200)。结论记录电极的选择明显影响RCA检测的准确性.以同芯针电极记录RCA,方法精确、可靠。RCA在一般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拇短展肌可因其存在而获得尺神经的异位支配。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合并存在RCA时,其临床和电生理表现会与神经损伤的实际情况不符。充分了解RCA这一解剖变异的特点,对临床正确评价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情况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避免错误地解释相关神经电生理检测的结果。
- 黎鸣李归宿曹海伟林敏婷
- 关键词:拇短展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