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娜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路径规划
  • 1篇人工生命
  • 1篇组织行为学
  • 1篇DELAUN...

机构

  • 3篇东南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3篇秦文虎
  • 3篇李晓娜
  • 2篇赵正旭
  • 1篇孙立博
  • 1篇查骏元

传媒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2007全国...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虚似人群行为的建模和实现方法被引量:3
2009年
分析人群在正常和紧急状态下的行为特点,建立虚拟人群仿真的7种典型行为模型.依据人的行为判断过程,设计虚拟人行为控制的多层次结构.采用虚拟视觉和速度密度模型,建立虚拟人的动态避碰模型;采用九宫避碰策略,研究虚拟人对静态和动态障碍物的路径规划.针对虚拟人群的行为驱动方法,通过设计虚拟人群行为属性来描述虚拟人群将采取的行为状态;通过产生式规则实现虚拟人群行为仿真的事件/响应模式.最后把虚拟人群行为的建模和实现方法应用在人群紧急逃生三维模拟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秦文虎查骏元李晓娜赵正旭
关键词:路径规划
虚拟人群仿真的路径规划新算法被引量:7
2011年
提出了一种用于虚拟人群仿真的路径规划新算法.该算法由全局路径规划模块和局部避碰模块组成.全局路径规划模块利用具有最短距离约束的Delaunay三角形方法分割虚拟环境,并由具有距离信息的单元入口图进行表示;局部避碰模块利用相互速度障碍物方法,并加入了停止规则.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具有距离信息的单元入口图的遍历可获得并存储具有最短距离值的路径,个体通过查询该图即可获得有效全局疏散路径从而实现全局导航;相互速度障碍物方法实现了虚拟人之间,虚拟人与静态障碍物之间的避碰,而停止规则的运用彻底消除了抖动现象.该路径规划新算法实时模拟了人群疏散的运动过程,较真实地再现了疏散特性.
李晓娜孙立博秦文虎
关键词:路径规划DELAUNAY三角形
虚拟人群行为特性模型研究
本文建立了一个实时模拟人群行为特性的模型。真实的虚拟人建模、动作和单个人的行为,还有人群的行为方式都是这个模型的研究内容。文章从人工生命的角度看待人物个体,每个个体都具有自治性,将组织行为学的群体动力理论引入群体行为分析...
李晓娜秦文虎赵正旭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人工生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