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宇

作品数:2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炭疽
  • 12篇炭疽菌
  • 8篇胶孢炭疽菌
  • 7篇生物学
  • 6篇基因
  • 5篇生物学功能
  • 4篇炭疽病
  • 4篇内生细菌
  • 4篇转录
  • 4篇孢子
  • 4篇响应面
  • 4篇分生
  • 4篇病菌
  • 3篇抑菌
  • 3篇植酸
  • 3篇植酸酶
  • 3篇酸酶
  • 3篇炭疽病菌
  • 3篇香蕉
  • 3篇香蕉炭疽病

机构

  • 28篇海南大学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贵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8篇李晓宇
  • 23篇柳志强
  • 8篇吴曼莉
  • 4篇张楠
  • 3篇徐爽
  • 2篇章程辉
  • 2篇刘美珍
  • 2篇张楠
  • 2篇田富
  • 2篇李乔曼
  • 2篇张横江
  • 2篇陈耀国
  • 1篇高兆银
  • 1篇王兰英
  • 1篇韩文素
  • 1篇高景林
  • 1篇何朝族
  • 1篇李敏
  • 1篇胡美姣
  • 1篇范咏梅

传媒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酿造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禾谷炭疽菌Velvet蛋白CgrVosA的生物学功能
2024年
【背景】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是侵染玉米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全球粮食安全。Velvet蛋白是真菌特有的一种保守性功能蛋白,它们在调控真菌生长及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从禾谷炭疽菌中鉴定Velvet蛋白CgrVosA,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禾谷炭疽菌CgrvosA敲除突变株和互补菌株,通过测定其营养生长、胁迫因子响应、分生孢子产量及萌发、致病性等明确其功能。【结果】CgrvosA编码一个含有425个氨基酸的蛋白,有一个典型的Velvet蛋白结构域。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敲除突变株ΔCgrvosA生长速度减慢,并且对NaCl和H_(2)O_(2)敏感;ΔCgrvosA卵圆形分生孢子的产量和萌发率显著降低,并且形态明显大于野生型菌株。【结论】禾谷炭疽菌Velvet蛋白CgrVosA参与调控菌株营养生长、对高渗和氧化应激的响应、卵圆形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等过程。
王利亚张莹周双针唐雯李晓宇柳志强
关键词:生物学功能
稻瘟病菌MoCOS1基因调控MoCMR1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往研究证明MoCOS1可能是一个新型的转录因子,其突变体不产生分生孢子,黑色素合成明显减少。经过RNASeq分析,发现受MoCOS1调控的基因达到442个,其中MoCMR1的表达水平受到MoCOS1的下调。本研究中通过实时定量PCR进一步证实MoCOS1基因突变导致MoCMR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基因MoCMR1突变后,黑色素产量略有减少,但分生孢子形态及产量和MoCOS1的表达量没有发生变化。
韩秀秀李晓宇何朝族
关键词:稻瘟病菌转录调控
禾谷炭疽菌转录因子CgrStuA调控营养生长、孢子产生、萌发及附着枝形成
2024年
【背景】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Ces.)G.W.Wilson]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可导致玉米炭疽病的发生。APSES(Asm-1、Phd1、Sok2、Efg1和StuA)型转录因子StuA是真菌特有的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参与调控真菌的营养生长、孢子产量、萌发和致病性等。【目的】在禾谷炭疽菌中鉴定一个APSES型转录因子CgrStuA,明确其在禾谷炭疽菌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构建禾谷炭疽菌CgrstuA基因敲除突变菌株,并对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包括营养生长、孢子产量、孢子萌发及致病力等。【结果】CgrstuA编码一个含有707个氨基酸的蛋白,含有一个KilA-N结构域。CgrstuA缺失突变体表现为营养生长减缓,两种类型的孢子产量降低,卵圆形孢子的萌发率极低,附着枝的数量明显增加,但致病性与野生型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CgrStuA在禾谷炭疽菌的营养生长、孢子产量、萌发及附着枝的形成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影响致病性。
张莹周双针王利亚韦涵文谢俊柳志强李晓宇
关键词:分生孢子生物学功能
杀菌剂对芒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被引量:3
2020年
细菌性角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浑浊度法对22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抑菌活性初筛,对抑菌活性较好的药剂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抑菌活性表明,四霉素、辛菌胺醋酸盐、溴菌腈、乙蒜素和噻霉酮抑菌作用最强,2 mg/L处理浓度下抑菌率均达90%以上,其次为丙硫唑和中生菌素,10 mg/L处理下抑菌率在75%以上;溴菌腈、噻霉酮、丙硫唑、春雷霉素和噻森铜的EC50值分别为0.048、0.103、0.900、21.970、189.347mg/L。田间试验显示,施药后30d,20%噻唑锌SC750倍防效最高,可达75%以上;其次为3%噻霉酮ME1000倍、20%丙硫唑SC1000倍和25%溴菌腈EC1000倍,防效均在70%以上;46%氢氧化铜WG保护作用最高,防治后病叶率最低。据此,氢氧化铜、噻唑锌、噻霉酮、丙硫唑和溴菌腈可作为防治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的供选药剂。
占礼钢叶火春张静闫超闫超李晓宇
关键词:杀菌剂抑菌活性田间防效
阴香内生细菌YX6的鉴定及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效被引量:5
2014年
香蕉炭疽病是我国香蕉采后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出对其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本文以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为靶标菌,利用平板对峙生长法从阴香体内分离到一株对香蕉炭疽菌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YX6,利用常规方法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其对感病香蕉的防病效果。结果表明:菌株YX6的皿内拮抗活性达53%,菌株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经测定该菌株发酵液及其滤液对感病香蕉果实均有显著的防病效果,防效分别为51.35%和45.95%。
柳志强郑媛吴亚腾李晓宇
关键词:内生细菌香蕉炭疽菌
奥默柯达酵母植酸酶基因phy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2011年
将奥默柯达酵母(Kodamaea ohmeri)植酸酶基因phy1构建到巴斯德毕赤表达载体pPICZαA中,转入到受体菌X-33中,成功实现了奥默柯达酵母植酸酶基因phy1的分泌表达。利用BMMY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甲醇诱导3 d后,重组酶产量达到最高,为6 290 U/mL,SDS-PAGE显示重组酶的大小约为62 ku。通过对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重组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较广泛的pH适用范围,其最适作用温度为65℃,最适作用pH为5.0。
李晓宇张横江柳志强刘美珍
关键词:植酸酶巴斯德毕赤酵母
大叶山楝拮抗内生真菌DYSJ3的鉴定及抑菌活性产物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从大叶山楝体内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DYSJ3,发现其对香蕉炭疽病菌、橡胶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和芒果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皿内抑制率分别为61.9%、57.9%、55.3%和65.9%。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初步将菌株DYSJ3鉴定为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对菌株DYSJ3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菌株DYSJ3的抑菌活性物质集中于菌丝体中,其菌丝体乙酸乙酯浸提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热稳定性较好,100μg/m L浸提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及苹果轮纹病菌具有明显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72.7%和62.0%。当浓度为1 000μg/m L时,浸提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苹果轮纹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橡胶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均大于90%。
吴亚腾吴曼莉柳志强李晓宇
关键词:内生真菌抑菌活性
催吐萝芙木内生菌Bacillus subtilis LYM3的抑菌活性产物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研究分离自催吐萝芙木的内生细菌Bacillus subtilis LYM3的抑菌谱及其产生的抑菌活性产物,利用对峙生长法测试了菌株LYM3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利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对其产生的抑菌活性产物进行了分离,并利用LCMS-IT-TOF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菌株LYM3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抑制率均在60%以上,其中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制率为83.5%;LYM3产生的抑菌物质主要为胞外产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p H 6~12活性稳定;经分离发酵液获得3种抑菌活性组分A、B和C,经初步鉴定推测A属于伊枯草菌素,B和C属于表面活性素。可见,菌株LYM3具有广谱抗菌性,其产生的抑菌活性产物主要为脂肽类物质。
柳志强李乔曼徐爽吴曼莉张楠李晓宇
关键词:内生细菌枯草芽孢杆菌
海南海芋叶斑病病原鉴定
2023年
海芋(Alocasia odora)又名滴水观音,为天南星科海芋属多年生大型常绿观叶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福建、广西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2],广泛用于城市园林造景工程,也可作为室内观赏植物[3-4]。海芋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枯萎病、基腐病等[5], 其病原菌分别为海芋链格孢(Alternaria alocasia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6-7]。
屈湘乡胡美姣王舒敏丰雯丽高兆银李敏李晓宇
关键词:PATHOGEN
季也蒙毕赤酵母ypy17产脂肪酶条件的优化
2011年
从海南洋浦近海岸分离到1株产脂肪酶的酵母菌株,经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橄榄油、初始pH值和K2HPO4浓度对脂肪酶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3个因子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发酵条件为橄榄油31.57 g/L,硫酸铵10.00 g/L,NaCl 30.00 g/L,K2HPO4 1.16 g/L,初始pH值7.30,28℃培养72 h,脂肪酶活力达到18.20 U/mL。
李晓宇骆焱平柳志强邱波
关键词:脂肪酶PLACKETT-BURMAN设计响应面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