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殿杰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田
  • 2篇污泥
  • 2篇污水
  • 1篇悬浮污泥
  • 1篇油田采油
  • 1篇油田含聚污水
  • 1篇油污泥
  • 1篇载波
  • 1篇载波相位
  • 1篇载波相位差分
  • 1篇载波相位差分...
  • 1篇生物强化
  • 1篇适应性
  • 1篇瘦身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工艺
  • 1篇注水
  • 1篇注水管道
  • 1篇注水水质
  • 1篇污泥含水率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李殿杰
  • 1篇朱立英
  • 1篇马士平
  • 1篇蔡永春

传媒

  • 1篇化工管理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中国石油石化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石油石化节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悬浮污泥过滤技术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适应性被引量:1
2013年
为实现污水处理系统过滤后水质全面达标,在葡三联含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SSF悬浮污泥过滤技术改造现场试验,主要包括简化污水处理流程及药剂本地化筛选试验。通过现场试验,得出悬浮污泥装置出水含油量≤6 mg/L,悬浮物含量≤5 mg/L,经一级过滤后水质达到"10、5、3"标准,可简化为一级过滤,缩短了污水处理流程。
蔡永春李殿杰
关键词:大庆油田污水处理悬浮污泥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的分离及其油田含聚污水生物强化处理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应用厌氧Hungate技术,从大庆油田分离到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菌株与Clostridium bifermentans(AY781385)相似性为99%,命名为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H5。菌株能以聚丙烯酰胺为唯一碳源,静态试验表明,在附加乳酸钠和硫酸钠的条件下,聚合物去除率为52.5%;首次采用纯菌培养的厌氧污泥作为底物,水解酸化试验表明,乳酸钠作为碳源要好于砂糖,聚合物去除率为50.89%左右,砂糖为碳源聚合物去除率为43.55%左右;初步试验表明,应用高效降解菌株和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含聚污水具有可行性。
李殿杰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H5UASB反应器
含油污泥“瘦身”了
2010年
6月17日,大庆油田采油七厂研究设计的污泥减量化装置在葡三联合站正式投入运行,污水处理过程中排出的含油污泥含水率小于80%,达到了含油污泥全面“瘦身”的效果。
朱立英李殿杰
关键词:含油污泥瘦身污泥减量化污泥含水率油田采油联合站
金属管道定位测量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管道定位测量技术是埋地金属管道探测技术与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配合使用的一项测量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灵活的特点,可满足数字化油田建设、油田基础数据采集和图形库建立的需求。文章结合大庆油田某采油厂埋地金属管道定位测量技术的应用,介绍埋地金属管道定位测量技术形成的主要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规划设计和生产管理方面起到的作用,浅析该项技术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为油田管道基础数据采集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马士平李殿杰
关键词: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注水管道二次污染分析及对策
2017年
近几年,随着油田水处理工艺的不断完善,出站水水质基本达标,但注水管道二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注水井井口水质严重超标,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笔者结合大庆某油田注水管道二次污染问题,对注入介质、管材、杀菌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注水管道二次污染成因,并提出"把控水源、强化杀菌、强化清洗、强化攻关、强化监测"的解决措施,为油田"注好水、注够水"保驾护航。
李殿杰
关键词:注水管道注水水质二次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