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瀚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病理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密度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肿瘤
  • 2篇重症
  • 2篇注射液
  • 2篇腺炎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急性胰腺炎大...
  • 2篇宫颈
  • 2篇白介素
  • 2篇MVD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2篇病理改变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医院感染

机构

  • 7篇黄石市中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7篇李瀚
  • 4篇张利红
  • 2篇袁卫东
  • 2篇李彤
  • 2篇王欣
  • 1篇陈卫红
  • 1篇刘解生
  • 1篇程风华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宫颈鳞癌间质内CD34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间质内CD3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和50例宫颈鳞癌的间质内微血管计数情况,并分析其在不同的临床分期、不同病理分级的表达。结果在子宫颈鳞癌I级和II级癌组织中,CD34的表达主要分布在癌巢周围间质内,而癌巢内较少;在子宫颈鳞癌III级的癌组织,CD34的表达则呈弥漫分布。临床分期比较:I期与II期比较、I期与III期比较,差异显著(P<0.01);组织学比较:I级与II级比较、I级与III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CD34的表达在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差异显著,反映了微血管增生在子宫颈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一个有价值的标记物。
张利红李瀚
关键词:宫颈肿瘤CD34微血管密度
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进一步探讨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湖北省黄石市中医院行妇科检查的1800例妇女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120例细胞学提示阳性者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采用美国The Bethesda Sys...
李瀚
关键词:宫颈病变液基细胞学疾病诊断
文献传递
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 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对照组10只。模型组采用连续7天腹腔注射雨蛙素50mg/kg及10mg/kg脂多糖诱导SAP大鼠模型;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分为Ps-341治疗组和痰热清治疗组,以及模型对照组各10只。观察各组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IL-1β和IL-6生物活性,以及胰腺组织大体形态及病理改变,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PS-341治疗组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痰热清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IL-1β和IL-6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P<0.01);痰热清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组织病理学显示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均较模型组轻(P<0.05;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阻断SAP大鼠SIRS及MODS的病理反应过程,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SAP预后。
李瀚李彤袁卫东张利红胡秋满王欣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重症胰腺炎白介素病理改变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n=10)、Ps-341阳性组(n=1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采用连续7 d腹腔注射雨蛙素50mg/kg及10mg/kg脂多糖诱导SAP大鼠模型;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分为Ps-341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治疗组。观察2组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IL-1β和IL-6生物活性,观察2组胰腺组织大体形态及病理改变,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s-341治疗组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复方丹参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IL-1和IL-6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P<0.01)。复方丹参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组织病理学显示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均较模型组轻(P<0.05,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阻断SAP患者IRS及MODS的病理反应过程,有效预防并发证的发生,改善SAP患者预后。
陈卫红王欣李瀚袁卫东程风华刘大基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重症急性胰腺炎白介素-6病理改变
VEGF和MV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间质内微血管的计数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和10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VEGF在癌组织中与正常组织中表达分别为院胃癌中27例表达阳性(54%),正常对照组表达阳性2/10(20%),差异显著(<0.01)。CD34表达在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较高分化差异显著(<0.05)。TNM分期采用AJCC标准(2010),TNM分期差异不显著(>0.05);病理组织学分型采用Lauren分型标准,分为肠型、弥漫性、混合型。 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TNM分期及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0.05);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0.05)。MVD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VEGF和MVD在胃癌中表达增强,在癌组织的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李瀚李彤
关键词:胃癌VEGFMVD免疫组织化学
PTEN和MV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研究PTE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间质内微血管计数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PTEN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TEN的高表达率为46%,与正常乳腺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CD34表达在病理分级中Ⅲ级比较Ⅰ,Ⅱ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分期中,Ⅲ期较Ⅰ,Ⅱ期差异显著(P〈0.01).PTE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结论 PTEN表达与微血管密度计数呈负相关,PTEN表达下调的侵袭性较强,易出现浸润和转移,检测PTEN表达在临床预后的评估中有重要作用.
李瀚张利红
关键词:乳腺癌
加强病理科标本管理控制医院感染被引量:4
2012年
医院病理科在标本的传送过程中,可造成医院感染。我院从建立病理科以来,从未因标本转送各环节因素造成感染,现将病理标本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李瀚张利红刘解生
关键词:病理科标本医院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