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科

作品数:96 被引量:241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0篇免疫
  • 32篇组织化学
  • 32篇免疫组织
  • 31篇细胞
  • 31篇免疫组织化学
  • 29篇肿瘤
  • 23篇病理
  • 15篇蛋白
  • 14篇染色
  • 14篇抗原
  • 13篇腺癌
  • 10篇乳腺
  • 9篇细胞癌
  • 9篇腺肿瘤
  • 8篇增殖
  • 8篇皮肤
  • 8篇临床病理
  • 8篇鳞状
  • 7篇皮肤鳞状细胞
  • 7篇皮肤鳞状细胞...

机构

  • 96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遵义医学院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加拿大多伦多...
  • 2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自贡市第四人...
  • 1篇汶川县人民医...
  • 1篇彭州市人民医...
  • 1篇遂宁市人民医...
  • 1篇雅安职业技术...
  • 1篇德昌县中医院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96篇李科
  • 53篇杨红
  • 37篇董丹丹
  • 30篇徐钢
  • 21篇胥维勇
  • 18篇杨群
  • 17篇宋林红
  • 10篇徐玉川
  • 8篇李灵
  • 7篇庞健
  • 7篇文锦
  • 6篇刘仲前
  • 5篇叶尚勉
  • 5篇胥颖
  • 5篇何煦
  • 5篇朱鸿
  • 4篇王晓卿
  • 4篇李芳华
  • 4篇熊焰
  • 4篇王雷

传媒

  • 13篇中国组织化学...
  • 13篇实用医院临床...
  • 11篇临床与实验病...
  • 8篇医学科技
  • 7篇诊断病理学杂...
  • 7篇四川医学
  • 5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层医院病理实验室安全防护体会被引量:4
2008年
李林丰董丹丹李科杨红
关键词:实验室病理安全防护
抗体鸡尾酒法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杨红李科董丹丹
关键词:抗体免疫组织化学P53表达乳腺病变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原成分
CD 30和CD 15在何杰金淋巴瘤R-S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7年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用CD 30和CD 15单克隆抗体对33例何杰金淋巴瘤(HD)进行标记检测,结果显示,33例HD中CD 30阳性率为78.8%,CD 15阳性率为81.8%,两者之间以及HD各亚型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其阳性表达部位均位于R-S细胞浆内。但CD 30除了HD外,还在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中的大细胞及R-S样细胞等表达。结果提示,用免疫组织化学对HD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肿瘤的组织学来源有一定价值,CD 15的特异性强于CD 30,而CD 30和CD 15的对阳性表达对诊断HD的临床意义更大。
徐钢文锦杨红李科唐开勇
关键词:何杰金淋巴瘤CD30CD15免疫组织化学
骨巨细胞瘤VEGF和P53蛋白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P5 3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 (MVD)、肿瘤分级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LD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5 1例骨巨细胞瘤进行VEGF、P5 3蛋白和FⅧRAg染色 ,检测VEGF和P5 3蛋白的表达 ,FⅧRAg显示肿瘤组织中的MVD ,并进行相对定量研究。结果 骨巨细胞瘤中VEGF高表达率为 49 0 2 % (2 5 /5 1)。VEGF高表达率在Enneking 1级与 2级或 3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和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差异也都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病理分级无关。骨GCT中 12例P5 3蛋白有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2 3 5 3 %。P5 3阳性率在Enneking 1级与 2级或 3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复发组 (3 3 3 3 % )与无复发组(9 5 2 % )和转移组 (5 0 0 % )与无转移组 (2 0 % )之间差异都有显著性 (P <0 0 1)。在骨巨细胞瘤复发组和转移组的MVD都分别高于未复发组或无转移组 ,两组间差异都有显著性 (P <0 0 5 )。VEGF与P5 3呈显著正相关 (r =0 697) ;VEGF和P5 3与MVD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 (r=0 792 ,r =0 787)。结论 VEGF、P5 3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Enneking分级有一定关系 ,与微血管密度相一致 ,并与骨巨细胞瘤复发转移有关 ,VEGF、P5
庞健徐钢刘仲前李科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P53蛋白微血管密度复发
维生素C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6
2003年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对百草枯中毒后小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及Bcl 2、Bax蛋白表达影响。方法 复制小鼠百草枯中毒模型 ,对其用 10 0mg/kg、 2 0 0mg/kg、 4 0 0mg kg三种剂量的维生素C进行干预。采用原位末段标记检测 (TUNEL法 )和免疫组化检测技术观察中毒后和经维生素C干预后肺组织细胞凋亡数及Bcl 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中毒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 (P <0 0 5 ) ,应用 10 0mg/kg剂量的维生素C干预时有较明显的抗凋亡作用 (P <0 0 5 ) ,而 4 0 0mg/kg剂量又有促使细胞凋亡的作用 (P >0 0 5 )。中毒组Bcl 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维生素C干预组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 ,经维生素C干预后Bcl 2和Bax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维生素C能促进百草枯中毒后肺组织Bcl 2、Bax蛋白表达 。
荆晓明杨红朱旭光李科何美忠杨荣芳
关键词:维生素C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BAX蛋白
肾原发性平滑肌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肾原发性平滑肌肿瘤的临床特征、组织来源、形态学、免疫表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肾平滑肌瘤及2例肾平滑肌肉瘤进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例肾平滑肌肿瘤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平滑肌源性肿瘤特点,其中平滑肌瘤瘤细胞形态温和,平滑肌肉瘤则恶性生物学特征。2例肾平滑肌瘤患者术后生存良好;1例肾平滑肌肉瘤患者术后复发,1例失访。结论肾原发性平滑肌肿瘤罕见,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并与肾其他良、恶性肿瘤鉴别。肾平滑肌瘤预后好,平滑肌肉瘤预后较差。
杨旭丹王雷徐钢李科
关键词:肾肿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
介绍一种简便的霉菌染色方法
1997年
介绍一种简便的霉菌染色方法@胥维勇@杨红@余泽伦@李科@杨群¥四川省汶川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介绍一种简便的霉菌染色方法胥维勇杨红余泽伦*李科杨群(四川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72*四川省汶川县人民医院病理科)霉菌病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
胥维勇杨红余泽伦李科李科
关键词:染色方法霉菌感染病理科丙三醇醋酸盐银染色法
介绍一种改良的Plank·Rycho脱钙液被引量:3
2001年
胥维勇杨红李科杨群
关键词:改良法
应用涂片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被引量:3
2000年
胥继勇杨红李科杨群刘翔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粘膜活检涂片染色
骨巨细胞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其与组织发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
1999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32 例骨巨细胞瘤 (GCT) 进行了8 种抗体标记检测。结果显示: 32例骨巨细胞瘤中,多核巨细胞和单核基质细胞CD68 均为阳性反应,α1 抗胰糜蛋白酶和溶菌酶两种抗体的阳性反应均较弱; 所有病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上皮膜抗原和细胞角蛋白标记在瘤细胞中无阳性表达; 全部病例单核基质细胞波形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均为阳性反应, 而多核巨细胞几乎都为阴性反应; PCNA增殖指数在骨巨细胞瘤虽随Jaffe 病理分级增高而呈递增趋势, Ⅰ级骨巨细胞瘤的PCNA增殖指数与Ⅱ级和Ⅲ级之间的PCNA增殖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 001), 但Ⅱ级与Ⅲ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 各级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叠现象。本文结果提示,骨巨细胞瘤可能起源于骨髓干细胞,并向成纤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分化;Jaffe病理分级与免疫组化的表达不完全一致,但PCNA 增殖指数对判断骨巨细胞瘤细胞增殖活性和肿瘤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徐钢庞健李科文锦刘仲前
关键词:巨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分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