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铭慧

作品数:45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领域

  • 15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蛋白
  • 7篇牛血清白蛋白
  • 7篇教学
  • 6篇离子
  • 6篇光谱
  • 5篇仪器分析
  • 5篇荧光
  • 4篇荧光光谱
  • 4篇毛细管
  • 4篇毛细管电泳
  • 3篇性能研究
  • 3篇血清
  • 3篇血清蛋白
  • 3篇实验教学
  • 3篇紫外
  • 3篇金属
  • 3篇固定化
  • 3篇分子
  • 2篇蛋白质
  • 2篇淀粉

机构

  • 38篇浙江农林大学
  • 5篇浙江林学院
  • 3篇塔里木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潍坊科技学院

作者

  • 43篇李铭慧
  • 37篇郭明
  • 11篇周建钟
  • 5篇高兴军
  • 4篇文先红
  • 4篇吴荣晖
  • 3篇刘咪咪
  • 3篇王珏
  • 3篇黄凤琴
  • 2篇潘兴祥
  • 2篇马燕飞
  • 2篇储富祥
  • 2篇王春鹏
  • 2篇金春德
  • 2篇李博斌
  • 2篇徐兴涛
  • 2篇何玲
  • 2篇张丽君
  • 2篇燕冰宇
  • 2篇章淑新

传媒

  • 3篇大学化学
  • 3篇化学教育(中...
  • 2篇食品科技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甘肃科技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高校实验室工...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双醛纤维素固定化脲酶的制备方法
一种氧化双醛纤维素固定化脲酶的制备方法,经过如下两个步骤制成:一是氧化双醛纤维素的制备,其中包括纤维素的活化、水热合成制备氧化双醛纤维素两个子步骤。二是固定化脲酶的制备,其中包括分散相的制备、脲酶的固定化和洗涤干燥三个子...
郭明燕冰宇潘兴祥李铭慧
文献传递
不同形态铬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反应机制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了不同形态铬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的反应机制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模拟生理条件下,构建配体Cr(Ⅲ)、Cr(Ⅵ)与受体(BSA)相互作用模型,依据BSA有效淌度的变化,通过非线性模拟方程计算Cr(Ⅲ)-BSA和Cr(Ⅵ)-BSA结合反应的表观结合常数KCr(Ⅲ)-BSA、KCr(Ⅵ)-BSA,定量表征Cr(Ⅲ)、Cr(Ⅵ)与BSA结合反应的差异性.结果表明,Cr(Ⅲ)、Cr(Ⅵ)与BSA的结合反应与金属离子形态之间存在明显的价态相关性,而同一形态金属离子随着Cr(Ⅲ)、Cr(Ⅵ)浓度的变化与BSA均存在量效关系,同时通过解析电泳谱图获得了Cr(Ⅲ)、Cr(Ⅵ)与BSA结合反应均为快平衡体系的结论.
郭明刘咪咪李铭慧许梦莹
关键词:亲和毛细管电泳牛血清白蛋白
碳基质新型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离子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羧基碳纳米管(Ti O2/MWNTs-COOH),接枝壳聚糖并通过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化反应制备生物碳基质功能单体-乙烯基碳纳米管双功能基壳聚糖。利用Cu2+为模板离子,通过交联反应制备生物基质新型离子印迹聚合物(Novel ion imprinted polymer on biological carbon matrix,NIIPs-BC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CP/MAS 13C-NMR)和扫描电镜(SEM)对中间产物和NIIPs-BCM进行结构表征,表观形貌分析法考察生物降解性能并利用同步热分析仪(DSC-TG)进行热稳定性测试,原子吸收光谱仪(AAS)进行离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对金属Cu2+具有选择性吸附的NIIPs-BCM。NIIPs-BCM具有显著生物降解性,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NIIPs-BCM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失重率为67%。原子吸收法分析NIIPs-BCM的离子识别性能表明,其对Cu2+的特异识别性明显优于非离子印迹聚合物(Non-novel ion imprinted polymer on biological carbon matrix,NNIIPs-BCM),识别理论符合静态等温吸附方程。
郭明王春歌姚珊珊马燕飞李铭慧金春德
关键词:离子印迹聚合物碳纳米管热性能生物降解
浅谈高校绿色实验室构建被引量:6
2013年
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校园是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课题,对构建绿色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实验室运行机制建立及其实验课程改革方面,就如何构建绿色实验室进行研究,进而为建设高校实验室绿色、多功能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李铭慧高兴军毛燕王学利曹华茹
关键词:实验室绿色化建设实验教学
红外压片模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压片模具,旨在解决现有的红外压片模具压膜和脱模困难,容易损坏模具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模筒,模筒中间设有模膛,模膛内设置有顶模,模膛内顶模的下方设置有下压片块,顶模外壁与模膛内...
李铭慧章淑新
文献传递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薏苡仁和红曲米中真菌毒素被引量:6
2021年
建立了同时检测薏苡仁、红曲米中赭曲霉毒素和桔霉素的场放大样品堆积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方法,探讨并验证了在线场放大堆积机制,摸索在线场放大堆积检测赭曲霉毒素和桔霉素毛细管电泳最优条件。结果表明,pH9.6的10 mmol/L硼酸盐缓冲液,添加6 mmolβ-羟丙基环糊精和10%乙腈在缓冲溶液中,毛细管内径100 nm,分离电压20 kV的最佳毛细管电泳条件下,赭曲霉毒素线性范围为0.05~15μg/mL,桔霉素的线性范围为0.3~15μg/mL,迁移时间日内精密度小于1.8%,峰面积日内精密度小于3.5%。实验考察了基质影响,该方法应用于20个来源地不同的薏苡仁和红曲米中赭曲霉毒素和桔霉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薏苡仁和红曲米中赭曲霉毒素和桔霉素的同时分离检测,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
李铭慧张丽君李莎
关键词:毛细管区带电泳赭曲霉毒素桔霉素红曲米
咪唑类离子液体对微晶纤维素溶解性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合成了一种新的咪唑类离子液体———二氯二(3,3′-二甲基)咪唑基亚砜盐([(M Im)2SO]C l2),并对该离子液体溶解微晶纤维素的溶解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溶解性能的影响,最佳的试验条件为:15%NaOH溶液活化纤维素,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的温度为80℃,溶解时间60 m in,离子液体在不含水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对微晶纤维素具有一定的溶解性能。同时对溶解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郭明虞哲良李铭慧王春鹏储富祥
关键词:微晶纤维素离子液体
农林院校校外实验教学基地分类考评机制及考评指标改革研究——大学化学校外实践基地实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大学化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基地与高校的协同管理机制,实践教学基地软硬条件建设和资源配置及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的连贯性等问题,在OBE理论指导下,探究分类考核机制,在实证中构建分层次考评模型及考评指标,并建立适合于农林高校的化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分类考评指标体系。
郭明冯润萍周建钟李铭慧白丽群杨雪娟吴荣晖吴烨媛
改性聚乳酸生物基质囊壁材料及其制备双分子结构缓释灭藻微胶囊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灭藻材料领域,为解决了目前亟需解决的针对化学农药治理香榧绿藻病利用率低、有效期短、污染环境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改性聚乳酸生物基质囊壁材料及其制备双分子结构缓释灭藻微胶囊的方法,以合成的新型生物基分子材料为壁材...
郭明王瑞王珏邵燕周建钟李铭慧
文献传递
熊果酸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与熊果酸(UA)分子之间的结合作用机制。基于荧光猝灭法测定反应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KUA-BSA=0.335 7×105L/mol,KUA-HSA=0.244 3×105L/mol,依据F嵀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及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rUA-BSA=0.73 nm,rUA-HSA=0.88 nm,EUA-BSA=0.17,EUA-HSA=0.18;通过同步荧光技术确认熊果酸结合血清白蛋白反应过程中对其构象的影响并不显著,应用荧光相图技术解析得出血清白蛋白与熊果酸结合反应中蛋白质折叠变化型态为"二态"模型。此外,探讨金属离子Ni(Ⅱ)存在下熊果酸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得到相互作用机制具有一定差别的结论。
张璐颖郭明陈建议李铭慧吴梦依
关键词:熊果酸血清白蛋白荧光法紫外吸收光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