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输卵管
  • 3篇输卵管阻塞
  • 3篇输卵管阻塞性
  • 3篇输卵管阻塞性...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不孕
  • 3篇不孕
  • 2篇针刺
  • 2篇针刺治疗
  • 2篇配合针刺治疗
  • 2篇慢性
  • 2篇内服
  • 2篇不孕症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寻常痤疮
  • 1篇亚群
  • 1篇炎性

机构

  • 7篇湖北省丹江口...

作者

  • 7篇李雪琴
  • 6篇陈建荣
  • 4篇栗萍
  • 4篇王晓平
  • 2篇吴玉红
  • 2篇饶贞斌
  • 2篇张旭
  • 1篇戚传菊
  • 1篇张秀荣
  • 1篇秦丹华
  • 1篇罗祖荣
  • 1篇刘晓青
  • 1篇王艳丽
  • 1篇梁戈

传媒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肺脓肿24例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治疗肺脓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该院 2 4例肺脓肿病例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每周 2次 ,共 3,4次。结果  2 4例肺脓肿病例总有效率为 95 .8% ,平均住院日为2 7.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BAL)肺脓肿安全有效 ,能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梁戈张旭刘晓青李雪琴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肺脓肿
化瘀疏肝种子汤内服加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前后B超的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化瘀疏肝种子汤内服加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前后B超的结果。方法:将14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化瘀疏肝种子汤内服加灌肠治疗;对照组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α-糜蛋白酶4000U,2%普鲁卡因4ml,0.9%生理盐水30ml通液治疗。结果:治疗组附件增粗减少,包块明显缩小或消失,有68例完全恢复正常,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瘀疏肝种子汤内服加灌肠能减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输卵管炎症,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消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输卵管的再通。
薛瑞秀陈建荣栗萍王晓平张秀荣李雪琴吴玉红谭强
关键词:不孕症输卵管阻塞B超
化瘀疏肝散结汤配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2007年
陈建荣李雪琴罗祖荣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疗法针刺治疗
化瘀疏肝种子汤内服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6年
陈建荣栗萍王晓平张秀荣薛瑞秀饶贞斌戚传菊李雪琴
关键词:不孕症输卵管阻塞内服灌肠
清胃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寻常痤疮80例被引量:1
2008年
陈建荣李雪琴王艳丽
关键词:寻常痤疮针刺治疗清胃散慢性炎症性疾病痤疮患者皮脂腺
化瘀疏肝种子汤内服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T细胞亚群含量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化瘀疏肝种子汤内服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T细胞亚群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化瘀疏肝种子汤内服灌肠治疗;对照组60例,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α-糜蛋白酶4000U,2%普鲁卡因4ml,0.9%生理盐水30ml通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均上升,但治疗组上升幅度更显著(P<0.05~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比对照组作用明显。结论:化瘀疏肝种子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效果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陈建荣李雪琴饶贞斌栗萍王晓平吴玉红张秀荣薛瑞秀
关键词:不孕输卵管阻塞T细胞亚群
桂枝茯苓胶囊配合中药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内服配合中药灌肠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内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60例,用头孢噻肟钠加入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同时联合静脉滴注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变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变化幅度更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内服配合中药灌肠能使慢性盆腔炎患者各项升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提示本方法能显著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血液循环作用。
张旭秦丹华陈建荣王晓平薛瑞秀李雪琴栗萍赵琢春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