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17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氧化应激指标及S100B在低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评价早期联合氧化应激指标与S100B在预测低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并探讨脑脊液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血清S100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年龄<2岁的低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49例,其中普通化脓性脑膜炎组33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组16例,同时选取36例排除颅内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血清S100B的浓度.结果重症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SOD活性及MDA、NO、血清S100B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化脓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P<0.01);普通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MDA、NO、血清S100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100B水平与脑脊液中MDA、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98、0.389,P<0.05),但与SOD相关性不显著(r=0.185,P=0.203).ROC曲线显示,SOD、MDA、NO、S100B预测重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65、0.803、0.844、0.851;联合检测MDA、NO与S100B化脓性脑膜炎的AUC可提高至0.968,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分别高达0.938、0.970.联合检测对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预测的准确性优于单一检测指标.结论联合CSF-MDA、CSF-NO和血清S100B可提高早期识别低龄患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的准确性.
- 李静杨赞章闫晓静张娜张艳玲
-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S100B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P-10、MCP-1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病毒性脑炎组),其中轻症26例、重症34例,以排除颅内感染的发热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脊液IP-10、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IP-10、MCP-1水平与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IP-10、MCP-1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重症组脑脊液IP-10、MCP-1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IP-10、MCP-1水平与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2、0.696,P<0.05)。结论IP-10和MCP-1与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病情监测指标。
- 张娜李静闫晓静张岚刘伟霄
- 关键词:干扰素诱导蛋白-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病毒性脑炎
- 分析231种饮食摄入与性早熟之间的因果关系——一项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2024年
- 目的:本文旨在将混杂因素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前提下,探讨特定的饮食摄入与性早熟(PP)发病的关系。方法:使用来自芬兰数据库(FinnGen)和英国生物样本库(UKB)的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统计数据来探讨性早熟与231种饮食摄入之间的潜在关联。然后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分析,以进一步评估性早熟与饮食摄入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5种饮食摄入表现出正相关,即盐渍花生的摄入(ukb-b-1099) (OR = 1480.226, 95% CI = (14.460~151528.425), p = 0.002)、其他咸口小吃的摄入(ukb-b-18718) (OR = 326.312, 95% CI = (2.452~43431.149), p = 0.020)、西梅的摄入(ukb-b-3022) (OR = 1174.199, 95% CI = (6.603~208798.930), p = 0.007)、标准茶摄入量(ukb-b-3291) (OR = 1.011, 95% CI = (1.000~1.022), p = 0.040)及酒精摄入的频率(ukb-b-5799) (OR = 3.332, 95% CI = (1.491~7.448), p = 0.003);其余4种表现出负相关,即白鱼的摄入(ukb-b-5427) (OR = 0.004, 95% CI = (0.000~0.259), p = 0.010)、牛奶布丁的摄入(ukb-b-9857) (OR = 0.002, 95% CI = (0.000~0.297), p = 0.015)、煎饼的摄入(ukb-b-6500) (OR = 0.014, 95% CI = (0.000~0.808), p = 0.039)、平均每周摄入烈酒(ukb-b-1707) (OR = 0.039, 95% CI = (0.002~0.624), p = 0.022);此外,我们还发现性早熟与标准茶摄入量(ukb-b-3291) (OR = 0.402, 95% CI = (0.169~0.957), p = 0.04)、白鱼的摄入(ukb-b-5427) (OR = 0.998, 95% CI = (0.995~1.000), p = 0.038)存在反向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可靠。结论:盐渍花生、其他的咸口小吃、西梅、茶的摄入及酒精的摄入频率对性早熟存在致病效应;白鱼、牛奶布丁、煎饼的摄入及平均每周摄入烈酒与性早熟的延缓有关;患有性早熟可能会引起茶和白鱼的摄入量增加或减少。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理解性早熟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重点关注会引起性早熟的饮食摄入,从而提供详细的饮食指导及干预,以期降低性早熟的发
- 陈薇张艳玲李静王秀锋
- 关键词:饮食摄入性早熟
- 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分析
- 2023年
- 分析左旋甲状腺素钠对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分别对两组小儿CH患者进行甲状腺片及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CH对患者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临床干预,传统治疗能够稳定患者症状,促进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但在用药安全性方面问题较大,加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的效果更高,能够利用更加安全的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值得重视。
- 张娜李静闫晓静张岚刘伟霄
- 关键词:左旋甲状腺素钠安全性
- 缬沙坦胶囊灌胃给药后在兔眼组织的分布规律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缬沙坦胶囊灌胃给药后在兔眼组织的分布规律。方法:取兔3只(6只眼),ig缬沙坦溶液,每次7.5 mg,每日2次,连用6 d。于末次给药后1 h处死兔,采集角膜、虹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液、视网膜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中缬沙坦的含量。结果:缬沙坦在视网膜、虹膜、角膜、房水、玻璃体液、晶状体中的含量依次为(4.274±1.75)、(2.233±0.72)、(0.871±0.66)、(0.713±0.49)、(0.177±0.07)、(0.083±0.06)μg/g。结论:连续多次给药后缬沙坦在兔眼内各组织中分布不均匀,以视网膜中的含量为最高,虹膜次之,晶状体、玻璃体液中的含量最低。
- 李志金李静张越杨赞章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眼组织
- 卡托普利片灌胃后在兔眼组织的分布
- 2019年
-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片给兔连续多次灌胃后,药物在眼内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灌胃给予卡托普利片5 mg,每天2次,连用6 d。于末次给药后1 h时处死白兔,迅速采集角膜、虹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定量检测各组织中卡托普利的含量。结果卡托普利在兔视网膜、虹膜、房水、玻璃体、晶状体、角膜中含量依次为(111.0±15.6),(61.1±28.6),(35.7±18.5),(16.6±2.4),(8.6±4.0),(4.1±1.4)μg·g^(-1)。结论连续多次给药后,卡托普利在眼内各组织中分布存在差异,以视网膜中分布浓度为最高,虹膜次之,晶状体、角膜中的浓度最低。
- 李静杨赞章张越高飞萌贾佩佩李志金
- 关键词:卡托普利眼组织
- 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患儿炎性因子及细胞免疫特征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患儿炎性因子及细胞免疫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大肠埃希菌脑膜炎患儿10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5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和研究组脑脊液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检测研究组脑脊液CD_(3)^(+)、CD_(4)^(+)、CD_(8)^(+)、外周T辅助细胞(Tph)活化水平。结果研究组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高于外周血中以上指标,且高于健康组(P<0.05);研究组外周血、脑脊液中的CD_(3)^(+)(%)、CD_(4)^(+)(%)、CD_(4)^(+)/CD_(8)^(+)低于健康组,CD_(8)^(+)(%)高于健康组;研究组外周血、脑脊液中的Tph活化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且Tph的活化标志分子MHCⅡ+Tph亚群、ICOS+Tph亚群的比例高于健康组,同时研究组脑脊液中的MHCⅡ+Tph亚群、ICOS+Tph亚群比例高于研究组外周血。结论大肠埃希菌刺激后,T淋巴细胞活化表型异于健康儿童,且在炎症部位异常活化,释放大量炎性因子。
- 闫晓静张艳玲张娜李静张翠林
- 关键词:脑膜炎大肠埃希菌炎性因子细胞免疫
-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促炎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血脑屏障破坏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6
- 2020年
- 目的观察小儿化脓性脑膜炎(PM)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中促炎因子水平,探讨其与病情、血脑屏障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PM患儿49例,分为普通PM组33例、重症PM组16例,另选取非中枢感染性疾病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儿入院后12 h内的脑脊液和血液,应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白蛋白浓度,根据白蛋白指数评估血脑屏障(BBB)损害程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M患儿白蛋白指数、脑脊液促炎因子、血清促炎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脑脊液和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比较,重症组高于普通组和对照组,普通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普通PM组和重症PM组TNF-α、IL-1β、IL-6、IL-8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均高于血清浓度。PM患儿BBB均有不同程度损害,重症PM组BBB重度损害发生率为68.7%,高于普通PM组的24.2%(P<0.05),对照组未出现BBB损害。相关性分析显示,脑脊液TNF-α、IL-1β、IL-6、IL-8水平与白蛋白指数均呈正相关(P均<0.01),血清IL-1β、IL-6、IL-8水平与白蛋白指数均呈正相关(P均<0.01);脑脊液中IL-1β水平与血清IL-1β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PM患儿脑脊液中TNF-α、IL-1β、IL-6、IL-8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与BBB损害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脑脊液、血清中部分促炎因子水平缺乏相关性,血清检测不能替代脑脊液检测。
- 李静杨赞章张娜闫晓静张艳玲
-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白细胞介素促炎因子血脑屏障
- 综合康复治疗结合游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有不同程度的亢进,可导致姿势异常、关节活动范围变小以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儿的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研究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结合游戏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有效地提高了患儿的精细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报道如下。
- 史艳王爱平解庆凡王飞李静赵素平
-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患儿综合康复治疗游戏治疗关节活动范围肌张力
- 促炎因子在低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4种促炎因子在低龄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患儿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岁以下的PM患儿25例,其中普通PM组17例,重症PM组8例,同时选取对照组18例,入院后12 h内采集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和血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测定CSF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IL-8的浓度。随访6个月,评估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CSF IL-6和CSF IL-8诊断小儿P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2和0.916,其诊断效能高于其他指标。重症PM组CSF中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均高于普通PM组的水平(P<0.05),普通PM组CSF促炎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在区分普通PM和重症PM的ROC曲线中,CSF TNF-α的AUC最大,当CSF TNF-α取截断值为70.4 ng/L时,其区分重症PM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4.1%。预后不良组CSF IL-6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轻度不良组,预后轻度不良组CSF IL-6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CSF中的IL-6和IL-8可作为低龄儿童PM的早期辅助诊断指标。CSF中TNF-α水平有助于反映低龄儿童PM病情的严重程度。CSF中IL-6水平可能对PM患儿的远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李静杨赞章闫晓静张娜张艳玲
- 关键词:脑膜炎低龄白细胞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