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兴国

作品数:261 被引量:1,016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102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0篇水利工程
  • 36篇建筑科学
  • 24篇天文地球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矿业工程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艺术

主题

  • 48篇爆破
  • 40篇水电站
  • 33篇水电
  • 31篇电站
  • 23篇洞室
  • 22篇开挖
  • 20篇地下洞室
  • 19篇堆石
  • 19篇石坝
  • 18篇滑坡
  • 17篇振动
  • 16篇地下厂房
  • 16篇洞室群
  • 16篇爆破振动
  • 15篇堆石坝
  • 15篇三维激光扫描
  • 14篇地下洞室群
  • 13篇点云
  • 12篇边坡
  • 8篇地震

机构

  • 256篇四川大学
  • 17篇中国水利水电...
  • 8篇中国水电工程...
  • 5篇武汉大学
  • 4篇四川省水利水...
  • 4篇中国电建集团...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贵州大学
  • 2篇中铁二院工程...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二滩水电开发...
  • 2篇华能澜沧江水...
  • 2篇中国华能四川...
  • 1篇河海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61篇杨兴国
  • 117篇周家文
  • 63篇李洪涛
  • 46篇李海波
  • 23篇周宏伟
  • 23篇姚强
  • 18篇姚强
  • 16篇徐昊
  • 12篇薛新华
  • 12篇陶剑
  • 11篇尹坤
  • 10篇李新
  • 9篇肖培伟
  • 8篇高星吉
  • 7篇王民寿
  • 7篇徐富刚
  • 6篇李艳玲
  • 6篇符文熹
  • 6篇梁煜峰
  • 5篇费文平

传媒

  • 23篇四川水力发电
  • 17篇四川大学学报...
  • 13篇四川水利
  • 8篇中国农村水利...
  • 8篇人民长江
  • 8篇岩石力学与工...
  • 7篇工程科学与技...
  • 5篇爆破
  • 5篇吉林水利
  • 4篇云南水力发电
  • 4篇水利与建筑工...
  • 3篇水利学报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工程爆破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爆炸与冲击
  • 2篇水电站设计
  • 2篇人民黄河
  • 2篇东北水利水电

年份

  • 6篇2024
  • 15篇2023
  • 18篇2022
  • 18篇2021
  • 29篇2020
  • 21篇2019
  • 14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13篇2010
  • 11篇2009
  • 14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面板爬模施工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板爬模施工系统,包括模板系统、移动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模板系统包括模板组成和模板升降装置,移动系统包括模板系统支撑机构和爬升机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振动信号提取装置和数据处理器,振动信号提取装置与微机...
张铎翁斌杨兴国王平王鑫鹏张克伟张智勇魏秀敏张秀敏赵亚杨发宝张航源余龙刘永浩戚顺超周家文
基于动态仿真和数值模拟的向家坝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方案优化被引量:17
2010年
通风散烟贯穿于地下洞室群开挖施工全过程。金沙江向家坝右岸地下厂房系统结构复杂、规模庞大、通风散烟难度大,为避免采用传统的通风设计方法造成资源浪费、通风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融入系统仿真和数值模拟的通风方案优化模式。该模式不仅能在考虑风量需求的时变性和动态性的基础上合理布置通风系统,还能模拟不同通风方式下的通风流场形态,便于掌控实际通风效果。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定量分析自然通风效果、风机不同位置的影响等关键问题,为通风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李艳玲尹强莫政宇唐崇正陈新杨兴国
关键词:向家坝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动态仿真
爆破质点振动速度回归分析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2007年
在爆破振动监测工作中发现,应用振动速度衰减经验公式预测得到的爆破质点振动速度虽然能基本反映其衰减规律,但有时得到的预测结果的相关性和趋势性并不能令人满意。结合多项爆破振动监测实践,对爆破质点振动速度回归分析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耿国涛杨兴国吴秀仪薛永亮刘军
关键词:工程爆破质点振速经验公式
施工方案优选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3
2000年
施工方案优选涉及的因素较多 ,决策者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比选。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和灰色关联分析应用于方案优选均能取得较好效果。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分析、对比 ,揭示了两者的异同 。
李艳玲王民寿杨兴国华国春
关键词:施工方案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分析
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的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变形分析
2023年
为获得更准确的坝体变形分析,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坝址区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建立三维实景有限元计算模型,精细地刻画了该坝址区独特的三维地形特征:沿顺河向左岸变缓,但右岸变陡;坝址基岩沿横河向存在上下游起伏的特性。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该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坝体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当坝体填筑到最大坝高时,最大沉降(约0.95m)发生在距坝顶1/3—1/2坝高位置处;顺河向最大位移分别为0.13m(朝上游),0.09m(朝下游);左右岸坝体朝河谷中心聚拢。坝底和两岸基岩对窄深河谷中堆石体的变形提供了较强的约束作用,两岸河谷非对称性导致了左右岸轴向位移的差异。研究表明坝体位于河流拐弯处且河谷左右岸坡度不一导致堆石体位移表现出了较强的空间效应,为更真实地对面板堆石坝变形进行预测,不应在数值计算中忽略河谷地形的空间效应。
李多惠赵然曾昭高戚顺超杨兴国
关键词:面板堆石坝
测定高含水量沉积物从悬浮到固结状态渗透系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高含水量沉积物从悬浮到固结状态渗透系数的方法,它包括获取沉降试验数据、得到预测沉降曲线、拟定常数P和试验点时间常用对数的方差V<Sub>ar</Sub>的相关性——V<Sub>ar</Sub>=α·P...
陈宣全戚顺超周家文杨兴国范刚
文献传递
一种岩石变形破坏模式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变形破坏模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三轴应力作用下的岩石爆破抽象为一个含球形空腔的无限弹性介质模型的动静加载过程:S2:测量地下原岩应力场,获得地应力场的三个主应力分量σ<Sub>x0</Su...
鲁功达杨兴国徐昊陶剑李洪涛周家文
文献传递
基于减法聚类模糊神经网络的砂土液化势判别被引量:4
2012年
砂土地震液化问题是岩土地震工程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分析模糊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减法聚类算法对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进行优化,并建立了砂土地震液化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将该模型用于实际工程的砂土液化判别中,并与传统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判别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学习功能,用于砂土地震液化判别中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薛新华杨兴国
关键词:减法聚类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液化
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发展过程机理与模拟技术研究构想被引量:11
2022年
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分布有丰富的冰碛土物源,其历史成因复杂、物质结构多变、力学性能差异大,在降雨和冰雪消融作用下常有滑坡失稳发生,冰碛土滑坡碎屑物进入沟道与水流掺混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是高原地区防灾减灾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川藏铁路工程及重大水电开发等面临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的巨大威胁,因此,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国家重大需求。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是一个级联放大的链式灾害过程,涉及滑坡起动、运动性态转变、沿程侵蚀放大、多期堵江叠加、溃坝水沙耦合等复杂动力演化机制,尤其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的动力形成、溃决冲刷及洪水演进等方面存在机理不清、模型不准、模拟技术缺乏等问题,亟需开展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过程的复杂动力学机制、控制性理论模型及全过程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形成与溃决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研究方面:1)复杂气象条件下冰碛土力学性能演化;2)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动力灾变过程与运移模型;3)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形成机理与仿真模拟;4)冰碛土堰塞坝冲刷溃决机理与流道拓展过程;5)下游河道水沙互馈作用机制与洪水演进模拟。同时,开展了大量前期探索和研究工作,初步揭示了冰碛土滑坡—泥石流运移与多期堵江机制,构建了考虑水流侵蚀与溃口边坡间歇性崩塌的堰塞坝溃决演化模型,并探讨了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坝灾害链演化过程模拟方法。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弄清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过程的复杂动力学机制,构建灾害链过程的控制性理论模型,开发全过程数值模拟系统�
杨兴国曹志翔邢会歌金建立李海波范刚叶飞闫旭峰
关键词:冰碛土
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洞进口预留岩埂拆除爆破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洞进口预留岩埂爆区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工期短等难题,介绍了预留岩埂拆除爆破方案、钻爆参数设计,爆破网路布置和安全防护措施。采用GPS RTK与数字测深仪相结合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和"先减高削薄预拆除,再关闭检修闸门往堰内充水平压后一次爆除"方案,较好的解决爆渣拥堵、飞石破坏等问题,确保岩埂拆除安全准爆。预拆除后岩埂拆除方量约1000 m3,平均炸药单耗1.34 kg/m3,最大单响药量按43.2 kg控制;清渣完毕后,基槽底部开挖高程达到设计高程705 m,爆破效果比较理想。
王勇胜杨兴国姚强李洪涛
关键词:唐家山堰塞湖拆除爆破水下地形测量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