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强
- 作品数:96 被引量:27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间型脊髓性肌萎缩症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间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治疗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已确诊的中间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采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次为一疗程,移植途径采用静脉输注(1次)加蛛网膜下腔注射(3次)的方法,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均需完善神经系统体检、实验室检查、FIM评分、肌电图等。结果:移植治疗后患儿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FIM评分提高,实验室检查肌酶下降,肌电图提示重收缩每10.0ms所检肌运动单位较前增加。随访10月患儿未出现副反应。结论:应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间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是有效安全的,可以改善患儿神经功能。
- 杜玲杨华强罗国君
-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
- 骨髓活检切片与涂片同步分析对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意义的探讨被引量:3
- 2007年
- 刘瑜万楚成夏云金章正华胡明均张霞杨华强刘莉荣周梅玲
- 关键词:骨髓活检切片涂片非霍奇金淋巴瘤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行allo-HSCT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行allo-HSCT。2例行HLA半相合和1例行HLA全相合移植。预处理方案均采用改良的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HLA全相合移植以环孢素A(Cs A)+甲氨蝶呤(MTX)+霉酚酸酯(MMF)预防急性GVHD(a GVHD),HLA半相合移植在上述预防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3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35、40和55 d并发重度肠炎,肠镜和病理活检示肠黏膜充血水肿或上皮层坏死脱落,肠腔正常结构消失,直、结肠多发性溃疡,见较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未见巨细胞病毒(CMV)包涵体。予以免疫抑制剂为主的治疗,1例HLA半相合移植患者最后死于肺部真菌感染,另2例消化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allo-HSCT后并发GVHD所致肠炎,诊断有赖于肠镜和病理活检,治疗采用以免疫抑制剂为主的综合治疗。
- 杨华强李红李玉玲覃骏王黎闫晨华高雁群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肠道预后因素
- 环氧合酶-2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B-NHL和1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COX-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COX-2在B-NHL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24/4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119,P=0.024)。COX-2的表达与B-NHL的临床分期和组织病理学等级具有相关性(χ2=4.800,P=0.028和χ2=9.952,P=0.002)。43例B-NHL的平均增殖指数(MPI)为(41.48±5.10)%;COX-2阳性表达组的MPI[(43.35±4.80)%]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37.50±2.90)%],差异具有显著性(t=4.68,P<0.01)。COX-2阴性表达患者其5年生存率要高于COX-2阳性表达患者(χ2=6.056,P=0.014)。Cox模型显示COX-2是一个独立的不良预后指标(P<0.01)。结论:B-NHL中COX-2表达上调。COX-2蛋白可以通过促进B淋巴瘤细胞的增殖而在B-NHL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是B-NHL的一个有用预后指标。
- 杨华强万楚成章正华夏云金
-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环氧化酶-2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一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细胞总数为(2~6)×107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和鞘内注射途径移植到我院收治的HSP自愿接受干细胞移植1例的体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的变化并随访。结果本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双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Ashwoth痉挛评定分级由3级降至1级,无需借助拐杖或他人帮助可独立行走且步态平稳,各项生化指标正常,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由5级降至2级,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随访15个月症状持续缓解无复发。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HSP近期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治疗方法。
- 杨华强王云甫杜玲李东升袁亚红
- 关键词: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胰岛素泵治疗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8-异前列腺素F2α的影响
- 2012年
- 8-异前列腺素F2α是细胞膜上脂化的花生四烯酸受自由基攻击后裂解而形成的前列腺素衍生物,其产生与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关系极为密切,是评价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最有效的生物指标之一。
- 韩瑛王永丰杨华强杜玲陈艳
- 关键词:8-异前列腺素F2Α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8-异前列腺素F2Α氧化应激损伤脂质过氧化反应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行alloHSCT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2例行HLA半相合和1例行HLA全相合移植。预处理方案均采用改良的马法兰/环磷酰胺(Bu/Cy)。HLA全相合移植以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酯预防急性GVHD,HLA半相合移植在上述预防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3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35,40,55 d并发重度肠炎,肠镜和病理活检示肠黏膜充血水肿或上皮层坏死脱落,肠腔正常结构消失,直、结肠多发性溃疡,见较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未见巨细胞病毒包涵体。予以免疫抑制剂为主的治疗,1例HLA半相合移植患者最后死于肺部真菌感染,另2例消化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allo-HSCT后并发GVHD所致肠炎诊断有赖于肠镜和病理活检,治疗宜采用以免疫抑制剂为主的综合治疗。
- 戢操张荣环李红李玉玲杨华强王黎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肠道预后因素
- 环氧合酶-2和survivin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7年
-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survivin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B-NHL(B-NHL组)和1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对照组)中COX-2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COX-2和survivin在B-NHL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24/43)和69.8%(30/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分别P<0.05和0.01)。Ⅲ/Ⅳ期B-NHL患者COX-2蛋白的表达要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Survivin的表达与B-NHL的组织病理学等级和国际预后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COX-2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1.000,P=0.030)。结论:COX-2和survivin在B-NHL中表达上调,两者之间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表明COX-2和survivin在B-NHL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 杨华强章正华万楚成夏云金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环氧合酶-2SURVIVIN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组织因子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检测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组织因子(TF)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3例ALL患儿血浆VEGF及TF在不同组别治疗前后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L初治患儿在治疗前血浆VEGF,TF含量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未缓解组患者化疗前血浆VEGF及TF的含量与缓解组化疗前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未缓解组化疗后血浆VEGF和TF的含量无明显下降,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高于缓解组治疗后患者和对照组(均P<0.01)。血浆VEGF和TF在ALL患儿治疗前后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之间其差别具有显著性(均P<0.05)。高危组治疗后血浆VEGF和TF水平下降,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ALL初治患儿治疗前血浆VEGF与TF含量的增加呈正相关(r=0.50,P<0.01)。结论VEGF,TF可作为了解ALL病情、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 杨华强张荣环章正华万楚成夏云金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儿童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浆VEGF及TF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2007年
- 目的检测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组织因子(TF)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3例ALL患儿血浆VEGF及TF在化疗前后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初治组在化疗前血浆VEGF、TF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缓解组化疗前血浆VECF及TF的含量与完全缓解组化疗前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化疗后血浆VEGF和TF的含量无明显下降,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化疗后和对照组(P〈0.05或〈0.01)。ALL初治患儿化疗前血浆VEGF与TF含量的增加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及盯在ALL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 杨华强张荣环章正华万楚成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