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岽
- 作品数:114 被引量:5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理论品格及深远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逻辑,其生成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自觉坚持和运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经验的系统总结,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回应,以及对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以“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彰显出其厚重的理论与实践智慧,以“人民至上”展示出其根本价值取向,以“守正创新”体现出其发展进步的时代特性,以“胸怀天下”展现出其恢宏的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我国文化自信发展达到了新高度,铸就了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促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掌握了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崭新使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指引了道路和方向;彰显了深厚的人类情怀与广阔的全球视野,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 杨增岽尚晋
-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华文明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国际视野被引量:1
- 2019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并非技术手段层面的显著变革,而是试图表达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回归课堂的一种期许与努力。"内容为王""关键在教师"等共识的形成,饱含有全体同仁重归课堂本质、深耕教学内容的努力,在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教师必须增强教学的国际视野。教师教学国际视野与其说是一种能力,更不如说是一种意识。教师应通过强化主体意识、加强自主学习、阅读重要文献、积极争取出国访学考察交流、扩大师生互动交流等多种途径,以提升教学过程中的国际视野,增强课堂教学胜任力。
- 杨增岽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设计
-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参与引论被引量:4
- 2007年
-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参与是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发展的内生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参与的指导思想。社会性参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有效渐进方式,旨在弥补学校单纯作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只身效力的有限性。其价值性体现为: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范式转型。
- 杨增岽曾长秋赵晓娜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
- 从适应到超越:“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创新——基于《我和我的祖国》网络“快闪”的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发端于互联网的"快闪",具有新颖性、平等参与性、个体主义倾向等网络本质属性,因而受到生而网络的青年人喜爱。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后,青年大学生创造性表达对党和国家高度的政治认同,《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快闪"活动火遍全国各地,将网络"快闪"赋予了教育意义,成为融合线上线下实现家国情怀的确认、创新思想政治强化教育活动的新形式;同时这种新形式也超越了互联网意识形态属性,从互联网无厘头式的解构转为对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建构,由去秩序化的自发参与转变为有秩序的设计组织,由宣泄式的个体情感释放上升到审美层面的集体艺术表达等。"快闪"这种新形式启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同时又不拘囿于互联网的意识形态属性,才能调动和激活青年参与热情,实现超越式创新与发展。
- 杨增岽祝大勇
- 关键词:意识形态属性思想政治教育
- 新时代中学思政课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思考被引量:8
- 2020年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筑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中学思政课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对两类课程而言具有相得益彰、彼此促进的共通性现实意义。目前,中学思政课有机融入劳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应通过完善优化思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同劳动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在思政课堂开展劳动相关专题教学等来解决。
- 杨增岽王阿慧
- 关键词:劳动教育思政课教学
- 论脱贫攻坚精神的生成滋养、时代价值及其弘扬进路被引量:2
- 2022年
-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斗争中万众一心、攻坚拔寨,取得了最终胜利并铸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把握脱贫攻坚精神的科学内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侧重:上下同心是脱贫攻坚精神的鲜亮底色,尽锐出战是脱贫攻坚精神的内在生命,精准务实是脱贫攻坚精神的实干气质,攻坚克难是脱贫攻坚精神的鲜明品格,不负人民是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旨归。中国人民反贫困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建党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锻造、孕育、滋养了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保证了实践的胜利、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彰显了当代中国精神,为世界减贫工作贡献了智慧。在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的新起点,大力弘扬和践行脱贫攻坚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 杨增岽王博
- 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引量:3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一次重大的思想理论创新。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崭新理论形态实现了在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基础之上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坚持、深化与拓展。“六个坚持”既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则,也是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六个坚持”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的智慧与经验,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观,深刻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时代新意。深入认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哲学内涵、丰富理论内容和超越性价值,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接续推进实践基础上党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 杨增岽修政
- 关键词:世界观方法论
- “四个讲清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着力点被引量:2
- 2015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讲话围绕有效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强调做到"四个讲清楚",这同样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和使命所在。从关系上看,"四个讲清楚"体现了教学的核心意旨,贯穿了教学的内容主线,指明了教学的建设方向,揭示了教学的成效之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视教学环节设计,加强自身能力素质提升,真正做到"四个讲清楚",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实效的关键之举。
- 杨增岽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制度化建设:困境与突破被引量:7
- 2015年
-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建设源于建国后高等院校面向大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和宏观层面的社会实践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制度化的历程,分析了社会实践制度化存在的操作制度意识薄弱、微观制度内涵缺失、制度保障设施缺位等问题,并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意识规范建设、活动平台制度建设、筹资制度建设、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建设等的破解之路。
- 熊晓琳杨增岽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实践教学制度化建设
-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社会思潮衍生发展规律的重要性被引量:6
- 2007年
-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社会思潮衍生发展规律的重要性,源于社会思潮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价值意义的特定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社会思潮问题的学科本旨的特定性。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两个规律论"的分析入手,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社会思潮衍生发展规律的重要性。
- 杨增岽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