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宁

作品数:27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新生儿
  • 5篇住院
  • 5篇住院新生儿
  • 5篇综合征
  • 4篇血流
  • 4篇治疗新生儿
  • 3篇胆红素
  • 3篇胆红素血症
  • 3篇新生儿感染
  • 3篇新生儿感染性...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脑血
  • 3篇脑血流
  • 3篇窘迫综合征
  • 3篇呼吸窘迫
  • 3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活性
  • 3篇基因
  • 3篇红素

机构

  • 27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27篇杨宁
  • 8篇王新刚
  • 7篇高雁翎
  • 5篇王昭睿
  • 4篇罗丽平
  • 2篇江丽
  • 1篇李晓宁
  • 1篇张志玲
  • 1篇李英
  • 1篇孟君
  • 1篇杨娜
  • 1篇张新
  • 1篇李翠
  • 1篇孙兆亮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德州学院学报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医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随访调查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对患儿体格发育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NRDS患儿根据是否应用PS治疗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采用相同常规药物及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S治疗。两组分别于生后3、6、9个月和1、2、6岁进行体格发育随访,于6岁时检测肺功能,并将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6.5±13.2)h和(26.8±12.5)d,对照组分别为(69.8±27.7)h和(42.6±18.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后3个月观察组平均身高、体重、头围分别为(57.2±2.6)cm、(4.76±0.45)kg、(38.6±1.3)cm,对照组分别为(56.1±2.4)cm、(4.35±0.37)kg、(38.1±1.6)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36、2.78、2.81,P均<0.05);但该三项在患儿出生6个月以后的随访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有26例、对照组有16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岁时观察组最大呼气中段流量为(1.6±0.3)L/s,对照组为(1.4±0.2)L/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治疗NRDS可缩短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早期体格发育和肺功能,是提高NRDS患儿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杨宁王新刚王昭睿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功能随访
早产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变化及其与脑血流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脑血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胎龄28~33周的单胎早产儿100例,根据是否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根据出血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全部研究对象均在生后第3天、第10天采血应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β和IL-6的浓度,同期进行头颅彩超检测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值)和阻力指数(RI)。结果纳入的100例早产儿中77例发生PIVH,其中轻度组65例,重度组12例,未发生PIVH对照组23例。胎龄28~31周早产儿PIVH发生率与32~33周早产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PIVH比例高于32~33周早产儿(27.6%比8.3%,P〈0.05)。出生体重≤1500 g和1501~2000 g早产儿PIVH发生率高于〉2000 g早产儿(90.0%、88.5%比46.4%,P〈0.05),重度PIVH比例高于〉2000 g早产儿(33.3%、4.3%比15.4%,P〈0.05)。生后第3天重度组患儿血清IL-1β(μg/L)、IL-6(μg/L)及头颅彩超S/D值、RI水平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IL-1β:(90.1±7.4)比(42.7±4.0)、(16.5±4.7),IL-6:(102.5±8.2)比(55.3±7.2)、(20.2±4.4),S/D:(6.65±1.32)比(4.12±0.11)、(2.89±0.13),RI:(0.85±0.12)比(0.72±0.08)、(0.66±0.05),P〈0.05];第10天,轻度组患儿血清IL-1β、IL-6及头颅彩超S/D值、RI水平已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重度组患儿仍高于轻度组及对照组(P〈0.05);轻度组及重度组生后第10天血清IL-1β、IL-6及头颅彩超S/D值、RI水平与第3天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PIVH患儿血清IL-1β、IL-6水平与S/D值、RI水平均呈正相关(r〉0.5,P均〈0.05)。结论血清IL-1β、IL-6水平与颅内出血病情及脑血流有关,动态监测血清IL-1β、IL-6水平有利于判断�
杨宁王新刚杨娜孟君
关键词:颅内出血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脑血流
Rubinstein-Taybi综合征3例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Rubinstein-Taybi综合征(RSTS)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我院门诊确诊的3例RSTS病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病儿均有特殊面容、拇指和大趾宽扁、体格及智力发育迟滞等特征。分子遗传学检测显示,3例致病基因均为CREBBP,其中1例携带CREBBP基因c.4890+2T>C杂合变异,为新突变;2例为16p13.3连续缺失,为已知致病突变。结论对于存在特殊面容、宽拇指/趾和生长发育迟缓的病儿应考虑RSTS的可能,CREBBP为该病的主要致病基因之一,基因靶向检测和基因组检测有助于RSTS临床确诊。
杨宁顾晓冉白丽君
关键词:疾病特征基因检测
超声心动图检查联合hs-cTnI NT-proBNP测定评价新生儿脓毒症心功能及预后的早期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联合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测定对新生儿脓毒症患儿心功能评价及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12~2019-12在德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脓毒症患儿85例,根据住院期间心脏收缩功能是否障碍分为心功能障碍组(41例)和心功能正常组(44例)。心功能障碍组根据入院28 d内存活与否分为死亡组(15例)和存活组(26例)。观察各组入院确诊后24 h内外周血hs-cTnI、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arly diastolic peak,E)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late diastolic peak,A)的比值(E/A)水平;评估各指标对判断心功能及预测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心功能障碍组患儿hs-cTnI、NT-proBNP均高于心功能正常组,CO、E/A低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死亡组患儿hs-cTnI、NT-proBNP均高于存活组,CO、E/A低于存活组(P<0.05);脓毒症患儿血清hs-cTnI、NT-proBNP与心脏彩超CO、E/A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s-cTnI、NT-proBNP、CO、E/A及四项指标联合评估脓毒症患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854、0.827、0.769、0.738、0.902,预测价值较高,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hs-cTnI、NT-proBNP有助于早期、全面判断新生儿脓毒症患者心功能情况,可用于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杨宁马金霞刘淑媛
关键词:新生儿脓毒症
颅内出血早产儿脑血流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超声表现,评价颅脑超声早期诊断PIVH的价值。方法:将10O例早产儿根据头颅彩超检查结果分为实验组77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采用相同常规药物治疗,并根据出血严重程度将实验组分为轻度组65例和重度组12例,全部实验对象均在生后第3天、第10天进行头颅彩超检查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值)、阻力指数(RI)。结果:早产儿胎龄愈小,脑室内出血发生程度愈高;出生体重愈小,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发生程度愈高;生后第3天颅内出血实验组头颅彩超S/D值、R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重度组头颅彩超S/D值、RI水平高于轻度组(P<0.01);第10天,轻度组患儿头颅彩超S/D值、RI水平已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颅内出血重度组患儿头颅彩超S/D值、RI水平仍高于颅内出血轻度组及对照组(P<0.01);颅内出血轻度及重度组患儿头颅彩超S/D值、RI水平生后第10天与第3天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PIVH发生率越高。对早产儿进行常规颅脑超声检查能早期诊断PIVH,以早期指导临床干预治疗。
王新刚杨宁
关键词:早产儿颅内出血脑血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上早期诊断HIE和判定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HIE患儿39例和健康新生儿20例为研究对象,各组均在入院后每24 h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1次大脑中动脉(MCA)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及阻力指数(RI)。结果TCD显示生后24 h内HIE组脑血流速度Vs、Vd均低于对照组,24 h后逐渐上升;RI均明显升高,中重度组RI在72-96 h迅速下降。结论TCD显示HIE患儿生后24 h内脑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48-96 h脑血流阻力降低,血流速度逐渐恢复。
王昭睿杨宁
关键词:脑血流动力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德州市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8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治疗及转归情况,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抽取德州市4家医院在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收治...
高雁翎罗丽平杨宁王昭睿
关键词: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德州市住院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通过德州市住院新生儿现状的调查,以了解我市目前住院新生儿的疾病谱及转归。方法抽取全市4所医院,回顾性调查了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住院新生儿2100名。结果①男女性别比为1.564:1。②...
高雁翎江丽杨宁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积极营养支持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VLBW 174例,根据生后营养支持程度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肠道内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出生情况、喂养情况、体格增长、血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肠内喂养开始时间、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最大体重丢失值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长速率要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白蛋白、前白蛋白、尿素氮、碱性磷酸酶、磷水平在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生后2周和出院前差异明显增高(P<0.05),出院前观察组25-OH-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代谢性骨病、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窘迫、湿肺、胆汁淤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败血症、贫血、肾功能损害、高脂血症、黄疸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有利于VLBW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宫外发育迟缓、代谢性骨病、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且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杨宁李晓宁
关键词:营养支持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对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预防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与方案。结果目前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尚不够完善,在控制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面向患儿及家属的健康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病房人员流动控制、病房消毒工作的执行、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手卫生依从性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方面仍需加强。结论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规范化、病房消毒工作应更加彻底,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更好地达到预防与控制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目的。
王新刚张新杨宁
关键词:儿科病房医院感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