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秋
- 作品数:29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教师队伍“优不胜劣存”现象的理性分析与应对
- 2011年
- 教师队伍应该从"优不胜劣存"到"优胜劣存、促强扶弱"再到"优胜劣汰",终结教师队伍的"混时代"。虽然目前我国在制度层面、理论研究以及教育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无法对教师队伍进行真正到位的治理,但是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教育部的工作要点,采取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启动教师标准化建设、把师德放在考核教师的首位、实施绩效工资、赋权提责等预防与应对策略,势必对改善教师队伍的现状具有积极的作用。
- 杨小秋
- 关键词:教师队伍
- 资源视角的中国高校分类框架被引量:3
- 2018年
- 资源是大学的"源头活水",是大学起源和始终存在的主要因素。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增长是大学规模扩张、速度提升和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反之高校发展可能受阻、甚至面临停办的危险,资源配置在大学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体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特征、国家特点和本土化倾向,依据资源价值论、资源依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等相关资源理论,从资源供给、资源丰裕度、资源获取、资源应用、系统资源、部门资源、产业资源、资源影响力等多元视角为中国高校进行系统分类,描摹资源视角的中国高校分类框架。同时,由于资源的动态变化,对现有高校的分类只能是相对划分,不应指望通过一次划分就能最终"定型"。为促使资源在助推高校成长过程中"物尽其用",应积极探索不同资源类别高校自身独特的办学之道和成长之域。
- 曲中林杨小秋
- 关键词:高校分类高等教育资源
- 教师的迁徙:成因、效应与发展态势被引量:1
- 2013年
- 在中国乃至世界教师总量不足的背景下,教师迁徙成了社会的一种正常人口流动。各种迁徙如政策性的、趋利性的、职业性的迁徙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资源配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有利于教师"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并对迁徙地产生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教师迁徙呈现出"互迁"的局面、跨国界及跨文化的迁徙、越来越自由的迁徙、政策引导的教师合理有序的迁徙等新的发展趋势。
- 杨小秋曲中林
- 关键词:自由迁徙教师专业发展
-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培养模式的构建被引量:9
- 2016年
-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的培养模式就是以面向农村、扎根本土、实践取向的全科教师培养为价值追求,做实践"加法",以师技、师能、师艺并重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培养具有"看家"专业本领的"全能型"教师,全面实施的小学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实践+"培养模式是基于满足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国家意志"、为解决理念困惑和实践无奈而提出的,其实施策略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4"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实践+5"学习方式、完善"实践+资源"配套设施、组建"教师指导组"式"高基"共同体引领团队、设置"四位一体"的组织运行与保障机制、建立以"实践"为中心的职前教师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
- 杨小秋
- 教师本真状态:活在学生的评价中被引量:4
- 2015年
- 个体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从关注个人阶段,发展到关注教学阶段,再到关注学生阶段,表明其已进入"教师本真状态",表明该教师走向了教育的"儿童立场"。教师本真状态呈现在精神状态、生存状态、专业状态、关系状态和学习状态中。而处在"非教师状态"的、活在自我世界中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需求、不在意学生的评价,这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尽管"学生是教师所以存在的尺度",但个体教师要回归本真之境界,就要在趋向教师存在的统一状态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世界、自我世界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 杨小秋
- 弹性教育实践的内涵、策略与边界被引量:2
- 2013年
- 弹性教育实践是适应性的、活的、"节外生枝"式的教育实践,其实践目标、内容、形式、时空、管理、评价机制等都可以是弹性的。教师可根据教育情境需要,运用"和田十二法"的弹性实践操作策略,创造性地实践。但弹性实践不能成为教育的"试错过程",它有着制度与文化、规律与标准、能力与经验等行使的范围和边界。
- 杨小秋
- 广东省“创强争先建高地”战略背景下的教师补充与退出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长期以来,广东省教师补充还算顺畅,但不合格教师退出则处在"全面拥堵"状态。广东省要实施"创强争先建高地"发展战略,就应该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应采取以下对策:确立教师补充与退出的常设官方机构,建立广东省教师交流市场;细化教师补充与退出内容,建立教师评价标准体系;明确教师补充与退出裁量权,完善其执行监管系统;提供教师补充与退出的多元路径。
- 杨小秋王琳
- 关键词:教师补充教师退出
- 直觉实践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 2012年
- 在教育专业实践过程中,不仅教师的直觉思维、直觉能力、直觉方法与直觉行为等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而且通过直觉实践与逻辑实践的互为基础、互补局限性、相辅相成,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并促使教师的直觉实践成为专业型的实践。教师实践中的直觉出现频次不断增加,则意味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折点,实现了质的提升。
- 杨小秋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 教师专业行为的监督与管理被引量:1
- 2012年
- 一、问题的提出
广义的教师监督与管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
- 杨小秋
- 关键词:教师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教学任务
- 弹性实践:内涵、策略与边界
- 2013年
- 弹性实践是适应性的、活的教育实践,是"节外生枝"式的教育实践,包括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时空、实践管理、实践评价机制等都可以是弹性的,与"刚性"实践相对。"行路观全景,弹性贯始终",教师根据情境需要,可运用"和田十二法"的弹性实践的操作策略,诱发创造性实践。同时强调,弹性实践不是简单随意的实践,不能成为教育实践的"试错过程",有着制度与文化、规律与标准、能力与经验等行使的范围和边界。
- 杨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