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
- 作品数:32 被引量:183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方便油茶”的加工工艺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对方便油茶的配方、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传统油茶的用料、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同时提出制作方便油茶的用料及加工工艺技术方案,为今后开展方便油茶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林朝赐刘玉芳罗小梅蓝燕何建栋杨春陈春芬
- 三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地区的适制性初探被引量:4
- 2015年
- 对引入桂北地区的湖南无性系茶树品种白毫早、玉笋、碧香早进行绿茶、红茶、乌龙茶适制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桂北地区皆适合制名优绿茶,春季绿茶均表现为香浓味鲜,比较适合制红茶、乌龙茶。
- 邓丽洪杨春庞月兰郭春雨林国轩
- 关键词:茶树良种适制性
- 液体茶饮料提取技术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液体茶饮料的提取技术影响着产品的色香味和澄清度,而产品在常温下保存易产生浑浊沉淀,影响其商品价值。试验研究表明,用β-CD溶液在常温下进行茶叶提取,使提取液既能保持茶叶原有的良好品质,同时在常温下保存,也不容易出现混浊和沉淀。
- 杨春林朝赐龙启发张文文
- 关键词:保鲜
- 液体和固体茶饮料的开发研究
- 张文文林朝赐杨春龙启发韦静峰苏敏
- 该项目主要从改进液体茶饮料和速溶茶加工工艺的关键技术-茶叶提取方法及如何减少茶多酚的氧化方面开展试验研究,解决当前液体茶饮料和速溶茶易失去茶叶原有风味、液体茶饮料在常温下还易产生混蚀沉淀的普遍难题,并简化工序、降低了成本...
- 关键词:
- 关键词:茶叶加工速溶茶茶饮料油茶
- 桂林市尧山旅游观光园-桂林茶叶科技园
- 林朝赐韦静峰张文文杨春苏孔武覃秀菊
- 该项目发挥了桂林茶叶研究所的人才、技术、物质条件等优势,通过品种园、高产优质示范园、加工厅、品茶厅、产品展示厅、茶艺厅、科技厅、陆羽厅、了望台的建设,建成一个集科技、茶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风景点,年创...
- 关键词:
- 关键词:茶园
- 金观音品种在桂北的引种试验被引量:5
- 2012年
- 2001年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引种了由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选育出的国家级乌龙茶优良品种金观音,经过几年来对该品种在桂北地区的适应性、制茶品质、产量、成活率等植物性状和主要的经济性状的种植观察和采摘加工试验,表明:金观音在桂北地区生长情况良好,产量高,制乌龙茶制优率高,品质好;制红茶外形黑褐油润,甜香高且带花香,是一适应性强、产量高、适制性广的优良茶树品种。
- 林国轩刘玉芳杨春
- 关键词:乌龙茶金观音引种适应性
- 台茶12号、13号在广西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乌龙茶品种种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通过小区按随机排列、双行双株种植试验,研究台茶12号、13号的生长情况。试验表明:台茶12号、13号在广西的生态条件下,其种植、繁育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性强,适制性广,制优率高。
- 谭少波王小云刘玉芳林国轩杨春
- 关键词:引种适应性
- β-CD对液体茶饮料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液体纯茶水饮料在加工及贮存过程中易出现浑浊及不易保持茶叶原有风味的问题,若在茶叶提取工序中以适当的β-CD溶液与茶共浸,则可改善茶饮料的品质及减少饮料的浑浊,保持澄清。
- 林朝赐张文文杨春龙启发
- 关键词:Β-CD
- 凌云白毫茶红条茶萎凋工艺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凌云白毫茶红条茶萎凋工艺,为提高凌云白毫茶红条茶品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设计3个梯度的萎凋叶含水量56.00%~59.99%、60.00%~63.99%和64.00%~68.00%及3个梯度的萎凋时间15、17和19 h进行不同萎凋试验,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及主要理化成分检测。【结果】萎凋叶含水量60.00%~63.99%时,茶样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浓厚,叶底红亮;茶多酚保留量适当,咖啡碱含量低,茶黄素及茶红素含量均较高。萎凋时间为17 h时,香气甜香浓郁,茶汤红亮,滋味浓厚鲜爽,叶底红亮;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均较高。【结论】凌云白毫茶红条茶萎凋最佳工艺为控制萎凋时间为17 h,萎凋叶含水量60.00%~63.99%。
- 庞月兰杨春林国轩刘晓东黎敏王磊
- 关键词:凌云白毫茶
- 发酵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被引量:36
- 2008年
- 从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可知,当品种、鲜叶原料、发酵温湿度一定时,影响红茶品质的因素有鲜叶的萎凋程度、揉捻程度和发酵时间。通常情况下,萎凋的程度和揉捻程度是否适度,从鲜叶的表征上比较容易判断,而对发酵时间的判断相对而言则是平常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发酵时间不足或者发酵时间过长均会影响红茶的品质。为了探索发酵时间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笔者设置了不同的发酵时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温、湿度一定时,发酵时间的不同.会导致红茶生化成分的差异,从而影响红茶的品质。
- 刘玉芳杨春林朝赐张文文谭少波
- 关键词:工夫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