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

作品数:1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池州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绘画
  • 2篇人物画
  • 2篇中西方
  • 2篇画板
  • 2篇画架
  • 2篇绘画教学
  • 2篇教学
  • 2篇传统绘画
  • 2篇传统人物画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主流意...
  • 1篇电脑
  • 1篇电脑连接
  • 1篇调节机构
  • 1篇顶盖
  • 1篇压条
  • 1篇演奏
  • 1篇演奏分析
  • 1篇以形写神
  • 1篇意识形态

机构

  • 8篇池州学院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杨春
  • 6篇孙长玲
  • 1篇周亮亮
  • 1篇汪甜甜

传媒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教育方法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绘画用具自动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绘画用具自动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绘画用具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有水箱、顶盖、固定机构、清洗机构和烘干机构;水箱为顶端开口的箱体结构,顶盖可拆卸的安装于水箱的顶端,顶盖的底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贴合水箱的内...
孙长玲杨春吴锦星于凤张臻张凡
一种绘画教学用作品展示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绘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绘画教学用作品展示架,包括有支撑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角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和画托板;支撑架包括有第一支撑板和支撑腿,支撑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旁侧;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
孙长玲杨春李欣宁张园苑张臻张凡
文献传递
中西方传统人物画空间构造的差异被引量:1
2013年
中西方传统人物画作为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中的艺术样式,它们在空间构造上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从透视法和虚实法两个方面来论述中西方传统人物画空间构造的差异,揭示中国传统人物画追求内在心理和谐美,力图达到主客交融的目标;西方传统人物画运用科学的法则,再现客观物象。
杨春孙长玲
关键词:传统绘画人物画
贝多芬《G大调第八小提琴奏鸣曲》(Op.30 No.3)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是小提琴艺术史中一套里程碑式的巨作,《第八小提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奏鸣曲创作成熟时期一部典型的表现田园风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贝多芬《第八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征、创作手法、...
杨春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曲式分析演奏分析
文献传递
形与神的诠释——中西方传统绘画中人物画的语言形态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遵循“以形写神”画理,注重在形的基础上揭示客观事物的精神内涵,最终达到形神统一。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两者在语言形态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形神观的诞生。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以形写神”理论的运用使人物画最终走向形与神的辩证统一。“形”是可见的、表象的,是物象外在的面貌;“神”是不可视的、本质的,是事物的精神内涵。形是神存在的依托,如张彦远说到:
杨春孙长玲
关键词:中国传统人物画语言形态传统绘画中西方以形写神
一种纸张便于固定的画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纸张便于固定的画架,包括画架本体和两个固定机构,画架本体的正面设有画板,画板的正面设有画纸,画板的两侧对称设有移动机构,两个固定机构对称设置于画纸的正面,固定机构包括挤压条,挤压条的背面对称固定连接有...
杨春汪甜甜周亮亮汪涛郑涵涵汤紫璐
文献传递
一种绘画教学用光影投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绘画用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绘画教学用光影投射装置,包括有固定组件、开盖机构、防尘仓、投影仪、光线追踪仪和电脑,开盖机构和防尘仓均安装于固定组件的底部,并且开盖机构的工作端与防尘仓的受力端连接,光线追踪仪...
孙长玲杨春吴锦星于凤
文献传递
一种野外写生用手推式画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绘画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野外写生用手推式画架,包括有行走机构、固定机构、工作台、升降机构、角度调整机构和画板;工作台和固定机构均设置在行走机构上,固定机构与工作台间隙配合,升降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角...
孙长玲杨春李欣宁张园苑
文献传递
浅析网络泛娱乐化思潮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风险及对策
2024年
作为休闲放松的重要途径之一,媒体娱乐由来已久并广受欢迎。随着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媒介形式融合推进,媒体泛娱乐化倾向愈发明显,网络媒体已然成为娱乐的代名词,媒介传播充斥着低俗错误的价值观,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显得越发的空虚,媒体的服务化、利民化的功能已被单一的娱乐化取代,一向严肃、权威的传播风格转向戏剧化、盈利化甚至低层次表达。然而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不够,很容易受到“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使青少年只能接受现象化或碎片化的信息,受到网络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形成“娱乐成瘾”心理,离散主流意识形态,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场域,将批判和认同都引向虚无意义和虚假反思。因此,必须透视网络泛娱乐化的表征和本质,廓清其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危害的理论迷雾,寻找有效的预防和纠治策略,这是理性构建大学生丰满精神生活[1],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题中之义。
张程红高添杨春宋李玲张群
关键词:泛娱乐化意识形态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