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腾原

作品数:25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政府
  • 4篇公共政策
  • 3篇社区建设
  • 2篇行政
  • 2篇养老
  • 2篇养老服务
  • 2篇政策学
  • 2篇政府购买
  • 2篇政府购买公共...
  • 2篇政治
  • 2篇制造业
  • 2篇事业单位改革
  • 2篇主义
  • 2篇外资
  • 2篇公共
  • 2篇公共服务
  • 2篇公共政策学
  • 2篇购买公共服务
  • 2篇草原
  • 2篇城市社区建设

机构

  • 21篇内蒙古大学
  • 9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作者

  • 25篇杨腾原
  • 3篇句华
  • 1篇刘瑞

传媒

  • 8篇内蒙古大学学...
  • 3篇甘肃行政学院...
  • 2篇学海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2篇公共行政评论
  • 1篇长白学刊
  • 1篇语文建设
  • 1篇中国民政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陕西行政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填补空白还是留出空白?——评《中国早期行政学史:民国时期行政学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早期行政学史:民国时期行政学研究》是作者杨沛龙博士费十年之功爬梳档案、笔耕不辍的成果,展现了民国时期行政学的概貌.作者在绪论中指出,对于1930年之后十多年间行政学的整体状况,学界的研究几近于无,“民国时期行政学成为一个研究空白”(第2页).
杨腾原
关键词:行政学研究民国时期学史
“组织”词源探析
2022年
“组织”是汉语原生词,其源头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起初,传入日本并成为日语的“組織”,后又被用来翻译“organization”,而这一英语单词实际上源自古法语。清末民初,这一译词先由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形式上从日语中引进国内。之后,严复将其完整地用在汉语表述中,完成了与“organization”的实质性对译。后经《新青年》等的传播,这一概念得以真正进入中国的主流话语,并以其内含的科学、权利与权力等观念塑造了其现代含义。对“组织”的词源探析表明,这个概念既有时代性,也有历史性;既侧重表达近代以来形成的科学观,又在今义与古义之间保持了连续性。
韩丽嵘杨腾原刘瑞
关键词:词源
找回传统: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路径初探
2024年
传统是重要的。把“找回传统”视作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一种路径,就是主张继续重视传统治国理政智慧以及前辈学人在其教研思路中体现的“重视传统”的学术传统。当下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对“传统”的观照不足,存在“缺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需要找回传统以补齐缺口。找回传统,在操作层面需要做到找回主流、找回现场、找回课程、找回老师;在组织层面必须重视大学以及与大学有着联系的其他组织所能提供的组织条件;在观念层面已经具备了由国家自觉、文化自觉和学科自觉提供的观念支撑。
句华杨腾原
关键词:历史传统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学科自觉
论三重运动中的国家治理——兼论“清晰/模糊”在准确表达国家治理绩效上的限度被引量:1
2021年
三重运动有助于回答既有研究为何使用"清晰""模糊"等词汇去描述国家治理绩效。在三重运动中,国家现代化追求治理手段、内容与目标的清晰化及治理效果的清晰性,却无法避免在日常的治理现场内生出新的模糊性,政府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意味着政府角色的精细化及社会自身进一步"成长"的应然性,这又要求在清晰治理中留出权宜的模糊空间。对"被拆除的路牌"和"没电的座机"两则实例的分析展示了三重运动的作用机制。
杨腾原
关键词:治理绩效
“社会熵”和“中介力量”:理解传统治理制度的联结概念
2022年
“社会熵”和“中介力量”可以用来把握以“制度”为对象的既有研究,是理解传统治理制度的两个联结概念,并为其提供学理依据。“社会熵”是盖尔纳解释“民族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这一论题时使用的理论概念,“中介力量”是孔飞力探讨“现代国家在中国之起源”这一论题时使用的理论概念。前者指明,制度是响应社会熵的行动集,制度由此具有抗熵性;后者显示,制度的实效取决于对中介力量的安置状况。中介力量在任何形态的社会中都必然存在,它们的互动趋向于造成社会熵之增态,真实世界中的制度总要谋求对中介力量的妥当安置。借助这两个概念,一方面,可以整合制度研究的两种既有思路,“中介力量→社会熵→制度”表达的是以制度为因变量的解释思路,“制度→中介力量→社会熵”表达的是以制度为自变量的解释思路;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一个基于泉州史的“边疆行政化”之研究,讨论这两个概念对理解传统治理制度所提供的启发。
杨腾原高培真
关键词:中介力量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文献述评被引量:5
2013年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既有研究主要从对实践模式的梳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治理理论、社会资本以及社区自治五个方面展开。这些研究除了表明研究者的学术旨趣之外,还展示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实践所体现的理念变迁和制度变迁。文献述评显示,人们已清晰地看到了城市社区建设的困节点,但尚未找到切实可行的突破口。
杨腾原
关键词:社区建设基层社会管理
养老服务领域公私伙伴关系研究综述——兼及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衔接机制被引量:17
2015年
政府购买已经成为学界和政府倡导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养老服务是国内较早践行政府购买的领域之一。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来源可知,对该领域的研究,大多以"社会化养老"为主要的表达概念,相形之下,直接使用"政府购买"的文献总量尚比较少,但是也呈增加态势,这表明该领域正在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对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既有研究主要表现出两种取向:一是透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关心国家治理结构、社会管理理念和手段等方面的革新,这种研究取向的重心在于"理论关怀";二是把政府购买视为响应人口老龄化和养老压力的技术手段,通过梳理各地的实践经验来描述这项技术手段的"技术参数"。围绕"向谁购买服务"的问题,鲜有文献注意到与事业单位改革的结合。针对这个题目,未来可能有两种研究方向或者实践方向:一是政府向转型为公益类的相关事业单位购买养老服务,二是相关公益类事业单位向其他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
句华杨腾原
关键词:公私伙伴关系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养老服务事业单位改革衔接机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事业单位改革衔接条件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既有政策和主流研究意见主张政府购买与事业单位改革"应该"有所衔接,通过政府购买推动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和完善发展。但"应该衔接"并不直接等同于"能够衔接",二者的有效衔接需要特定的条件。本文归纳出政府购买与事业单位改革实现衔接的"内生条件"与"外生条件",并具体讨论了三种条件形式:范围和规模、程序和技术、意愿和能力。目前在这三种条件中除了已经具备的积极要素之外,还有一些要素尚缺,即在操作层面上还缺乏明确的政府向事业单位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与规模;在程序和技术上还缺乏政府向事业单位购买公共服务的精致可行的定价机制;作为购买者的政府还不算精明,其能力还有待加强。这些缺失一致指向的是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能的变革。
句华杨腾原
关键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事业单位改革衔接
外资依赖模式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对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的量化考察和理论思考
杨腾原
关键词:工业化外资依赖
红色资源的政治内涵及其对政治认同的作用逻辑
2024年
“红色资源”是一个具有政治内涵的历史文化概念,有其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物质性红色资源是精神性红色资源的物质载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历史可溯性。对物质性红色资源的留存、溯源或追忆,有助于阐明中国当代政治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增强干部、群众对红色政权及其政治制度的历史认同。精神性红色资源是物质性红色资源的价值表达,具有主观建构性和时代可塑性,能够因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而被不断挖掘或重新赋予内涵。对精神性红色资源中的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等价值要素的凝练或升华,有助于夯实政治信仰根基,引导意识形态方向,为维护和巩固政治体系的稳定性提供价值指引。
贺栋豪杨腾原
关键词:红色资源政治体系政治认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