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59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B组为布托啡诺复合泊酚组;F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组为单纯丙泊酚组。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0 min、手术开始2 min、术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效果、丙泊酚总用量、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丙泊酚注射痛等不良事件和术毕30 min腹痛VAS评分。结果 B、F组两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P组(P<0.05),B、F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F组对患者术中的MAP影响明显低于P组(P<0.01);B、P组呼吸抑制率明显低于F组(P<0.01),B、F组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的用药总量和注射痛发生率均少于P组(P<0.05或P<0.01)。B组术毕30 min腹痛VAS评分明显低于F、P组(P<0.01)。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药量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对循环干扰小,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马恒涛杨黎李春丽王勇
- 关键词:布托啡诺丙泊酚无痛人流
- 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40例(A组),负荷剂量0.125%罗哌卡因加1mg布托啡诺,泵入镇痛液为0.125%罗哌卡因加0.002%布托啡诺;对照组40例(B组),负荷剂量0.125%罗哌卡因,泵入镇痛液为0.125%罗哌卡因。待产妇第一产程开始进入活跃期开始实施分娩镇痛,穿刺成功后经导管注入负荷剂量,间隔30min后连接微量泵持续泵入镇痛液。记录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镇静程度。结果 A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产妇镇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负荷剂量加1mg布托啡诺,泵入液为0.002%酒石酸布托啡诺和0.125%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短,效果确切,产妇满意度高。
- 陈步钢杨黎
- 关键词:布托啡诺罗哌卡因分娩镇痛APGAR评分
-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颈内静脉通道建立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颈内静脉通路建立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岁的患儿30例,ASAⅠ或Ⅱ级,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后建立颈内静脉通路,观察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穿刺时肢体反应、颈内静脉通路建立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40.2±3.1)s,疼痛反射消失时间(63.1±2.5)s,静脉通路建立时间为(7.5±1.5)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7%;七氟醚麻醉后的、心率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有轻度下降(P<0.05),脉搏血氧饱和度为99%~100%;苏醒时间(5.2±1.4)min,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颈内静脉通路建立,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马恒涛杨黎王勇李春丽
- 关键词:七氟醚麻醉颈内静脉穿刺小儿
- 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创伤性肺不张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创伤性肺不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创伤性肺不张患者(外伤后14例,手术后18例)在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对不张侧肺实施吸痰、灌洗和膨肺治疗。结果治疗后全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显效30例,有效2例,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提高,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创伤性肺不张是一种有效、安全、舒适、创伤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杨黎
- 关键词: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
- 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致稀释性低钠血症1例
- 2012年
- 病例男,13岁,体重33kg,因输尿管结石入院,诊断为左侧输尿管结石,ASA分级Ⅰ级,术前各项检查正常,在全麻下行经尿道左侧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常规禁食,人室后监测心率80次/min,SpO,99%,BP100/60mmHg,全麻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手术开始1h后常规给速尿10mg,手术历时2.5h,冲洗液0.9%生理盐水2000ml,术中心率、血压平稳,SpO299%:术毕,等待患者苏醒时,发现其腹部有膨隆。
- 王勇杨黎
- 关键词:稀释性低钠血症
- 军队中心医院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2
- 2018年
- 解放军59医院作为一所边疆地区的部队中心医院.多年来始终贯彻“科技兴军”、“科教强院”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临床教学工作.着眼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全面科学统筹.坚持以教促学、以教促医、以教促研.基本实现了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现将医院建设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 李春刚马斌曹芳杨黎张成程邓华
- 关键词:临床教学基地
- 单次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髓核摘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 2005年
- 目的:观察同等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与布比卡因(Bupivacaine)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髓核摘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5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n=25)和罗哌卡因组(n=25);硬膜外隙注入试验量1·33%利多卡因3ml后,分别再小剂量(3ml)分次注入0·5%布比卡因或0·5%罗哌卡因至要求麻醉平面。分别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总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局麻药总量和疼痛评分均差异不显著,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则起效缓慢、维持时间短及下肢运动阻滞强度弱,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髓核摘除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马恒涛王勇张宁平杨黎刘谷帮
-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髓核摘除术单次硬膜外麻醉
- 自体心包片在心脏血管直视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心包补片在心脏、大血管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1999年3月。2015年8月应用新鲜自体心包片作为修补材料完成的体外循环下心脏、大血管直视手术患者1757例的病例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910例。房间隔缺损680例,法洛四联症117例,心房黏液瘤18例,胸主动脉瘤32例,对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10.10±37.96)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22.46±66.01)min。术后10-60d死亡46例,病死率4.1%。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4例,感染心内膜炎9例,呼吸衰竭9例,深低温停循环致术后肾衰4例。死亡病例与应用自体心包材料无关。其他1711例治愈出院,总手术成功率97.4%。结论自体心包补片在心脏、大血管直视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患者预后较好。
- 石云张利杨黎罗国军蔡文科陈瑜陈小波杨宝升于杰
- 关键词:心脏血管直视手术自体心包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