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云钗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介入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动脉介入
  • 5篇血瘀
  • 5篇介入术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血管
  • 4篇血瘀证
  • 4篇瘀证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糖
  • 3篇预后
  • 3篇气虚

机构

  • 11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中医药大...
  • 4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合肥市第三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顺昌县医院

作者

  • 14篇林云钗
  • 6篇陈慧
  • 5篇吴红霞
  • 5篇李灿东
  • 5篇张娅
  • 4篇彭峰
  • 2篇胡丹
  • 2篇洪丹丹
  • 2篇王建军
  • 2篇陈鑫
  • 1篇陈超
  • 1篇卓孝福
  • 1篇熊红萍
  • 1篇苏津自
  • 1篇吴小盈
  • 1篇许昌声
  • 1篇林贤东
  • 1篇林金秀
  • 1篇周强
  • 1篇王航

传媒

  • 2篇中医杂志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例淀粉样变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4年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型淀粉样变10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淀粉样变病患者10例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病理学检查和多系统受累。结果 4例患者伴发多发性骨髓瘤,肾脏、心脏、肝脏、胃肠道、肺和皮肤多系统受累,肾脏5例,心脏和肝脏各3例,皮肤2例,胃肠道和肺各1例。结论淀粉样变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特异,易误诊,确诊靠病理活检。
林云钗
关键词:淀粉样变病理学
LINC00707靶向miR-30c-5p对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LINC00707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i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x-LDL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si-NC、si-LINC00707、miR-NC、miR-30c-5p mimic分别转染至HVSMCs后,加入100 mg·L-1 ox-LDL处理细胞,si-LINC00707和anti-miR-NC、si-LINC00707和miR-30c-5p Inhibitor分别共转染至HVSMCs后,加入100 mg·L-1 ox-LDL处理细胞;qRT-PCR法检测LINC00707、miR-30c-5p的表达量;CCK-8法、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ELISA法检测IL-6、TNF-α、IL-10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INC00707与miR-30c-5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结果ox-LDL诱导的HVSMCs中LINC00707的表达量升高(P<0.05),miR-30c-5p的表达量降低(P<0.05);转染si-LINC00707或miR-30c-5p mimic后,细胞存活率、N-cadherin蛋白水平和IL-6、TNF-α的水平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减少(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和IL-10的水平升高(P<0.05);LINC00707可靶向结合miR-30c-5p;共转染si-LINC00707和miR-30c-5p Inhibitor后,细胞存活率、N-cadherin蛋白水平和IL-6、TNF-α的水平升高(P<0.05),迁移细胞数增多(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和IL-10的水平降低(P<0.05)。结论下调LINC00707导致miR-30c-5p表达升高从而抑制ox-LDL诱导的HVSMCs增殖、迁移及炎症反应。
林云钗王航周强
关键词: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
CYP2C19*2基因多态性对PCI术后MACE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P2C19)倡2基因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及MACE对血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 PCI术后血瘀证患者355例,常规术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口服,术后维持1年。根据是否发生M ACE ,患者被分为M ACE发生组(64例)和未发生组(291例)。比浊法检测PCI术前和术后一周血小板聚集率,应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YP2C19倡2基因多态性。结果:(1)与MACE未发生组比较,MACE发生组 PCI术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 ,(36.38±14.57)%比(44.87±11.63)%]和残余血小板聚集率[RPA ,(25.76±12.69)%比(34.45±15.58)%]明显升高(P均<0.01),CYP2C19倡2基因突变型(GA+ AA)比例明显升高(36.43%比75.0%,χ2=27.832, 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5岁、CYP2C19倡2基因突变(GA+AA)、肾功能不全(肌酐>1.5mg/dl)、左室射血分数降低(LVEF<50%)是影响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64-5.947, P<0.05或<0.01);(3)二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YP2C19倡2基因突变与 PCI术后RPA呈正相关(r=0.437, P<0.001)。结论:CYP2C19倡2基因变异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其检测有助于识别冠心病血瘀证患者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林云钗陈慧吴小盈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血瘀
冠脉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与CYP2C19*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后(PCI)气虚血瘀证与CYP2C19*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405例行PCI成功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后1周是否有气虚血瘀证表型分为气虚血瘀组(167例)和非气虚血瘀组(238例),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RFLP基因分析方法检测CYP2C19*2基因多态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气虚血瘀组CYP2C19*2基因突变型(GA+AA)明显高于非气虚血瘀组(χ2=15.94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非气虚血瘀组为参照系,调整诸混杂危险因素后,CYP2C19*2基因突变型(GA+AA)的相对危险度(OR)为2.465,95%Cl:[1.328,4.575],P=0.004。结论:冠脉介入术后CYP2C19*2基因突变患者可能易患气虚血瘀证。
张娅陈慧李灿东吴红霞林云钗洪丹丹王建军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气虚血瘀证基因多态性
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及沉默长链非编码RNA效率验证
2024年
目的旨在优化分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HUVECs)技术,探索建立简便、高效和经济的沉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pHUVECs模型方法。方法实验所用脐带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产妇剖宫产的新生儿脐带。使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pHUVECs,5%胎牛血清培养液[内皮细胞培养基(ECM)∶M199=1∶4]培养细胞。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及免疫荧光法检测pHUVECs特异性Ⅷ因子和CD31的表达。使用脂质体将不同浓度小干扰RNA(siRNA)-Fam转染pHUVECs,并设置CTL组、1 nmol/L siRNA-Fam组、10 nmol/L siRNA-Fam组、20 nmol/L siRNA-Fam组、50 nmol/L siRNA-Fam组、100 nmol/L siRNA-Fam组,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荧光强度,筛选最佳siRNA转染浓度。设置CTL组、1μL RNAFIT组、3μL RNAFIT组、5μL RNAFIT组、10μL RNAFIT组,转染siRNA-SNHG8后,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SNHG8表达,筛选最佳RNAFIT转染浓度。设置CTL组、阴性对照组、si-SNHG81#组、si-SNHG82#组、si-SNHG83#组、si-SNHG81+2+3#组。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导入pHUVECs,分别培养24、48和72 h。RT-qPCR检测lncRNA SNHG8的表达。结果pHUVECs在培养48 h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排列。免疫荧光结果显示,Ⅷ因子和CD31呈阳性。与CTL组比较,50 nmol/L siRNA-Fam组荧光强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20,P<0.0001),5和10μL RNAFIT组SNHG8表达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030、19.890,P均<0.0001)。50nmol/L siRNA和5μL RNAFIT转染pHUVECs 24h后,RT-qPCR结果显示,与CTL组比较,si-SNHG83#组及si-SNHG81+2+3#组沉默SNHG8的效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950、4.606,P均<0.05);转染48及72 h后,与CTL组比较,si-SNHG81+2+3#组沉默SNHG8的效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620、24.160,P均<0.0001)。转染48及72 h后,与si-SNHG83#组比较,si-SNHG81+2+3#组沉默SNHG8的效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16、4.055,P均<0.05)。同时si-SNHG81+2+3#组转染后呈时间依赖性抑制SNHG
樊宗成马康源程小兵陈鑫林云钗王来成虞坚建张顺鹏彭峰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脂质体转染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胰腺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与胰腺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50例(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血压正常血糖人群25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测定胰腺内分泌激素水平和胰岛β细胞功能,对粪便肠道菌群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胃泌素和胰高血糖素升高,餐后胰岛素和餐后C肽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属、柔嫩梭菌属和双歧杆菌属减少(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在2型糖尿病组中,胃泌素与柔嫩梭菌属呈正相关(r=0.332,P<0.05),胰高血糖素与乳酸杆菌属呈负相关(r=-0.439,P<0.05),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拟杆菌属呈负相关(r=-0.637、-0.622、-0.584,均P<0.05),餐后胰岛素与厚壁菌门、拟杆菌属呈负相关(r=-0.323、-0.324,均P<0.05),餐后血糖与双歧杆菌属呈正相关(r=0.444,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和厚壁菌门、拟杆菌属、柔嫩梭菌属呈负相关(r=-0.419、-0.389、-0.644,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柔嫩梭菌属是胃泌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因素,乳酸杆菌属是胰高血糖素的影响因素,拟杆菌属是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人群肠道菌群与胰腺内分泌激素存在相关性。
林云钗彭峰周强熊红萍苏津自
关键词:肠道菌群胰高血糖素胃泌素胰岛Β细胞
空腹血糖与piR-30715的交互作用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3年
该文旨在探讨空腹血糖和PIWI蛋白相互作用RNA 30715(PIWI interacting RNA-30715,piR-30715)与胃癌预后的关系。于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6例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分析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iR-30715、PIWI样蛋白4(PIWI-like 4,PIWIL4)表达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空腹血糖、piR-30715、PIWIL4与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空腹血糖升高和piR-30715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交互作用。与癌旁组织比,癌组织的piR-30715、PIWIL4阳性表达例数明显增高(P<0.05)。随访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66例胃癌随访时间为1.25~75.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7.05个月。66例胃癌患者中,25例(37.88%)死亡,41例(62.12%)存活。单因素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1.965,P<0.001)、piR-30715(OR=2.002,P=0.016)、PIWIL4阳性(OR=2.683,P=0.018)、分期(tumor node metastasis,TNM)(OR=5.755,P=0.018)、远处转移(OR=4.693,P=0.003)及淋巴结转移(OR=3.654,P=0.036)均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COX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升高和piR-30715高表达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显示,高空腹血糖组和piR-30715高表达组的胃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低(P<0.05)。空腹血糖和piR-30715对胃癌预后存在相乘交互作用(P相乘=0.003),无相加交互作用(P>0.05)。空腹血糖升高和piR-30715高表达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空腹血糖升高与piR-30715高表达对胃癌预后有相乘交互作用。
林云钗胡丹林贤东彭峰
关键词:胃癌空腹血糖预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对抗栓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123例PCI成功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术后规范抗栓治疗,同时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49例和非气虚血瘀组74例,7天后所有患者采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血浆遗传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膜糖蛋白b/a(GPb/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纤维蛋白原(Fg),运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PCI术后1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PCI术后气虚血瘀组MPA、vWF、GPb/a高于非气虚血瘀组(P<0.05),而PLT、F1+2和F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气虚血瘀证仍存在明显的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是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张娅陈慧李灿东吴红霞林云钗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气虚血瘀证抗栓治疗主要心血管事件
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371例行PCI成功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可能影响PCI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虚血瘀证、MPA(≥70%)、血浆vWF水平和CYP2C19*2基因突变是影响PCI术后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气虚血瘀证、血浆vWF水平、MPA70%切割点和CYP2C19*2基因突变对评价PCI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张娅陈慧李灿东吴红霞林云钗洪丹丹王建军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主要心血管事件
探讨CYP2C19*2基因多态性和风险评分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临床危险因素,观察功能缺失型CYP2C19*2等位基因和风险评分与PCI术后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福建...
林云钗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风险评分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