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德春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平师范学院历史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代王
  • 1篇道德
  • 1篇艺文志
  • 1篇逸周书
  • 1篇中国古代文献
  • 1篇中国古典
  • 1篇中国古典文学
  • 1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中国史
  • 1篇中国史学
  • 1篇中国史学史
  • 1篇中国史学史研...
  • 1篇人物传
  • 1篇人物传记
  • 1篇肉类
  • 1篇肉类食物
  • 1篇食物
  • 1篇史学
  • 1篇史学发展
  • 1篇史学史

机构

  • 7篇四平师范学院

作者

  • 7篇林德春

传媒

  • 5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关于《中国史学史》教材编写的几条原则
1998年
中国史学史教材的编写要突破以往的“要籍题解式”、“专题式”、“朝代式”等传统框框,要把握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及实用性原则,这样才能适应高师历史专业的教学。
林德春
关键词:教材编写《中国史学史》史学发展中国史学史研究史学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代避讳特点浅议被引量:3
1994年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现象。避讳特指封建王朝的臣民对当代君主、历代君主为本朝所尊者.以及所尊重的人不得直称其名的社会现象。避讳起原于周、行于秦汉,盛于唐宋.驰于元,复又严于明清,废于民国。避讳为中国古代文献的内容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研究避讳的历史规律对于古籍整理及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德春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献古籍整理历代王朝历史规律
后唐、后汉亡国确切公元纪年考
1999年
现行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辞书、年表、大专院校中国古代史教材及中学历史教科书,都认为后唐亡于公元936年,后汉亡于公元950年。这两个年代,在中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方面均有误差。《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载:(后)唐清泰三年“闰(十一)月己卯,帝遣马军都指挥使宋审?..
林德春
关键词:公元纪年旧五代史枢密使
关于人类起源的两个问题
1993年
本文认为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的“劳动”,应理解为“动物式的本能劳动”或“劳动的初级形式”和“真正的劳动”或“人类的劳动”两种;并且应当承认,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两种劳动都程度不同的包涵着脑力劳动。应全面、正确理解“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伟大而科学的命题。“在某种意义上”是说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劳动是根本动力,并不排除生物规律及动物“滥用资源”和火的使用以及“群”等因素的作用。“不得不说”则是因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冯庆余林德春
关键词:骨化石肉类食物
浅谈《列女传》被引量:2
1998年
林德春
关键词:列女传汉书·艺文志封建伦理道德《列女传》人物传记
《左氏春秋》有关问题的再探讨
1997年
郑全红林德春
关键词:《左传》左丘明司马迁《春秋左氏传》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代谥号与谥法评述被引量:8
1996年
说法与谥号做为维护封建统治制度的一门见学有其发生、发展与衰亡的过程。谥号的种类、谥法的规定等也较为繁复,但它终究是为了说明与美化封建制度的产物,如今已成了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研究谥法与谥号有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历史人物评价、历史文献整理的研究,不可忽视。
林德春
关键词:谥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文化现象法定继承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