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漫燕

作品数:16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血清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瘤
  • 2篇人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瘤
  • 2篇乳头瘤病毒
  • 2篇输血
  • 2篇球蛋白
  • 2篇微球蛋白
  • 2篇无精
  • 2篇无精子
  • 2篇下呼吸道
  • 2篇瘤病毒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男性不育
  • 2篇精子
  • 2篇基因
  • 2篇Y染色体

机构

  • 16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16篇林漫燕
  • 10篇陈亿长
  • 9篇陈曼丹
  • 7篇蓝柳燕
  • 3篇王君
  • 3篇王丽珊
  • 3篇陈林兴
  • 3篇辜红妮
  • 2篇林美珊
  • 1篇张金池
  • 1篇洪楷
  • 1篇林广玲
  • 1篇邱小华

传媒

  • 5篇国际检验医学...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的趋势.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分离自住院患者痰样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性资料.结果在4年的痰检测样本中,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234株,占总体痰样本细菌检出率的8.5%.所有菌株均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分别为4%~9%和5%~6%,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临床危重病患者(ICU、脑外科、烧伤科、呼吸内科)多见.大部分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芮耐药率逐年上升.临床跃务人员应加强监测,并根据病原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规范抗生素应用,保持敏感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蓝柳燕王君辜红妮林漫燕陈曼丹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性
男性不育人群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
2010年
目的探讨汕头地区男性不育人群中原因不明的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及与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关系。方法以PCR体外扩增和电泳检测技术检测汕头地区男性不育人群的Y染色体AZF微缺失情况。结果患者组179例中检出25例Y染色体AZF微缺失,对照组(20例)Y染色体AZF15个位点无缺失。结论 Y染色体AZF微缺失是造成男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的病因之一,对本地区男性不育人群进行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蓝柳燕陈林兴林漫燕陈曼丹林美珊王君
关键词:男性不育Y染色体微缺失无精子症少精子症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出血、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hs-CRP和心肌酶谱水平的检测。结果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清中hs-CRP、心肌酶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组和无意识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hs-CRP和心肌酶水平明显升高,其检测水平与疾病的性质无关,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对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的进展和预后。
陈亿长林漫燕陈曼丹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C反应蛋白质心肌酶谱
450例妇女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对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450例妇女进行HPV基因分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DNA杂交技术检测450个HPV临床样本,并进行分型。结果:450例样本中,HPV感染者298例,阳性率66.2%,检出高危基因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和MM4型)158例,约占感染者的53.0%;检出低危型(HPV6、11、42、43和44型)140例,约占感染者的47.0%。在检出类型中既有单一,又有混合型感染。结论:DNA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可作为宫颈癌初筛手段。
蓝柳燕陈林兴陈曼丹林漫燕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DNA杂交
粤东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型别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粤东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与分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粤东地区101例尖锐湿疣患者病损组织中的HPV。结果HPV的检出率为70.3%(71/101),其中HPV6、11型的检出率为51.5%(52/101),HPV42型的检出率为3.0%(3/101),HPV43型的检出率为2.0%(2/101),其他型的检出率为13.8%(15/101)。结论粤东地区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以HPV11型和HPV6型为主,感染高峰年龄为20~40岁。
陈亿长林漫燕蓝柳燕陈曼丹
关键词:尖锐湿疣聚合酶链反应
粤东地区孕妇传染病感染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孕妇乙、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的感染情况,探讨其感染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01—2008-12住院的4 872例孕妇进行产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及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阳性率的检测。结果:本组乙肝HBsAg阳性率14.8%,3年间HBsAg阳性率变化不明显,各年阳性率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抗-HCV及抗-TP阳性率分别为1.0%和0.6%。2008年与2007、2006年抗-TP阳性率比有统计学意义(χ2=4.489,χ2=6.645,P<0.05),抗-HIV全阴性。结论:粤东地区孕妇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抗-TP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孕妇进行4种传染病感染标志物检测是及早发现传染病和防止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
陈亿长林漫燕洪楷陈曼丹
关键词:孕妇传染病疾病传播
粤东地区男性不育人群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微缺失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粤东地区男性不育人群与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关系和临床应用。方法:以PCR体外扩增和电泳检测技术检测粤东地区男性不育人群的Y染色体AZF微缺失情况。结果:实验组(46例)8例Y染色体AZF微缺失,对照组(10例)Y染色体AZF15个位点无缺失。结论:Y染色体AZF微缺失是造成男性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的病因之一,对男性不育人群进行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林漫燕蓝柳燕陈亿长陈曼丹
关键词: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男性不育
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肾功能受到损伤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98例肾脏损害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同时与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进行比较。结果198例肾病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有154例超过参考值,血β_2-微球蛋白有124例,血肌酐有74例,血清尿素氮有58例。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在肾功能轻微损伤时升高,较血β_2-微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更安全、敏感。优点是方法简便、血清浓度稳定、无需接触同位素,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林漫燕陈亿长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临床实验室技术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集2004~2006年期间病房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445例阳性下呼吸道标本中共分离细菌498株,53例为混合感染,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占59.6%(297/498),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29.8%,(148/49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10.4%(43/498)。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0%~25.6%,其次是妥布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最低是万古霉素,均为0.0%,其次是呋喃妥因。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率为19.0%、62.0%、33.3%。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为88.3%~97.3%。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有上升趋势,多数病原菌耐药问题严重,应加强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林漫燕陈亿长辜红妮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抗药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悬浮红细胞复温后输注的输血反应调查
2004年
目的 :观察悬浮红细胞复温后输注的输血反应发生率。方法 :追踪调查悬浮红细胞 12 6 6袋 ,分为复温组 ;未复温组。复温组是将悬浮红细胞在 37℃恒温水浴 5min ,输注后观察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 :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皮疹。输血反应发生率 :复温组 3.0 % ;未复温组 6 .6 % ,复温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复温组。结论 :悬浮红细胞在 37℃恒温水浴 5min ,复温后输注可有效地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
林漫燕陈亿长王丽珊
关键词:悬浮红细胞输血反应复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