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3篇术后
  • 2篇胸带
  • 2篇乳房
  • 2篇乳房再造
  • 2篇乳腺外
  • 2篇乳腺外科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术
  • 2篇外科术后
  • 2篇复发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乙酰
  • 1篇乙酰化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常州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林维佳
  • 2篇朱玉兰
  • 2篇汤黎明
  • 1篇许凌云
  • 1篇代建波
  • 1篇郑琳
  • 1篇高海燕
  • 1篇郑琳
  • 1篇郑琳

传媒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江苏省第四次...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缓解率的差异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22例乳腺癌患者,明确其肿瘤分期,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明确ER、PR、HER2及Ki-67表达状况,并分为腺腔A型(Luminal A)、腺腔B型(Luminal B)、HER2型、基底细胞型(Basal-like),采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类方案(ET方案)对所有患者进行2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判断肿瘤治疗效果及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人数为40例,占总人数的32.79%,其中Luminal A型总有效率为9.10%(3/33),Luminal B型总有效率为12.9%(4/31),HER2型总有效率为53.8%(14/26),Basal-like型总有效率为59.4%(19/32)。腺腔A型与腺腔B型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型与基底细胞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型与基底细胞型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腺腔A型与腺腔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化疗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化疗副反应,未出现导致化疗中断的副反应。结论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采用ET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可能是乳腺癌治疗具有价值的依据之一,较Luminal而言,HER2型与Basal-like型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
林维佳汤黎明郑琳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新辅助化疗疗效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胸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包括胸带,所述胸带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并连通胸带两端的换药孔,所述胸带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圈,第一魔术贴圈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圈,第二魔术贴圈的背面固...
林维佳
文献传递
68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治疗
2012年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对因、非手术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68例患者12例予保守治疗(其中7例肿块仍未消失,进一步手术治疗),63例(包括保守治疗失败者7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出院后2年随访,保守治疗5例中1人复发;手术治疗63例中无人复发,且手术瘢痕不明显,术后乳房外形满意。结论生理性或药源性男性乳腺发育症一般不必治疗,能自行消退或于停药后消退,病理性男性乳腺发育症可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患者无复发,效果佳。
林维佳
关键词:男性乳腺发育症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复发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乳腺外科术后塑形装置,包括胸带主体,所述胸带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散热贴,所述胸带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胸带主体上端的连接带,连接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内壁...
林维佳
文献传递
靶向EGFR的miR-7-5p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验证靶向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微RNA-7-5p(microRNA-7-5p,miR-7-5p)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验证EGFR为miR-7-5p的下游靶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转染miR-7-5p阴性对照质粒和pMIR-report-3′UTR/3′UTRm质粒,观察细胞中EGFR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通过CCK-8实验,观察转染pMIR-report-3′UTR/3′UTRm质粒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pMIR-report-3′UTR/3′UTRm质粒后MDA-MB-231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7-5p可显著降低非突变载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χ2=32.6,P<0.01。miR-7-5p靶向EGFR可使其mRNA表达水平比空白对照下调81.2%,χ2=136.1,P<0.05;比阴性对照下调79.1%,χ2=130.6,P<0.05。其蛋白水平则比空白对照下调71.0%,χ2=110.1,P<0.05;比阴性对照下调70.0%,χ2=107.7,P<0.05。过表达miR-7-5p第3天后,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比空白对照组降低29.3%,χ2=33.9,P<0.05;比阴性对照组降低27.5%,χ2=32.2,P<0.05。而细胞周期则表现为G0/G1期阻滞。相比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细胞的转移能力降低了约48.9%,χ2=64.9,P<0.05;相比阴性对照组则降低了50.9%,χ2=68.5,P<0.05。侵袭能力相比空白对照组降低了约45.7%,χ2=59.8,P<0.05;相比阴性对照组则降低了43.7%,χ2=56.4,P<0.05。结论靶向EGFR的miR-7-5p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
林维佳郑琳代建波许澍阳
关键词:EGFR乳腺癌细胞增殖
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同期硅胶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16例,行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硅胶假体植入术即时乳房再造。结果:对1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上述术式再造乳房后,从乳腺局...
朱玉兰许凌云林维佳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再造改良根治术局部复发
文献传递
乙酰化转移酶P300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乙酰化转移酶P300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2010年收治的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纳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另将18例不伴有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的乳腺纤维腺病患者纳入乳腺纤维腺病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患者乳腺组织切片中P30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纤维腺病组患者中,P300蛋白高水平表达12例,低水平表达6例,高水平表达率为66.7%(12/18);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患者中,P300蛋白高水平表达31例,低水平表达49例,高水平表达率为38.8%(31/80)。两组患者P300蛋白高水平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不同的患者的P300蛋白表达水平存在差异(P<0.05);年龄、月经情况、病理分级、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不同的患者的P300蛋白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31例P300蛋白高水平表达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复发转移3例(9.7%);49例P300蛋白低水平表达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复发转移21例(42.9%)。P300蛋白低水平表达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P300蛋白高水平表达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300蛋白低水平表达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直径更大,肿瘤更易复发和转移,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300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有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林维佳郑琳汤黎明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10例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TRAM皮瓣乳房再造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保留皮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方法的治疗体会。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对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大部分皮肤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下腹部腹直肌带蒂肌皮瓣(TRAM)行即时乳房再造,就该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1例TRAM皮瓣部分坏死,1例乳头部分坏死,1例再造乳房乳尾部脂肪部分坏死伴腋下伤口感染;无腹壁切口疝发生,无全部TRAM皮瓣坏死病例。术后患者对再造乳房形态评价非常满意5例,比较满意4例,不满意1例。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TRAM皮瓣乳房再造方法的切口小,再造乳房形态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方法。
高海燕朱玉兰林维佳
关键词:乳房再造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