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泰
- 作品数:31 被引量:21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藏南乌郁盆地晚新生代沉积序列的时代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7
- 2007年
- 青藏高原的古高度及其时代迄今仍是青藏高原研究的重大课题.通过对乌郁剖面近145m水平地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和下伏火山岩定年,建立了乌郁盆地15~2.5Ma时段的年代地层学框架和盆地发育历史.研究表明,15Ma以来乌郁经历了3个重要的构造发展阶段.15~8.1Ma期间,乌郁盆地发生了强烈的火山构造作用,其中包括至少3期强烈的火山喷发并使地层倾斜、褶皱.其后,盆地进入较长的构造平静期,发育了8~2.5Ma湖相沉积序列.2.5Ma期间,乌郁盆地经历了一次较强的东西向拉张,产生了南北向断裂,结束了湖泊沉积,沿断裂发育了河流.与吉隆盆地对比结果表明,8Ma以来喜马拉雅造山带和冈底斯造山带经历的构造作用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上述3个不同的构造阶段具有区域性意义.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中新世以来藏南地区古气候环境演化和高原隆升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依据.
- 陈贺海汉景泰丁仲礼孙会国郭正府
- 关键词:青藏高原南部晚新生代古地磁K-AR年龄
- 32kaB.P.以来东北二龙湾玛珥湖沉积序列的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4
- 2008年
- 魏强汉景泰李东
- 关键词:古环境意义粒度特征古气候记录气候环境变化
- 东北二龙湾玛珥湖13 ka BP以来的沉积年纹层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对东北二龙湾玛珥湖的沉积物(0~700cm)进行研究,发现该湖既含有生物年纹层(0~632cm)又含有碎屑年纹层(632~700cm),其中生物年纹层又可按照藻类种类及含量的多少划分为以甲藻为主的生物年纹层(0~63cm)和甲藻与硅藻混合的生物年纹层(214~632cm).对这3种年纹层的详细组成与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沉积序列中年纹层类型变化的原因,并建立了13kaBP以来高分辨率的纹层年代学标尺.这为今后继续年纹层计数、误差评价及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 游海涛刘嘉麒刘强储国强Patrick Rioual汉景泰顾兆炎
- 关键词:甲藻
- 硅藻提纯方法新进展:小个体硅藻纯化的实验技术被引量:6
- 2010年
- 硅藻壳体氧同位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古气候研究手段,硅藻的分离提纯是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一环。矿物杂质由于与硅藻壳体的氧同位素差异很大,对目前常用的硅藻氧同位素实验方法获得的结果有显著影响。因此,硅藻氧同位素分析对硅藻样品的纯度要求极高。
- 李东汉景泰孙会国董明富永红
- 关键词:硅藻提纯方法氧同位素分析纯化分离提纯古气候
- “05-06”西江特大洪水对河流碳输出通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6年
- 2005年6月西江(珠江主干流)发生了一次重现期近200年的特大洪水事件.在此洪水过程中,通过系列采样,对河水总悬浮物(TSS)、溶解无机碳(DIC)、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进行实验室测定,对洪水水体的碳含量及其变化特征作了讨论.这些参数反映了流域地表和地下径流在洪水过程中的变化.洪水事件对西江POC通量的估算影响最大,其次为DOC,而对DIC影响较小.通过分别对西江全年及洪水期(2005年6月21~28日)的碳通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洪水期DIC,DOC和POC的通量分别为1.52×10~6,0.24×10~6,0.54×10~6g·km^(-2)·a^(-1),分别占全年碳通量的14.87%,24.75%和44.89%,洪水期间碳输出量对河流碳输出总量及构成方式有不可忽略的贡献,研究洪水事件的碳通量对于准确认识洪水频发河流的碳通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 孙会国汉景泰张淑荣吕喜玺
- 关键词:洪水
- 长白山天池火山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及潜在火山灾害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长白山天池火山位于中国和朝鲜两国边境线上,借助国际合作,对分布于中朝两国境内的天池火山喷发物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考查,选择层序完整的火山喷发物剖面,对天池火山进行整体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测定了天池火山历史时期大喷发从早期到晚期喷出的气体成分和含量,进而探讨了该火山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造成的火山灾害,并利用天池火山气体成分和含量开展了该火山未来喷发危险性及其潜在火山灾害预测研究,这一方法对进一步开展我国大陆活火山的喷发预测及其火山灾害防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郭正府刘嘉麒汉景泰贺怀宇代国良游海涛
- 关键词:长白山天池火山火山气体火山灾害火山监测灾害研究火山喷发物
- 大洋环流型式转换在冰期旋回中的作用及经典第四纪冰期理论质疑被引量:1
- 1995年
- 迄今所获的地质证据,包括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大陆冰盖、山地冰川以及南北两极冰芯记录,均表明最后一次冰期终止始于14000aB.P·前,先于米兰科维奇天文理论推算的最大太阳辐射率的出现。地质记录同时表明,冰期-间冰期振荡以时间上不对称的100000a周期为主。这一非对称性以漫长的冰盖建造和迅速的冰盖消融为特征。而轨道要素引起的太阳辐射率波动以41000a、23000a和19000a周期为主。因此,地质记录显示冰期气候对太阳辐射率变化并无严格的直接响应关系。本文在讨论经典冰期气候理论的同时,着重评述近来发展的大洋环流-气候关系模式。该模式以能量、水体质量和大洋盐度平衡为依据,强调大西洋环流传送带对气候的影响。根据深海沉积物的化学记录该学说认为,冰期期间的大洋环流型式与现代不同。新仙女木寒冷事件可为大洋环流型式转换对气候影响的一个例证。就目前存在的有关冰期气候理论的一些问题,文中最后也做了讨论。
- 汉景泰Fyfe.,WS
- 关键词:大洋环流第四纪更新世
- 逊克晚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代国良汉景泰
- 关键词: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五大连池火山群环太平洋火山带
- 大洋环流型式转换在冰期旋回中的作用及经典第四纪冰期理论质疑(续)
- 1996年
- 大洋环流型式转换在冰期旋回中的作用及经典第四纪冰期理论质疑(续)汉景泰W.S.Fyfe(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地质系)4问题及讨论大洋环流-气候学说认为从冰期到间冰期海洋-大气系统全球性巨型再组合导致了末次冰期的终止。假如第四纪时期冰期终止是相似的,那么...
- 汉景泰Fyfe,WS
- 关键词:大洋环流更新世第四纪冰期旋回
- 松花江河流碳通量、来源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河流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大气之间相互作用与联系的重要纽带,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松花江是我国第三大河(就流量而言),流经我国著名的东北黑土区,近百年来流域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关于松花江河流碳的研究至今还...
- 孙会国汉景泰李冬伟吕喜玺
-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