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秀清

作品数:20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衢州市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麻醉
  • 6篇全麻
  • 5篇气管
  • 5篇插管
  • 4篇清醒
  • 3篇气管插管
  • 3篇清醒插管
  • 3篇肿瘤
  • 3篇麻醉恢复
  • 3篇麻醉诱导
  • 3篇喉癌
  • 2篇心血管反应
  • 2篇血管反应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阻滞
  • 2篇右美托咪啶
  • 2篇镇痛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患者

机构

  • 20篇衢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江秀清
  • 13篇邵雪泉
  • 7篇余洁
  • 7篇潘中心
  • 6篇郑丽花
  • 5篇杨淑芬
  • 4篇徐玲
  • 4篇殷萍
  • 3篇程群
  • 2篇赵柯敏
  • 2篇兰金山
  • 2篇占霖森
  • 2篇余功敏
  • 2篇兰允平
  • 2篇王之成
  • 1篇夏利花
  • 1篇汪锡耀
  • 1篇程李建
  • 1篇黄莉
  • 1篇余新春

传媒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七氟烷麻醉复苏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49
2015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七氟烷麻醉复苏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择期LC术90例,年龄20~78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30):七氟烷组(S组)、七氟烷+舒芬太尼组(SS组)和七氟烷+右美托咪定组(SD组)。3组患者术中维持七氟烷呼气末浓度1.3 MAC^1.5 MAC,3组患者缝合皮肤时停止吸入七氟烷,SS组缝合皮肤时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缓慢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SD组手术开始气腹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为10min。S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手术结束前5 min(T0)、全身麻醉苏醒拔管前(T1)、拔管后即刻(T2)和拔管后5 min(T3)的SBP、HR、SPO2及躁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S组和SS组比较,SD组全身麻醉苏醒期SBP、HR明显降低,但与T0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或降低,而S组和SS组在T1、T2、T3时段SBP、HR均明显升高;与S组比较,SS组和SD组苏醒期躁动分级评分和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疼痛评分VAS临床评定优良率显著优于S组(P<0.01);但VAS评分SD组均明显优于S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轻七氟烷麻醉复苏期躁动和心血管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提高LC术后患者苏醒期舒适度。
余洁邵雪泉郑丽花江秀清
关键词:腹腔镜麻醉恢复期躁动七氟烷
BIS监测在乳癌根治手术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镇静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乳癌根治手术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全麻)中的应用及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乳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GEA组)。术中维持BIS值在45~55,观察记录麻醉诱导前(TO)、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切皮即刻(T3)、乳癌切除时(T4)、术毕即刻(T5)和拔管即刻(T6)的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麻醉药用量;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T1时段MAP、HR较T0时段明显降低(P〈O.05);但GAng患者在T2、T5、T6时段HR和MAP均明显高于T0或GEA组同一时段(P〈0.05),两组患者T3、T4时段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于T0水平。两组患者术中维持相同BIS值的情况下,GEA组全麻用药量较GA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且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GA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BIS监测能指导乳癌根治手术硬膜外复合全麻的精确用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程度和提供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可防止术中知晓的发生。
潘中心余洁邵雪泉江秀清郑丽花程群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右美托咪定辅助表面麻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插管的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23
2015年
将60例预计插管困难而拟行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后外科手术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表面+右美托咪定(DEX) 1.0 μg/kg(10 min内静脉输注)负荷量麻醉(DEX组)和表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麻醉(MF组),保留自主呼吸经鼻插管.DEX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在FOB通过后鼻孔、窥视会厌、插管成功即刻及后1 min均低于MF组(P<0.05或<0.01),Ramsay镇静评分高于MF组(P<0.05);插管舒适度5级评分,DEX组1、2级者为8和14例,高于MF组的4和10例;插管后即刻3级评分1级者,DEX组21例、MF组12例;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DEX组为70%(21例)、MF组47%(14例)(P<0.05).术后DEX组对鼻腔置入FOB及插管刺激不良记忆率为37%(11例),明显低于MF组的67%(20例)(P<0.05).提示DEX辅助气道表面麻醉行FOB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舒适度和配合度高,并能提供更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邵雪泉余洁潘中心郑丽花徐玲江秀清
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颅内压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常规麻醉诱导后,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输注速度30 ml/kg,总量为1 L;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注7.2%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输注速度15 ml/kg,总量为0.25 L.药物输注前即刻、输注后0.5、1、2、3h5个时点分别记为T0、T1、T2、T3、T4.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一氧化碳、每搏输出量(SV)、每搏变异度(SVV)、Na+、K+、Ca2+、pH、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T2、T3、T4时点心率和CVP均明显高于T0时点[对照组:心率(77±6)、(78±7)、(77±6)次/min比(67±5)次/min,CVP(12.7±2.4)、(14.7±2.6)、(10.7±2.0) cmH20比(8.7±1.8)cmH20,1 cmH20=0.098 kPa;观察组:心率(77 ±6)、(78±7)、(74±6)次/min比(67±5)次/min,CVP(12.6±2.4)、(14.8±2.7)、(10.6±2.0) cmH20比(8.7±1.8) cmH20];T3和T4时点MAP均明显低于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69±8)、(66±7)mmHg比(77±8)mmHg(1 mmHg =0.t33 kPa);观察组:(70±8)、(71±7) mmHg比(77±8)mmHg,P<0.05];2组患者T1、T2、T3、T4 4个时点一氧化碳、SV及SVV与T0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一氧化碳(5.6±1.4)、(6.1±1.7)、(6.2±1.8)、(5.3±1.6)L/min比(4.3±1.2) L/min,SV (80±10)、(80±10)、(80±10)、(71±8)L/min比(66±7)L/min,SVV(6.3±1.1)%、(6.0±1.0)%、(6.3±1.0)%、(8.7±2.0)%比(10.5±2.2)%;观察组:一氧化碳(5.7±1.4)、(6.1±1.7)、(6.3±1.8)、(5.4±1.6)L/min比(4.3±1.1)L/min,SV(8
江秀清
关键词:颅脑外伤手术血流动力学颅内压
地塞米松增强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2021年
通过比较地塞米松复合左旋布比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注射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和作用时间,分析地塞米松能否增强左旋布比卡因硬外注射无痛分娩的镇痛强度和时间。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纳入50例初产妇,均为阴道分娩,宫颈扩张≥4cm。将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0.125%生理盐水组(C组)和硬膜外左旋布比卡因0.125%生理盐水联合地塞米松8 mg组(D组)两组(25例)。记录第二次注射的时间、总剂量、新生儿结局和硬膜外麻醉的不良反应。结果:D组镇痛时间(80.5±12.39 min)明显长于C组(61.75±10.74 min), P < 0.05(0.001)。D组患者左旋布比卡因剂量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87±33.42 vs 127.21±40.68 mg, P = 0.002)。两组在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新生儿结局和并发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地塞米松用于无痛分娩的硬膜外镇痛持续时间长,对母婴均无并发症。
江秀清余功敏吴青华兰允平
关键词:地塞米松左旋布比卡因正常分娩
穴位针刺对行冠脉狭窄行搭桥手术患者转归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穴位针刺对行冠脉狭窄行搭桥手术患者转归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行冠脉狭窄行搭桥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不给予任何电针刺激;试验组患者则在行常规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前和搭桥完成后给予电针刺激穴位;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率,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POCD发生率分别为57.50%(23/40),12.50%(5/40);试验组患者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S100β和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完成时、术后6 h及术后12 h S100β和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针刺用于行冠脉狭窄行搭桥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疾病转归,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江秀清
关键词:针刺冠状动脉搭桥转归认知功能障碍
颌颈部肿瘤患者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
占霖森杨淑芬江秀清潘中心王之成程李建赵柯敏邵雪泉郑丽花黄莉
麻醉诱导且行气管插管术比丙泊酚更安全有效。该技术成果,课题组成员已在国内医学期刊发表论文7篇,其中《中华麻醉学杂志》2篇、《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篇,其他国家一级杂志2篇,二级学术期刊2篇。医学杂志发行量遍布全国。为今后推...
关键词: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方法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全麻恢复期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全麻恢复期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啶0.25μg/kg组(D_1组)和0.5μg/kg组(D_2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加全身麻醉,于手术结束前30min D1组和D_2组患者单次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0min内注射完毕。C组以同样方式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拔管前(T_0)、拔管时(T_1)、拔管后5min(T_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观察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前Rikey镇静躁动评分。采用词语等级量表评分法(VRS)评估苏醒5min时疼痛程度。并记录Ste wa rd苏醒评分≥5分的时间。结果 3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Ste wa rd苏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T_1、T_2时点的MAP明显增高、HR明显快于T0或D_1组和D_2组同一时点(P<0.05或0.01),与C组、D_1组比较,D_2组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略有延长(均P<0.01);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拔管前Rikey镇静-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及拔管后5min的VRS评分降低,镇痛有效率升高(P<0.05或0.01)。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25μg/kg可改善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质量。
邵雪泉徐玲江秀清余洁潘中心张云锋汪华娟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老年麻醉恢复
全麻加颈丛阻滞对喉癌根治术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邵雪泉江秀清
关键词:全麻心血管反应颈丛阻滞喉癌
全麻与颈丛复合全麻对喉癌患者术后清醒恢复影响的对比研究
邵雪泉兰金山殷萍杨淑芬江秀清
为确保喉癌根治术病人术中、术后呼吸道通畅,一般认为气管插管全麻为最安全的麻醉方法。但由于手术创面广、术时较长,因而长时间承受较深的全身麻醉往往可引起术后清醒延迟。如何发挥颈丛阻滞的优越性,以减少全麻用药量和提高围拔管期苏...
关键词:
关键词:全麻术后喉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