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建来

作品数:95 被引量:634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4篇小麦
  • 12篇赤霉
  • 11篇籽粒
  • 11篇霉病
  • 11篇赤霉病
  • 10篇栽培
  • 10篇小麦品种
  • 8篇小麦籽粒
  • 7篇性状
  • 7篇育种
  • 7篇小麦生产
  • 6篇稻茬
  • 6篇选育
  • 6篇栽培技术
  • 6篇农作
  • 6篇农作物
  • 5篇氮素
  • 5篇稻茬小麦
  • 5篇容重
  • 5篇综合利用

机构

  • 93篇安徽省农业科...
  • 17篇安徽农业大学
  • 5篇安徽省农作物...
  • 2篇中国科学院等...
  • 2篇安徽省农业技...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皖西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荃银高科...
  • 1篇丰县财政局
  • 1篇宿州市农业科...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95篇汪建来
  • 41篇赵莉
  • 37篇何贤芳
  • 25篇刘泽
  • 24篇孔令聪
  • 21篇曹承富
  • 19篇赵斌
  • 17篇王瑞
  • 15篇赵竹
  • 14篇甘斌杰
  • 11篇张平治
  • 7篇赵景忠
  • 6篇汪芝寿
  • 5篇武际
  • 5篇季昌好
  • 5篇管叔琪
  • 4篇朱昭进
  • 4篇杨赞林
  • 4篇姚大年
  • 3篇郭熙盛

传媒

  • 29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北方农业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种子
  • 2篇园艺与种苗
  • 2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安徽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小麦研究
  • 1篇Agricu...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全国商情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肥不同施用方法对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以超高产强筋小麦为试验材料,探讨返青、拔节与孕穗肥施用比例对氮、磷、钾吸收利用、籽粒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施氮肥,产量提高,后期施氮有利于磷、钾素吸收效率和运转效率提高。施氮量为300kghm-2条件下,以基肥、拔节肥比例为7∶3较为适宜。
王允青汪建来郭熙盛武际
关键词:氮肥运筹养分吸收利用
皖麦44品质特性及配粉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以小麦新品种皖麦44为材料,对其品质特性在年度间、地点间的变化及其与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的配粉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皖麦44属质量优质型中强筋品种,在年度间、地点间品质较稳定,面团稳定时间大多在7min以上;弱化度低,面团耐揉是皖麦44品质的主要优点。在豫麦18、皖麦19、皖麦48中搭配20%、30%、50%的皖麦44,配粉的弱化度就可降至80BU,稳定时间上升至4~5min,达到中筋粉要求。
王瑞汪建来赵斌赵竹赵莉姚大年
小麦品种间溶剂保持力差异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小麦溶剂保持力与品质特征的关系。[方法]试验选用黄淮麦区近年来推广的具有较高产量的品种19个,分析了品种间4种溶剂保持力之间的差异及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4种溶剂保持力品种间在0.01水平有差异,乳酸SRC与蛋白质和湿面筋呈显著正相关;碳酸钠溶剂保持力与硬度和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峰值黏度、稀懈值和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水溶剂保持力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稀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硬度呈显著相关;蔗糖溶剂保持力与蛋白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溶剂保持力可作为品质分析的一项指标,用于早代选择。
赵莉王敏汪建来未文良
关键词:溶剂保持力品质性状
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04
2005年
以强筋小麦皖麦38和中筋小麦皖麦44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子粒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分析了植株体内N、P、K素含量与子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氮素与两种类型小麦的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增施氮素不仅能显著提高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降低弱化度,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有利于植株对氮的吸收,而且还能提高P、K的营养水平。植株体内N的含量除与吸水率和弱化度相关不显著外与其它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只有容重为负相关;皖麦38和皖麦44达到最高子粒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24.6 kg/hm2和207.5 kg/hm2,达到最高蛋白质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88.5 kg/hm2和221.0 kg/hm2。
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赵斌赵竹
关键词:小麦氮素子粒产量养分吸收
油菜样品前处理方法对近红外品质分析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模拟的方法制造出油菜“异常”样品 ,并通过其与正常样品的近红外分析结果的比较 ,探讨样品量、芽粒率、瘪粒率、含水量以及浸泡处理模拟雨淋后的油菜籽对近红外品质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样品量、含水量以及芽粒率对近红外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瘪粒率的影响较小 ;而浸泡处理对近红外品质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黄晓荣汪建来赵竹赵斌吴新杰黄诚
关键词:油菜含油量含水量
小麦F_2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选择效果
1991年
本文利用2年7个组合研究了小麦F_2主要产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并初步估算了2个组合F_28种选择指标的选择效果.结果表明,小麦F_2主要产量性状间大多呈正相关.F_2性状间的相关,组合和年份间存在着差异,总的变化趋势是:两性状相关越密切,组合和年份间的差异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单株生物量和收获指数是影响F_2单株粒重的主要因子.株高可在F_2进行选择,但高度应适宜.其它指标的选择效果很小,对这些性状F_2不必进行严格的选择,可视其综合表现进行直观选择.
汪建来
关键词:小麦产量性状
皖北地区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2014-2017年在安徽省的3个市(县)开展7个点次的机械粒收试验,并对其中5个点次试验进行机械粒收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破碎率均值为9.12%,高于《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GB/T21962-2008)》中规定的子粒破碎率45%的标准;杂质率均值为3.37%,略高于43%的国标标准;总损失率为1.74%,低于45%的国标标准,子粒破碎率和杂质率偏高是目前安徽省皖北夏播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破碎率与子粒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收获期子粒含水率高是造成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推迟收获期至10月10日以后,参试品种中超过90%的品种子粒含水率可以下降至28%以下。
王克如刘泽汪建来朱卫生张秋李璐璐谢瑞芝陈现平张建薛军侯鹏明博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破碎率
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系)脱水及穗发芽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筛选"免晾晒"小麦品种(种质),实现小麦籽粒在穗上脱水至安全水分后直接入仓是小麦规模化生产的新需求。以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及部分新育成苗头品系为材料,于小麦蜡熟初期至收获期,测定了籽粒含水量、脱水速率和穗发芽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蜡熟至收获期不同小麦籽粒含水量呈"慢—快—慢"的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3.07%,14.77%和3.06%(5月29-6月1日籽粒含水量),白皮(半冬性)小麦品种同期籽粒含水量高于红皮(春性)小麦品种,并随籽粒成熟度的推进,差异逐渐缩小;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脱水速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小麦具有脱水快的特性,1天内籽粒水分可从25%脱至13%左右(5月30-31日,6月4-5日籽粒含水量),其中脱水最快的品种为新麦26,为4.83%/d,最慢的品种为生选6号,为3.13%/d;相同籽粒含水量下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红皮小麦品种穗发芽抗(耐)性明显高于白皮小麦品种。
何贤芳赵莉刘泽汪建来
关键词:小麦籽粒含水量脱水速率穗发芽
基于55K SNP芯片揭示小麦育种亲本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解不同省份小麦亲本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以150份分布于安徽、江苏、河南、四川及山东等省份小麦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150份小麦材料中共检测到52,537个SNP位点,质控后共获得39,422个有效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38,135个,占有效标记数96.74%。多态性标记在亚基因组间分布呈现D(10,450)四川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高度一致,分群结果与血缘关系、区域来源及育成单位均较为吻合。本研究表明各省份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处于中度多态水平,但材料平均遗传距离较为接近,仍需引入优质种质资源,缓解材料同质化情况,增加小麦应对逆境胁迫能力,减轻小麦实际生产中的脆弱性及风险性。
卢茂昂彭小爱张玲汪建来何贤芳朱玉磊
关键词:小麦育种亲本
软质白皮小麦荃麦725栽培技术规范被引量:2
2020年
荃麦725是软质白皮半冬性小麦品种。根据荃麦725品种特性、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实践经验,制定出适用范围、适宜区域、主要生育期指标、群体动态、目标产量和质量标准、整地质量、肥水管理、科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以及收获贮藏等技术规范,为荃麦725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何贤芳赵莉刘泽汪建来葛勇
关键词:软质小麦栽培技术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