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红
- 作品数:24 被引量:3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表现被引量:47
- 2011年
- 目的评估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MRI形态及动态增强表现,提高对DCIS的认识,为早期发现及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影像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行乳腺MR检查的纯DCIS44例,DCIS伴微浸润27例,共71例,将其分成N1(乳腺纯DCIS)和N2(DCIS伴微浸润)2组。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所有可疑病灶定义为斑点状(直径〈5mm)、肿块和非肿块3类。描述病灶形态特征(MI=斑点状,M2=线样、线样导管样,M3=导管分支样,M4=段样,M5=局灶性,M6=区域性,M7=弥漫性,M8=肿块)和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I型:持续七升型,Ⅱ型=平台型,Ⅲ型=廓清型,1V=与腺体同步强化)。应用X。检验对病灶的形态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共检出73个DCIS病灶。4个(5.5%)为斑点状病灶,64个(87.7%)为非肿块样病灶,5个(6.8%)为肿块样病灶。在64个非块样强化的病灶中,M3、M4、M5、M6分别有15、34、9和6个,其中以M3、M4最常见;在N1组(45个)中M3、M4、M5、M6分别有7、21、7和3个;N2组(28个)分别有8、13、2和3个;2组形态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个非块样强化的病灶中31个内部不均匀强化,M3、M4均占35.5%(11/31);26个簇状小环状强化,M4占88.5%(23/26);网状强化4个;丛状强化2个;均匀强化1个。5个肿块样病灶中,N1组3个,N2组2个;4个形态呈分叶状;4个边缘毛刺,1个边缘光整;5个肿块均为不均匀强化。可绘制TIC的25个病灶中I型8个,Ⅱ型11个,Ⅲ型3个,Ⅳ型3个。结论DCIS的典型形态表现为M3、M4,其中以段样分布的成簇小环状强化最具特点。DCIS的TIC常表现为I型和Ⅱ型。
- 许玲辉彭卫军顾雅佳李瑞敏刘晓航汪晓红毛健唐峰丁建辉
- 关键词:导管乳腺磁共振成像图像增强
- CAD辅助X线诊断乳腺癌应用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初步探讨在乳腺癌X线诊断中,辅助应用CAD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自1999~2002年4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并具X线检查的病例,分别使用放射科医师独立诊断和其辅助应用CAD系统(激光扫描法)诊断,统计各自诊断发现肿块及微钙化的敏感性,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放射科医师独立诊断乳腺癌敏感性为80.94%,辅助CAD诊断敏感性为88.01%,其中对肿块检测敏感性分别为81.42%,89.38%;对微钙化检测敏感性分别为80.70%,94.74%。结论:放射科医师辅助CAD的应用使钼靶诊断乳腺癌检出率有一定的提高,尤其对于微钙化病灶。
- 汪晓红王玖华耿道颖顾雅佳
- 关键词:CADX线诊断乳腺癌钼靶诊断
- 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研究
- 第一部分动态增强MRI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乳腺癌动态增强MRI特征,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监测随访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评估化疗后残留病灶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一组44个在...
- 汪晓红
- 关键词:磁共振功能成像乳腺癌辅助化疗
- 乳腺疾病诊疗中影像应用总结及新探讨
- 顾雅佳汪晓红肖勤彭卫军陈彤箴杨文涛吴炅曾炜杨天锡张廷璆吴斌张帅郑晓静唐峰毛健
- 该项目在国内首次借鉴并应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诊断系统,并根据国人乳腺肿瘤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特征以及病理表现,经过数千例患者的应用,做出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在有症状人群乳腺肿瘤影像学诊断的总结,从中提出的建议与新版...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影像导管原位癌保乳治疗影像评价
- T2*磁共振灌注成像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MR T2*首过灌注成像(T2*-PWI)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及早期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分析45例乳腺癌(均为浸润性导管癌)T2*-PWI,比较19例按疗程随访的PWI结果(化疗前,
- 汪晓红彭卫军顾雅佳唐峰毛健钱敏沈茜刚
- 文献传递
- fMRI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1H-MRS)、扩散加权成像(DWI)和首过灌注成像(PWI)对早期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19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比较化疗前和2个疗程后病灶的1H-MRS,DWI和PWI表现,观察分析新辅助化疗疗效。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乳腺癌在DWI上信号强度较高,ADCb=1000值较低[(1.12±0.03)×10-3mm2/s];17例化疗后缓解病例在治疗后ADC值升高[(1.29±0.05)×10-3mm2/s],肿瘤有缩小趋势。1H-MRS示乳腺癌组织可出现明显的胆碱复合峰(11/17);化疗后部分缓解病例(10/11),肿瘤内胆碱复合峰下降或消失。PWI示乳腺癌灶的负性灌注曲线表现为MR信号在短暂平台期后快速下降,较少或不出现信号强度恢复;新辅助化疗后肿瘤负性灌注曲线渐趋平缓。结论:1H-MRS、DWI和PWI均可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并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监测疗效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汪晓红彭卫军沈坤炜唐峰陈舒捷毛健钱敏沈茜刚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新辅助化疗
- 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68
- 2005年
-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分析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征象,包括形态学、内部信号及其动态增强特征等,计算病灶峰值增强率Emax,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并根据病变最高强化区ROI测量值,绘制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147例患者共计病灶152个,其中恶性87个,良性65个。分析比较病变的形态学及动态增强表现,发现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整,无毛刺、边界多清晰,强化均匀或伴有内部分隔等,动态强化参数Emax多大于90%,Tmax多大于240s,Slopemax多大于3%/s;恶性病变则多为不规则形,边缘可伴毛刺,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强化不均匀,病灶常呈环形强化,导管样强化,Emax多大于90%,Tmax多大于240s,而Slopemax多大于3%/s。时间信号曲线类型恶性病变多表现为Ⅱ或Ⅲ型,良性病变则多为Ⅰ或Ⅳ型。结论:乳腺MRI不仅提供了病灶丰富的形态学信息,而且还通过动态增强进一步揭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从而有助于对乳腺病变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更有效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
- 汪晓红耿道颖顾雅佳彭卫军杨天锡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乳腺X线摄影术MRI
- 5307名女性乳腺首次筛查影像结果分析被引量:21
- 2008年
- 目的 探讨X线、超声和体检3种筛查组合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检出的意义,分析筛查癌的特点。方法对5307名女性乳腺进行初次筛查,受检者年龄20—76岁(中位年龄49岁)。分析X线加超声和体检、X线加体检、X线检查3种筛查组合的回叫率、活检率和癌检出率,并对筛查癌进行影像分析。各组间比较使用行×列的x^2检验或者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X线加超声和体检、X线加体检、X线检查3种筛查组合比较如下:回叫率分别为4.90%(49/1001)、6.90%(166/2407)、4.48%(85/1899);活检率为1.60%(16/1001)、1.04%(25/2407)、0.63%(12/1899);癌检出率为0.50%(5/1001)、0.17%(4/2407)、0(0/1899)。X线加超声和体格检查的癌检出率最高,共发现10例乳腺癌,其中9例为筛检癌。3组间的回叫率、活检率和癌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99、6.264、8.764,P值均〈0.05)。筛检癌中8例为早期乳腺癌(导管原位癌4例,Ⅰ期浸润性乳腺癌4例)。X线检出的7例病灶中仅2例被超声发现,其他5例超声和体检均未检出。表现为簇状分布的多形性钙化2例,交界性钙化呈线样分布2例,不对称致密、不对称致密伴钙化、多簇状钙化伴多发结节各1例。X线漏诊的2例经回顾性阅片都予以正确诊断,均表现为非对称致密影。结论X线加超声和体格检查3者组合是乳腺癌筛查的最佳组合,X线检查检出的病灶较其他方法更为早期。
- 肖勤柳光宇郑晓静汪晓红刘权蒋朝霞许玲辉彭卫军胡丹婷常才邵志敏沈坤炜王玉芳韩潮顾雅佳
-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X线摄影术
- 乳腺病变的动态增强MRI研究
- 目的:1.探讨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2.通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表现与钼靶X线的对照研究,探讨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优劣及其联合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3.通过观察乳腺恶性肿瘤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分...
- 汪晓红
- 关键词:乳腺病变磁共振成像乳腺肿瘤肿瘤组织学
- 文献传递
- 临床病理讨论:胰腺多发囊肿,间断腹部不适被引量:2
- 2017年
- 病史摘要入院病史患者女性,60岁。因“发现胰腺多发囊肿5年,间断腹部不适5个月”于2016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2010年外院体检查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CA724(-),腹部CT提示胰腺多发囊肿(图1A),双肾多发囊肿。
- 高鹤丽金凯舟汪晓红陈治宇卢仁泉黄丹虞先濬
- 关键词:VHL综合征神经内分泌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