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冰寒
- 作品数:20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皮质激素疗效综合评估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修订版(简称COPD全球策略修订版)制定的COPD评估系统,综合评估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人性皮质激素(LABA/ICS)治疗高风险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经COPD综合评估为高风险COPD患者(年龄49~86岁,男20例,女5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合并糖尿病2例),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吸入治疗,1吸q12h,24周。治疗前后进行4方面综合评估:①症状评估: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②肺功能评估:FEV。、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pred)、FEV。/FVC;③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实验期间急性加重次数;④合并症评估。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吸入治疗24周后,CAT评分(16.160士4.110)分与治疗前(19.280±5.103)分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FEVl(1.174±0.219)L、FEV1%pred(45.480±6.125)%、FEVl/FVC(39.360±5.507)%与治疗前[(1.068±0.224)L、(41.240±5.600)%、(36.200±5.268)%]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期间有8例急性加重次数1次,平均(O.320±0.476)次/24周,均为合并肺部感染。未观察到增加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μg/500μg)吸人治疗后,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者的血压、血糖波动超出原有药物控制的范围。结论COPD综合评估系统反映了COPD的复杂性,与先前应用单一的肺功能分级进行疾病分期相比,对患者评估更加全面、合理、可靠。LABA/ICS一线治疗高风险组COPD患者,可改善症状、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
- 许庆华李文岚沈冰寒林显辉叶晓艺吴志春汪林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皮质激素类
- 脉冲振荡肺功能在矽肺病患者早期诊断及随访中的意义
- 2017年
- 目的分析脉冲振荡技术(IOS)用于矽肺病患者肺功能早期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连续接触3年以上硅粉尘且经螺旋CT扫描诊断并确诊为矽肺病患者90例进行IOS检测,并与常规通气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不同分期矽肺病患者的IOS指标情况。结果 IOS检测总阳性率为91.11%,常规通气检测患者的总阳性率为7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矽肺患者的Fres和R5-R20等指标情况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矽肺病患者,X5指标显著低于Ⅰ期、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OS诊断早期矽肺病患者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有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同时可反映患者的病变程度。
- 陈伟文郭伟峰李萌沈冰寒李翠梅王志刚
- 关键词:肺功能检测矽肺病脉冲振荡技术
- 参照ERCC1、RRM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ERCC1、RRM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5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顺铂治疗的78例、健择(吉西他滨)化疗的72例,比较各组不同化疗效果患者的ERCC1、RRM1表达情况。结果顺铂无效组患者ERCC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顺铂有效组(P<0.05);RRM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与顺铂有效组无差异(P>0.05);健择无效组患者RRM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择有效组(P<0.05);ERCC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与健择有效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ERCC1表达水平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成反比,RRM1表达水平与健择化疗效果呈反比,ERCC1、RRM1表达可以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药物使用。
- 陈伟文王志刚郑锦阳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
- 关键词:ERCC1RRM1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
- 模拟机及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模拟定位机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21例肺部病灶的患者,94例在模拟机引导下经皮肺穿,27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所得标本经涂片后送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模拟机组活检阳性率93.6%,CT组活检阳性率100%。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拟机组和CT组引起出血和气胸并发症分别为6.4%和3.7%、5.3%和3.7%。结论模拟机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病灶确诊率和并发症相似,均是一种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正确率高的检查手段,对肺部病变特别是周围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沈冰寒王志刚叶晓艺
- 关键词: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模拟机活检阳性率肺部病灶模拟定位机
- 支气管镜下介入冷冻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下介入冷冻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PD-1抑制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下介入冷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指标、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疾病总控制率(overall disease response rate,O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CA125、CYFRA21-1、CE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3^(+)/CD4^(+)、CD3^(+)/CD8^(+)、CD4^(+)/CD8^(+)均升高,CD4^(+)/CD125^(+)降低,观察组CD3^(+)、CD3^(+)/CD4^(+)、CD3^(+)/CD8^(+)、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4^(+)/CD12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情绪、认知、角色和社会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躯体、情绪、认知、角色和社会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腔黏膜炎、手足麻木、白细胞降低及血小板下降、蛋白尿、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采取支气管镜下介入冷冻联合PD-1抑制剂进行治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肿瘤指标得到显著的改善,安全性较好,治疗效果显著。
- 沈冰寒郭伟峰林洪盛傅雅雯黄颂平
- 关键词:晚期肺癌肿瘤指标
- 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患者骨转移的效果分析
- 2019年
- 目的观察探讨对肺癌患者骨转移使用唑来膦酸单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期间前来该院治疗的肺癌骨转移患者8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各4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帕米膦酸单药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唑来膦酸单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进行总结,并统计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痛有效率92.50%与对照组75.00%相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3,P<0.05);统计结果表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观察组更低,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0,P<0.05)。结论对该病患者使用唑来膦酸单药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提升,缓解其疼痛,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上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意义。
- 沈冰寒吴燕玲叶晓艺
- 关键词:唑来膦酸单药治疗肺癌骨转移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剌活检术(PCNB)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PCNB诊断肺隐球菌病的4例患者病例资料,所有4例患者均行痰涂片检查、胸X线检查、肺CT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CT引导下经肺穿剌活检术(PCNB),检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4例患者痰涂片、纤维支气管镜均为阴性,肺CT及胸X线表现为多发实变或结节状阴影。4例患者均经CT引导下行经肺穿剌活检术(PCNB),检出物送病理检查找到隐球菌而确诊。穿剌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临床难于确诊的肺隐球菌病,CT引导下PCN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 陈伟文王志刚叶晓艺沈冰寒
- 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导管插管方法改进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在肺动脉高压基础研究、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肺动脉压测定广泛用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病情、疗效评价。
- 许庆华李文岚庄锡彬沈冰寒林显辉黄颂平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插管方法右心导管肺动脉压疗效评价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哀竭患者47例,其中BiPAP组22例,使用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BiPAP组患者心率、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
- 黄颂平李文岚黄鸿波沈冰寒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 ERCC-1和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病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核苷酸还原酶调节因子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SurPlexTM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ERCC1、RRM1的mRNA相对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癌组织中ERCC1、RRM1的mRN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且呈现出TNMⅠ
- 陈伟文王志刚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郑锦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DNA修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